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受怀深《家中四威仪之三》佛门禅诗分析与鉴赏
家中四威仪之三
慈受怀深
家中坐,一室寥寥是什么?
灵光一点甚分明,何必青山寻达摩?
《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卷二,
卍续藏第一二六册页五六七下
【白话新唱】
独自坐在家里
一室寂寂寥寥
那空虚的是什么?
如果心头那一点灵光,十分清楚
那就不必跋山涉水去寻找达摩祖师了!
【分析与鉴赏】
有一座寺庙香火鼎盛,整天访客不绝,难免人声喧扰,破坏了那份宁静。徒弟们为此常闷闷不乐,有时忍不住就向师父抱怨:“这么吵闹,怎么修行呢?”
师父总是笑笑,对徒弟的抱怨置若罔闻,并且,仍然一副自得其乐的模样,似乎无视于宁静或喧哗。
有一天,徒弟们私下聚会,决定对师父下最后通牒:如果庙里还是这么人声鼎沸,我们要集体出走!
第二天,他们告诉师父这个决定。
“你们这些儍瓜!”师父终于开口了,“我从没见过比这里更棒的道场,有这么多学习的机会!一心一意想走的人,我尊重你们的意愿,就请吧!别忘了多带几个馒头。”
“不过,”师父话锋一转,温和地说,“难道你们不知道,宁静并不是寂静无声,而是无我之境!”
世上的事情往往吊诡莫名,许多在家人拼命想远离红尘,出家人偏偏又向名利靠拢过去;有些人出家的目的是想在世界上找到一块清净的栖身之处,没想到出了家之后,反而入了一个是非更多的家。
眼前之境就是清凉地。
让我们放弃一个业已根深蒂固的毛病吧!不要把希望寄托于未来。避免这样的思考模式:“如果出家了,我就能……”“如果更安静一点,我的禅定就会更上一层楼……”
这些“如果”,对此时此刻毫无帮助。
慈受怀深说:“灵光一点甚分明,何必青山寻达摩?”这不只适用于面对一室寥寥,也适用于每一个当下。
每一个当下,都是无我。
-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校 注释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
-
高中语文文言文8个虚词 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叠的
-
文言文《杀驼破瓮》 杀驼破瓮 昔有一人,于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忧,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r
-
刘延明,敦煌人也。年十四,就博士郭瑀。瑀弟子五百余人,通经业者八十余人。瑀有女始笄,妙选良偶,有心于延明。遂别设一席,谓弟子曰:“吾有一女,欲觅一快女婿,谁坐此席者,吾当婚焉
-
天灾人祸,泥石流就属于天灾的一种。是因为不断的暴雨才会导致泥石流的发生。泥石流的主体是地上各种大小的石头和泥土,小到直径只有零点几的黏土,大到数十厘米乃至更大的巨型漂石,裹在泥石流当中。梦中要是梦到了
-
一、 语义说明:形容传闻四起,议论纷纷。 使用类别:用在「众人谈论」的表述上。 甚嚣尘上造句:01近日官商勾结的消息甚嚣尘上。 02许多网路传言常传得甚嚣尘上,但事后都证实只是谣言。 03这个消息目前
-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袁州州学记 〔宋〕李觏①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②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③不行。 三十有二
-
崔颢《黄鹤楼》赏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人们耳
-
杨万里为人文言文翻译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