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杂言诗·八连颂》鉴赏
杂言诗·八连颂
(一九六三年八月一日)
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因此叫,好八连。解放军,要学习。全军民,要自立。不怕压,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贼。奇儿女,如松柏。上参天,傲霜雪。纪律好,如坚壁。军事好,如霹雳。政治好,称第一。思想好,能分析。分析好,大有益。益在哪?团结力。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题解】
“八连”,指自1949年5月进驻上海南京路的一个解放军连队。多年间,八连干部、战士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勤俭节约,克己奉公,热爱人民,助人为乐,受到驻地群众的高度赞扬。1963年4月25日,国防部批准授予这个连队“南京路上好八连”称号,同年八一建军节,毛泽东挥笔写下这首杂言诗,以示赞颂。以领袖之尊,“颂”一群士兵,意义非比寻常。
【注释】
[八连]指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守上海某部第八连。时驻南京路段。
[魅]精怪。诗中与“鬼”照映,指各种有害思想风气。
[贼]盗贼。诗中与“帝”照映,指反动势力。
[坚壁]坚固围墙。隐含“钢铁长城”义。
【品评】
虽称“杂言诗”,但全篇仅结尾二句七言,余皆三言。《三字经》当为三言诗的代表作之一。
毛泽东此杂言诗,全用俗词俗语,已近乎白话诗。但语俗义不俗,多有新义警语,如:“拒腐蚀,永不沾”;“分析好,大有益”等,皆高屋建瓴之语。另,用韵极活,随意而转,不留痕迹。前十句一韵,较明显;但从第11句始,平仄低昂,皆近仿佛。不以韵害义,不以声限思,如水趋海,高低自有选择。
作为“颂”,主脑在“立”。这首诗“颂”的是好八连的“松柏”精神,所以全诗皆围绕灵魂礼赞铺排。“意志”是“坚”的,“坚”到“拒腐蚀,永不沾”;“思想”是“好”的,“好”到“能分析,大有益”;尤其连用八个“不”字,将“好八连”战士的“意志”坚定性全方位画出。天地间邪物,一概不怕,才能“如松柏”,“如坚壁”,“如霹雳”。结句,由对“好八连”的赞颂跳出,半是勉励,半是预测,推出“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诗歌强音。礼赞,复变成宣言。
诗的自由气象,与精神的自由度相关。毛泽东从哲学的“必然王国”迈入了“自由王国”,他的晚年诗歌,亦趋形态的、精神的自由。此诗为一证。
-
相传,金沙江龙王的三个女儿,到苍山洱海间游玩。她们来到凤仪县莲花山下时,山下正值闹旱灾。大姐叫两个妹妹先回龙宫,独自留下为百姓解决引水问题。大女儿化作一老妇人,深入田野、村寨查看旱情,见到处无水栽
-
高考文言文《幽王击鼓》练习题 周宅丰、镐,近戎。幽王与诸侯约:为高堡于大路,置鼓其上,远近相近,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
-
少年治县 原文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齐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齐君曰:“何以知之?”曰:“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
-
一、 语义说明:寄居他人屋下生活,不能自立。 使用类别:用在「无法自立」的表述上。 寄人篱下造句:01我虽是寄人篱下,但姑父母对我都很好。 02自从父母双亡后,他就过著寄人篱下的生活。 03也许是寄人
-
小学生如何学好文言文 按《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学习文言文,不要求学生逐词逐句对译,更不需要学生了解文言文句式等有关古汉语知识,只要会朗读和背诵,重点词句由学生对照注
-
杨维桢,字廉夫,山阴人。少时,日记书数千言。父宏,筑楼铁崖山中,绕楼植梅百株,聚书数万卷,去其梯,俾诵读楼上者五年,因自号铁崖。元泰定四年成进士,署天台尹,改钱清场盐司令。狷直忤物,十
-
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注释 ①滑稽(gǔ jī):古代一
-
赠元稹 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 所得唯元君,乃知定交难。 岂无山上苗,径寸无岁寒。 岂无要津水,咫尺有波澜。 之子异于 "> 白朴《水龙吟 九日同诸公会饮钟山望草堂有感》全诗赏析
倚天钟阜龙蟠,四时青壁云烟润。陂陀十里,苍鬓夹路,清风缓引。兰若西边,草堂别崦,遗基犹认。自猿惊鹤怨,山人去后,谁更向、此中隐。独爱丹崖碧岭,枕平川、人家相近。登临对酒,茱萸香细,莓苔坐稳。老计菟裘,
-
孔子一生勤学好问,周游列国,教授生徒,出仕为官,历尽了坎坷。“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的经历,“累累若丧家之狗的境遇,都成为孟子议论、评价的内容。 传说孔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