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刺《送沂上人笑隐住龙翔寺》诗词选鉴赏
送沂上人笑隐住龙翔寺
江南隐者人不识,一日声名动九重。
地湿厌看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
衲衣香暖留春麝,石钵云寒卧夜龙。
何日相从陪杖屦,秋风江上采芙蓉。
这是一首普通的应酬之作,并无深意,但尽管如此,诗中立意的巧妙和措词的得体,还是值得把玩的。首联中,不称沂上人为“高僧”之类,而称为“隐者”,固然是因其有“笑隐”之号,但更重要的是,由此可见沂上人乃襟怀恬淡、志在隐栖的僧人,然则他所以能从“人不识”到一朝之间“声名动九重”(九重,原指宫廷之深,此指君主),完全是因为他行有素修,而决非来自求名干誉。若是常人作贺诗,恐怕都会着眼于上人的邀天宠、获美职,而诗人却看准了这位“隐者”既然不为“人不识”而愠,也就必不为“动九重”而喜。这么写,非但体现了诗人的识见超群,也显出了上人的身份。如此,诗的后六句,才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地湿厌看天竺雨”,中天竺在杭州西湖外的山中,其地湿润雨多,足可令这位“隐者”静静地细看。看雨,这本身就是非清心寡欲、土木形骸者不能为之的事;至于看厌了雨,则更可知“隐者”的明镜心台,已经被拂拭得何等干净了。那么,现在他离开了僻静深寂的天竺,来到金陵城中的龙翔寺,他的素修,是否将移于外物呢?否也,“月明来听景阳钟”,此寺是以王邸为前身,繁荣未易消歇,但寺中为他耳目所需的,仍不过是不费一钱的明月、发人深省的钟声,种种富丽,于他何有?听钟与看雨,其形二而其神一,他的素心,是断不会易地而异的。这两句,以两寺之差异对比出一人之故我,又顺便扣合了诗题,笔法颇为轻妙,气息也颇清新雅洁。景阳钟,是南朝齐武帝在国都金陵的宫廷中所造的大钟,因置于景阳楼而得名,借它来指出龙翔寺所在的城市和原先的身份,用典也极贴切。
颈联仍是说{亓上人的素心不改,但不似上联运用对比,手法又变。“衲衣香暖留春麝”,太中大夫在元朝是从三品大员了,但上人并不因此而绯紫其身,仍然是一领天竺时的旧衲衣,襟袖之间,还留有他与庸麋为友时染上的麝香。“石钵云寒卧夜龙”,龙翔寺尽有王邸旧物,可上人却不求钟鸣鼎食的排场,饮食仍是天竺带来的石钵,那钵中凝聚的天竺云气,足可在夜间容下一条卧龙!麝香的暖意,可能是实感;云气的寒意,则终属虚缈。所以,这二句运足想像,着力形容,其用意虽同,但表现出来,却又有虚实相映之妙。诗人才渊之深,固不可测。因为是一首赠行诗,所以结句还要关结到诗人自己,“何日相从陪杖屦”,杖屦,是对长者的敬称。诗人既如此称许上人,自不免说出来日打算追陪左右的倾慕之词,但他看重的既然是“隐士”而非“龙翔寺主持”,那么,他“相从”的目的,也就决不会是叨光分禄了。“秋风江上采芙蓉”,在秋风悄起的长江上,荡着扁舟,采着芙蓉;使莲花的清香,踵武于衲衣的麝香;使秋气的凉意,融汇于云气的寒意;这才是诗人的想往。他深知,上人能与他共做的事情唯此,他与上人共往的地方亦唯此。
-
七步诗 三国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作者简介]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国谯(qiaacute;oǚ今安徽亳(boacute;)县
-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香山同知彭君小传》 同知彭君小传 袁枚 君姓彭,讳翥,字竹林。云南大理府进士,选广东封川县知县,调香山。乾隆四十九年春,余寓端州,彭君来见,执弟子礼甚谨
-
梦见分地,五行主土,乃事业中多有小人作祟,与他人间有纷争之事,彼此相处不和之征兆,处事应圆融对待,凡事不可与他人之纠葛,夏天梦之吉利,春天梦之不吉利。
-
文言文作文与点评 余叹其感情之无用焉,君临天下,当以理为重,奈何信奸谗之语,而疏远信臣忠义之士也,怀王不用汝击,终招患祸,我过国庆节作文,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
-
虞寄不愚文言文翻译 虞寄(510-579年),字次安,号东山居士,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人。南朝大臣,赠侍中虞荔之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虞寄不愚文言文翻译,希望大家多掌握文言文翻译技
-
《本草纲目·谷部·黍》 文言文及释义 作者:李时珍 释名 赤黍名门、糜,白黍中芑,黑黍中季节距,一稃二米名痞。 气味 黍米:甘、温、无毒。久食令人多热烦。 丹
-
论语子路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①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
-
岑参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翻译鉴赏: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释】 ⑴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⑵强:勉强。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
【狗仗人势解释】比喻倚仗有权有势的人做靠山,欺压别人或做坏事。 【狗仗人势造句】 ①他的父亲在京都当大官,所以他有恃无恐,狗仗人势,在家乡做尽了坏事。 ②这几个家丁狗仗人势,欺压百姓。
-
语义说明:启发人深刻思考而有所醒悟。 使用类别:用在「发人警思」的表述上。 发人深省造句: 01、老师的这一番谈话,语重心长,发人深剩 02、两位智者的这段对话很有深意,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