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换义的修辞手法与语句例子
什么是换义的修辞手法与语句例子
[定义]在一定的语境里,利用某些词语的多义性,将原来表示甲义的词语换来表示乙义,并使甲乙两义联系起来,造成新颖、别致效果的一种修辞方式。由于是将原来表示甲义的词语变换来表示乙义,并使甲乙两义联系起来,因此,又称巧换、巧移。
[例释]
例1:一个人死去了,另一个人真诚地为他哭泣着。这在世界上来说,是一件最平淡的事;然而,从这哭声里,从那两人各执一柄如意而终于没有如意的爱情中,我却捕捉到使整个人类能够维系下去,使我们这个世界那个变得更美、更纯净的那么一种东西……(刘心武《如意》)
前一个“如意”是玉制品,两人的爱情信物,后一个“如意”是如愿以偿的意思。同形的甲乙两义词语上下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但道出的却是:爱情信物的“如意”得到却是“没有如意的爱情”。叙述间言语过渡相当自然,透着一股忧伤和悲怆的气息。
[辨析1]换义与断取。两者都有利用一定语境和某些词语多义性的一面。区别是:
换义前后两个词语必须完整同形联系在一起;而断取的后一个词语只选取前一个词语的部分做文章,恰恰不需要完整。
例2:她的妈妈也是唱戏的,艺名叫范妹妹。当范妹妹还是妹妹的时候,确实红过一阵子。(《陆文夫《临街的窗》)
有的修辞专著认为此例是换义,其实是断取。“当范妹妹还是妹妹的时候”里,前一个”范妹妹”是人的艺名,后一个“妹妹”是“年轻的姑娘”的意思,这里只选取“妹妹”,舍弃“范”字而不顾,是断取,而非换义。
[辨析2]换义与拈连。在同一个语境内,都依赖上下文的联系,出现甲乙两个意义相连。区别是:
换义出现的是形同而意义变;拈连出现的是形同而意义不变,如“织鱼网,织出一片好风光”。这里的“织”,上连的是具体事物“鱼网”,下连的是抽象的事物“风光”,“织”的意思不变,只是适用的对象变了。
[辨析3]换义与双关。两者都借助于词语的多义性而获得修辞效果。区别是:
换义必须用两个形同的词语表示变化的含义;双关只用一个词语表示的是双层含义。
[辨析4]换义与异义。见“异义”条。
[辨析5]换义与转换。见“转换”条。
[辨析6]换义与转类。两者都用同形的词语表示不同的意思。区别是:
换义前后出现的两个词语,是同形而义变的,显示甲乙意义的改变;转类着意于把一个词的词性转化为另一类词来用,而该词语常规的用法和意义并不在文中表现出来。
-
大地山河一片雪 断岩了义[1] 大地山河一片雪,太阳一照便无踪, 自此不疑诸佛祖,更无南北与西东。 《禅宗杂毒海》卷三, ">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原文、注释与赏析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1792—1841),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目睹了清王朝的昏庸腐 ">
-
盘点文言文中词语诗歌 是年 这一年。是年,谢庄办团。(《冯婉贞》) 经年 一年。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雨霖铃》) 期年 满一年。期jī年之后,虽
-
复多尔衮书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大明国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顿首谨启大清国摄政王殿下: 南中向接好音,法随遣使问讯吴大将军,未敢遽通左右,非委隆谊于草莽也,诚以
-
古之善为诗者,不自命为诗人者也。其胸中所蓄,高矣,广矣,远矣;而偶发之于诗,则诗与之为高广且远焉,故曰善为诗也。曹子建、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韩退之、苏子瞻、黄鲁直之伦,忠义
-
南游记旧 宋[鲁纾]〔曾纡〕 罗宁据涵芬楼《说郛》本(卷四十九)整理。[]为删字符号,〔〕为增字符号。原注以()标示,点校者说明以〖〗标示。 1.庆历中,贾昌朝镇北都,因奏韩魏公治恩、
-
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
-
梦见大海的各种情况之解析:如果是梦到在平静的海边散步,则你对目前的处境比较满意。如果梦到大风浪,则是一种变化的种磨擦的表现,生意中可能有不确定的因素,感情上,可能会有磨擦。梦见在海面上
-
初中课内文言文背诵技巧 初中,大部分的古文诗词都要背诵,但是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得知要阅读并背诵全文的时候还是觉得头疼。而且尤其是对于文言文,死记硬背是完全不可取的。
-
三陟槐庭二将坛,册书文武载动贤。辞荣尚峻经邦秩,养素方临钓渭年。清会别开金谷墅,新吟多杂蕊珠篇。惊姜今日增华耀,海内簪绅共祝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