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轼《上元侍宴》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上元侍宴
苏 轼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苏轼,本卷《春宵》已介绍。此诗是苏轼《上元侍饮楼上呈同列》三首的第一首。现在的诗题当为编者所拟。“上元”为正月十五日,又称“元宵”。“侍宴”即“侍饮”,参加皇帝主持的宴会。用“侍”字表示对皇帝的尊重。此诗当为宋哲宗当政期间,苏轼担任朝官时写的。诗题虽然是“侍饮”或“侍宴”,但是诗人没有具体写宴会场面,而是写群臣在通明殿朝拜皇帝的场面。
前两句写皇宫之巍峨与庄严。首句写皇宫之高大。“建章”即建章宫,为汉武帝于太初元年(前104)所建宫殿名,在长安城外西南面。这里借指北宋宫殿。“淡月疏星”说明天气很好。宫殿周围竟围绕着星星和月亮,可见该宫殿高耸入云。次句写皇宫之庄严,一阵风吹来都能闻到皇宫香炉中点燃的香的气味,可见皇宫中是多么宁静肃穆,则其庄严可知。“仙风”,来自仙境的风,仙境指皇宫。“吹下”二字表明皇宫高高在上。
后两句写侍臣们朝见皇帝的情形。三句写侍臣们一个个伸长脖子盼望着皇帝的到来。“鹄立”形容伫立盼望。“通明殿”是玉皇大帝居住的宫殿,这里代指北宋皇宫。末句写皇帝出现时有红云相拥。“玉皇”,神仙世界地位最高的统治者,这里指皇帝。传说神仙出行常有红云伴随,如唐人曹唐《小游仙诗》所谓“红云塞路”现象。
此诗着力描写了皇帝的尊严,旨在歌功颂德,但是它也具备一定的史料价值,使我们看到宋代皇帝宴请群臣时仍然保持着庄严肃穆、典雅隆重的气氛,如果与写唐代皇帝宴请群臣的诗歌相比,其差别是十分明显的。
-
古往今来,没有人能够不做梦,做梦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特点。古代就有人研究梦境,想要知道梦境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是否有关系。梦境不可以预测,难以捉摸,每个人的思想不同,能够产生的梦境也会有很大的区别,现实的意义
-
文言文教学模式新尝试 按照惯例,文言文需要精讲,教师总是对重点字词的详细提示,以逐字逐句的串讲进行微言大意的剖析。即便是自读,老师也是小心翼翼的扶着走。拿到文章,教师
-
邵道人传 李梦阳 邵道人者,蜀人也。至庆阳,年七十余矣。道人不欲言,凡所颐指色授,故莫究所自来,然见之者率知其异人也。道人馆于钟楼街周家,筑土,被衲,无昼夜露坐。郡中诸子弟少年
-
脑筋急转弯题目:一个警察有个弟弟,但弟弟却否认有个哥哥,为什么? 脑筋急转弯解析:警察是女的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是哥哥了,只会承认自己是姐姐。 脑筋急转弯答案:因为那警
-
王勃的故事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①命其婿作序以夸客②,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③,泛然④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⑤,乃矍⑥然曰:“天才也!
-
机鸣舂响日暾暾,鸡犬相和汉古村。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衰翁正席矜新社,稚子齐襟读古论。共说年来但无事,不知何者是君恩。
-
语义说明:比喻澈底悔悟,改过迁善。 使用类别:用在「改过悔悟」的表述上。 洗心革面造句:01出狱后,他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02只要你能洗心革面,大家一定会原谅你的。 03经过这次教训,他决定洗心
-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作品赏析【鹤注】江头,即前江畔独步寻花处。五诗据所见入咏,皆有寓意。旧次编在宝应元年。丁香
-
华夏始祖炎帝简介姓:伊耆,也姓姜氏:烈山氏号:神农(神农也是氏,可能是这一部落区别于其他部落的称呼,神农氏即对该部落或部落首领的称呼)名:石年(石年这名极有可能是后世之人所加)诞辰
-
经典爱情诗句1.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春秋诗经(“国风”中的一首)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萍,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