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牧《清明》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清 明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居长安下杜樊乡,因称杜樊川,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举进士,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曾长期在南方为官,先后担任过宣州团练判官,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累官至中书舍人。《四库全书》收《樊川文集》二十卷、《外集》一卷、《别集》一卷。《全唐诗》录其诗八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其诗九首。
清明是阴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在阳历4月5日左右。此诗杜牧集中不载,但是也没有反证说明不是他写的。谢枋得将之归在杜牧名下也为后人所接受,如清乾隆时期《御选唐诗》卷三十收录此诗,即署名杜牧。
首句概括了江南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人们在清明节下雨时,都会记起这句诗。作者是北方人,对“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自然现象特别不适应,感受也特别深。
次句承上句写自己的感受。清明节应与家人一道祭祖、扫墓、踏青,而自己一个人却在雨中赶路,其愁苦的心情可想而知。“断魂”指失魂落魄,用来形容悲伤的精神状态。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三句写诗人想找个地方避避雨,歇歇脚,并且借酒浇愁。末句写牧童用一个手势回答了诗人的问话。循着牧童的手势望去,在那杏花盛开的村子里,就有饮酒的地方。南方牧童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照样可以在细雨中放牛。
这是写清明最有名的一首诗,主要是因为写得明白如话,没有使用一个典故,却写出了江南清明时节的特点,特别是诗人与牧童之间的问话与回应,真是描摹如画,仿佛就在眼前。
-
送郑侍御谪闽中 [唐]高 适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谪去:被贬官。 无恨:不要抱怨。闽:福建。 旧过:以前到过。大都秋雁少,只 "> 《论语》中的名言及解释
《论语》中的名言 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投胎转世预示着命运的贵贱。梦见自己投胎于穷人家,意味着自己不怕贫穷的困扰,不需要再经受贫困的磨练了,所以将会发财。梦见自己投胎在贵人家里,则意味着自己仍然无法摆脱名利心,不能正确地看待名利,这时越想
-
荔枝图序文言文阅读题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①如橘,春荣②;实如丹,夏熟;朵③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④;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
-
初晴天堕丝,晚色上春枝。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停车数行日,劝酒问回期。亦是茫茫客,还从此别离。
-
归去来兮辞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一、重点词解释: 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一边)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 二、通假字 1、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 2、景翳
-
《玉楼春》 年代:宋作者:柳永 阆风歧路连银阙, 曾许金桃容易窃。 乌龙未睡定惊猜, 鹦鹉能言防漏泄。 匆匆纵得邻香雪, 窗隔残烟帘映月。 别来也
-
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年),朔风正劲,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守将、唐朝河东节度使李光弼(708—764年)迎着凛冽寒风,心里急啊:自己刚派出主力支援朔方,叛将史思明、蔡希德偏偏带领10万大军攻城来
-
伤仲永的文言文翻译 伤仲永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文言文,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
《满庭芳》又名《锁阳台》《满庭霜》等,因柳宗元有“偶地即安居,满庭芳草积”、吴融“满庭芳草易黄昏”的诗句而得名。秦观此词即为该调最有名之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