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郑愁予:昙花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11 21:08:51阅读:436

作者: 胡中山

此际我是盲者

聆听妻女描叙一朵昙花的细细开放

我乃向听觉中回索

曾录下的花瓣开启的声音

且察得星殒的声音

虹逝的声音

(那花朵又突然萎谢……)

我又反复听见

月升月没

而且 我起身

徐徐转动我的盲睛

追寻那潜入食花的牧神

这些事

妻女和昙花

如何知道

郑愁予

庄子在《逍遥游》中曾说过如是一段话:“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庄子认为不仅在生理上人有聋者、盲者,在认识上人也有聋子和瞎子。《昙花》一诗则叙写了一位心灵的明者(他是生理上的“盲者”),在听觉中“回索”自然的心路历程。

诗人在妻女对“一朵细细开放的”昙花的描叙中“听”到了自然界万物运行、变化的声音,感觉到了悄然逝去的美丽,甚至连并非盲者的妻女和昙花本身也未知道的那“潜入食花的牧神”,他也觉到了,他也要去“追寻”。诗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串不停变幻的意象:星、虹、月、花、神……;诗人还流露出一团跳跃的情绪,尤其是诗人要“追寻”的那一份执着和迷狂。从中我们看到了诗人将自己和自然合而为一的努力,领略到了诗人在作品里所要表现的艺术与哲学。“食花的牧神”自然是不存在的,但诗人的追寻却在,这就是诗人所要达到的境界;唯有达到这境界,才能感觉到“牧神”的存在。这境界即是人与自然的合一,此诗的含义或许在这里了。

这首诗和郑愁予先生的大部分现代派诗作一样,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态度、与自然的关系,在心灵探索的朦胧叙写中也微含了忧伤的温情。在艺术手法上诗人交织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手法和西方现代派手法。诗巧妙地借错觉展开联想;“此际我是盲者”,在一开头“我是盲者”这一错觉前提下,充分地展开了全诗的构思,全诗也紧紧扣住了“盲者”这个关键:盲者见不到物象,但他的听觉却特别敏锐,甚至是超乎常人的,由此构想形象便达到了表达诗人思想的目的。此外,诗人还通过视听联觉的特殊手法,借盲者听觉而绘出种种视觉形象:开启的花瓣、殒落的星、升没的月……从而展示了诗人内心鲜明的心理色彩。而诗中的形象又与诗所产生的意境相分离,造成了一种主题朦胧不明的效果,既给人以朦胧的美,也反映了诗人迷朦的心态。

诗不同于其它文学样式,它是诗人心灵的折射,是诗人人生探求的火花一闪,诗人在捕捉诗思时是十分艰难的,因而要准确地把握一首诗的含义也是很困难的。作为鉴赏者,最大的愿望是记下读诗时的心灵感应,分享一分诗人创造的美。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文言文阅读部分中考命题有什么特点呢

    文言文阅读部分中考命题有什么特点呢   1.加大了对古诗文考查的分量。2001年不少地区,如厦门、广西等地,已将文言文阅读语段由传统的一大段上升到两大段。考查背诵或默写有此

  • 端午节的别称大全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 端

  • 桑中生李文言文阅读

    桑中生李文言文阅读   桑中生李(8分)  南顿张助①,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溉灌。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

  • 梦见马有什么寓意?是好还是坏呢?

    在古代,马不仅是一种动物,更是一种代步工具,对于古代王朝之间的战争而言,马是极为重要的,兵强马壮的王朝往往都是胜利方,所以,马还象征着成功和富贵,在那个时期,马的数量是十分之大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 一鸣惊人造句八则

    一鸣惊人造句八则

  • 新序杂事四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新序杂事四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12分)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①力数灌其瓜,瓜美。楚

  • 梦见阴户

    梦见阴户,得此梦,五行主水,乃身边小人影响,财运多有不利之迹象,凡事应谨慎对待,明察秋毫,与他人间用心相处,则事业更具提升之机遇,冬天梦之吉利,春天梦之不吉利。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

  • 梦见被蛇咬预示什么?

    古往今来,没有人能够不做梦,做梦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特点。而且我们也从古代就开始研究梦境,想要知道梦境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是否有关系。

  •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高中文言文通假字,欢迎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