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鹊桥仙·梦来双倚》诗词赏析
纳兰词·鹊桥仙
梦来双倚,醒时独拥,窗外一眉新月。寻思常自悔分明,无奈却、照人清切。
一宵灯下,连朝镜里,瘦尽十年花骨。前期总约上元时,怕难认、飘零人物。
词译
“白月光,心里某个地方。那么亮,却那么冰凉。每个人都有一段悲伤,想隐藏,却欲盖弥彰。白月光,照天涯的两端。在心上,却不在身旁……”
一个人的离开,两个人的孤单,莫言别后苦。有心无人疼,有缘没有分。情的深浅,究竟是敌不过,缘的深浅。
春花秋叶,冷雨凄风,如果可以,再相见,也只是“梦来双倚,醒时独拥,窗外一眉新月”。沉思往事,西风又凉,他,独自走向寂寞的长路。
评析
本篇像是悼亡之作,又像是写给分别十年之久的某一恋人的。风格恍惚隐晦,思绪跌宕跳跃,颇有李商隐无题诗的幽眇朦胧。
“梦来双倚,醒时独拥,窗外一眉新月。”起首三句写从梦中醒来,唯见一弯新月,空寂素寞,而梦中双倚的情景不见了。此处,“梦”与“醒”相对,“双倚”与“独拥”相对,梦中与情人并倚阑干,醒来却独自拥衾而卧,虽不言愁,但愁思已跃然纸上。“窗外”句写醒后的情景,见新月如眉而引起回忆。描摹新月,最为熨帖者,莫过于用“钩”字形容,比如李煜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秦观有“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谢逸有“一钩新月天如水”。但是此处,词人却偏偏不用“一钩”,而是别用“一眉”,这是因为此刻他眼中的新月,已不是新月,而是恋人的弯弯月眉。
“寻思常自悔分明,无奈却、照人清切。”这三句转而痛悔当时、怨恨此际,心绪颇为矛盾——我亦曾寻思,对于往昔情事,自己原本不应该记得这么清楚,若能模糊一些,淡忘一些,也许就不会像今天一样痛苦不堪了。然而月光照得如此清澈,纵欲淡忘也不能啊。“无奈却、照人清切”,此句与前句“一眉新月”暗合,因为他眼中的新月就是伊人的秀眉,所以月光如许,往事亦如许,怎么能反而淡忘呢?
下阕,“一宵灯下,连朝镜里,瘦尽十年花骨”三句是遥想情人的景况。“一宵”并非言只有一宵,而是言每一宵,与“连朝”同义,是说情人年年灯下愁思,对镜含悲。“花骨”,花本无骨,此是虚拟,是以花骨比喻女子弱骨珊珊,容颜消瘦衰老。如宋史达祖《鹧鸪天》:“十年花骨东风泪,几点螺香素壁尘。”十年里,她灯下镜中,郁郁寡欢,鸟啼花怨,能不玉肌瘦损,憔悴消骨么?
最后二句归结到自身。十年来漂泊风尘,形容憔悴,过去与情人常约定在元宵夜相会,将来假如能重见,恐怕她已不认识我这个“飘零人物”了。“前期总约上元时”,若变将来时为现在时,就是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意境,这当然是无限温馨甜蜜,然而“怕难认、飘零人物”一句又道出了如今自己大不如意的怅惘和忧伤,其中既有哀婉的怀思,也有身世之感的隐怨。所谓“飘零人物”,显然是有感慨的,至于感慨为何,读者自可以根据容若身世来揣想了。
-
语义说明:忧伤时局多变,哀怜百姓疾苦。 使用类别:用在「慈善怜悯」的表述上。 悲天悯人造句: 01、泰瑞莎修女救助贫苦,悲天悯人的精神令人敬佩。 02、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正因为
-
垂虹亭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在太湖东侧的吴江(今属江苏)垂虹桥上,桥形环若半月,长若垂虹,甚为壮丽,宋代不少诗人、词人描写过。米芾此诗是以画家的心思、眼光、笔法来咏此亭">
-
梦见森林是什么意思梦见森林,代表着顺利和幸运,收获与财富。www.zgjm.net梦见无边无际的森林,表明你是一位非常能干、很有活力的人,在商务活动中会出现新的生机。梦见郁郁葱葱的森林,预示你的事业会
-
薛嵩,绛州万泉人。祖仁贵,高宗朝名将,封平阳郡公。父楚玉,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嵩少以门荫,落拓不事家产,有膂力,善骑射,不知书。自天下兵起,委质逆徒。广德元年,东都平,时皇太子为天下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政治家。李唐王朝二百九十年的历史,有近半个世纪是由武则天这位女性皇帝导演的。她一生的功过,经受一代又一代人的评说,其中有褒扬也有贬抑。可能对她贬斥最多
-
得之句,元者应谓水府,今止咏甲子及秋水篇事,恐未尽也,因请再赋。三元秘秋水,秋水一何多。江流滚滚无尽,淮汉人包罗。遥想灵官神府,坐阅潮头风怒,万里瞰沧波。浩荡没鸥鹭,喷薄出蛟鼍。马当山,牛渚渡,几人过
-
吴宽,字原博,长洲人。以文行有声诸生间。成化八年,会试、廷试皆第一,授修撰。侍孝宗东宫,秩满进右谕德。孝宗即位,以旧学迁左庶子,预修《宪宗实录》,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 弘治八年
-
【百依百顺解释】形容一切事情都依顺听从,要什么给什么,叫怎么做就怎么做。百:指一切、所有。依:依从。顺:顺从。 【百依百顺辨析】和“惟命是从”都有依顺听从的意思,但“百依百顺”不仅含有在命令
-
一鸣惊人造句八则
-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共6分,每小题2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