《江行无题一百首 六十九》赏析
此诗以“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作为开头,随手将题目中“江行”的意思镶嵌在内,但没有明说,只是从另一角度隐隐化出,用的是“暗起”的写作手法。
“咫”是八寸。“咫尺”,形容距离极近。“匡庐”即指庐山。近在咫尺,本是极易登临,说“不可登”,是江行遇雨所致,船至庐山脚下,却为风雨所阻,不能登山。“不可登”三字写出了使人发愁的“风雨”之势,“愁”字则透出了诗人不能领略名山风光的懊恼之情。“不可登”,不仅表示了地势的由下而上,而且,也描摹了江舟与山崖之间隔水仰望的空间关系。诗人仅仅用了十个字,即道出当时当地的特定场景,下笔非常简巧。
一般说来,描写高山流水的诗歌,作者多从写形或绘色方面去驰骋彩笔;此诗却另辟蹊径,以引人入胜的想象开拓了诗的意境:“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庐山为南朝佛教胜地,当时山中多名僧大师寄迹其间。这些往事陈迹,成了诗人联想的纽带。仰望高峰峻岭,云雾缭绕,这一副奇幻莫测的景象,不能不使诗人浮想翩翩:那匡庐深处,烟霞洞窟,也许仍有六朝高僧在隐身栖息吧。此种迹近幻化、亦真亦妄的浪漫情趣,更增添了匡庐的神奇色彩。庐山令人神往的美景很多,诗人却“只疑”佛窟高僧,可见情致的高远和诗思的飘渺了。
第三句中的“疑”字用得极好,写出了山色因云雨笼罩而给人的或隐或现的感觉,从而使读者产生意境“高古”的联想。“只疑”和“犹有”之间,一开一阖,在虚幻的想象中渗入似乎真实的判断,更显得情趣盎然。
此诗以疑似的想象,再现了诗人内心的高远情致。写法上,似用了国画中的“滃”写技法,以淡淡的水墨来渲染烟雾迷蒙的云水,虚虚实实,将庐山写得扑朔迷离,从而取代了正面写山的有形笔墨,确可视为山水诗中别具神情的一首佳作。
本页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阮裕焚车 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遂焚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
诗写于庆历六年(1046)春,诗人受人倾陷,革职为民,退居苏州已一年多了。一年来,他时时携酒独往沧浪亭吟诗漫步,此诗即写春日雨霁,他在沧浪亭畔所见到的自然景象。"> 《悲回风》原文与鉴赏
作者: 李志获 【本书体例】 "> 《寒花葬志》文言文
《寒花葬志》文言文 〔明〕归有光 【原文】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
-
张孝祥词鉴赏:西江月(冉冉寒生碧树) 张双柱 西江月张孝祥 重九 冉冉寒生碧树,盈盈露湿黄花。故人玉节有光华,高会仍逢戏马。世事只今如梦,此身到处为家。与君相遇更天涯
-
山坡羊·西湖醉歌次郭卿振韵 刘致 朝朝琼树。家家朱户。 骄嘶过沽酒楼前路。 贵何如。贱何如。 六桥都是经行虚处。 花落水流深院宇。 闲。天定许。
-
作者: 李青山 【本书体例】 "> 得鱼忘筌造句五则
语义说明:比喻人在达到目的成功后就忘掉赖以成功的手段或凭藉物。 使用类别:用在「背信忘义」的表述上。 得鱼忘筌造句:01我们要懂得感恩,不能得鱼忘筌,过河拆桥。 02他早已得鱼忘筌,别妄想会念旧日恩德
-
绝句漫兴·其二杜甫 手种桃李非无主, 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 夜来吹折数枝花。 赏析 本组诗第一首总述客愁恼春,这第二首便承接第一首而来,借
-
梦见阴天是什么意思梦见阴天,不祥之兆,生活中会收到坏消息。病人梦见阴天,暗示着你的病情不会好转,易反复。犯人梦见阴天,说明你最近易犯错,这样的话自由更远了。商人梦见阴天,代表着你最近生意不好,财务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