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纳兰《赤枣子·惊晓漏护春眠》诗词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10 22:21:02阅读:367

纳兰词·赤枣子

惊晓漏,护春眠。格外娇慵只自怜。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词译

窗外屋檐在滴水,在演奏着大自然的协奏曲。滴滴答答,那是春天的声音。这一首新曲,是谁谱就?

每一个少女,都是一本唤不醒的日记。因为春暖花开,因为有些事情,她们喜欢少女闭上眼睛。满脸的睡意,也是芳龄十八岁,无法抗拒。还是起床吧。先打开你的眼睛,她的眼睛,万物已为我备好,少女的眼睛才缓缓打开。趁着明媚春光,和园中的花朵都打声招呼。告诉她们不能贪睡,要早些绽放。推开碧纱窗,让那古琴的琴声再优雅一点,飘得再远一点……

评析

此篇以少女的形象、口吻写春愁春感,写其春晓护眠,娇慵倦怠,又暗生自怜的情态与心理。

春晨,窗外屋檐滴水的声音将她唤醒。一“惊”字分明写出了女主人公些许娇嗔恼怒之意,分明睡得香甜,谁料漏声扰人清梦,合是十分该死。本就恋梦,这一醒来方知春暖花开,正是春眠天气,遂倦意袭来,无法抗拒。且看这句“格外娇慵只自怜”,“娇慵”谓柔弱倦怠的样子,李贺《美人梳头歌》中就有“春风烂熳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的句子,想必本词的女主人公也同这位女子一样,满脸睡意,辗转反侧,别有一番风韵。而“格外”一词,更是把这位慵懒的女子渲染得楚楚动人,似有千般柔情。是也,春天是生命生长、万物复苏的季节,却也是春愁暗滋、风情难抑的时候,少女们面对着春日美景而暗自生怜,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现在,这位女子醒了。那么醒后干什么去呢?“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原来,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趁着明媚的阳光,和园中的花朵打招呼,催促它们早点绽放。的确,“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天是美好的,亦是短暂的。遂要这个晨起的小女子,去催促百花你争我赶竞相开放,免得错过了这春意盎然的季节而后悔不迭。然后推开碧纱窗,好让自己优雅的琴声飘得更远一些。词写到此处,这位少女的春感,已转悠远、朦胧,同时又挟有一分淡淡而莫名的愁思,可谓言尽意不尽,含蓄蕴藉而后留白深广了。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钟嗣成简介|生平

    钟嗣成简介|生平

  • 易传归妹文言文

    易传归妹文言文   作者:佚名  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妹也。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  译文  归妹,是存在于天地

  • 全祖望《梅花岭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梅花岭记 〔清〕全祖望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①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

  • 《晋书·曹志传》原文及翻译

    《晋书·曹志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曹志,字允恭,谯国谯人,魏陈思王植之孽子也。少好学,以才行称,夷简有大度,兼善骑射。植曰:此保家主也。立以为嗣。后改封济北王。武帝为抚军将军

  • 很经典的谚语关于花生 花生土内长,秧苗节上生

    沙土花生粘土麦。 花生花生,沙土蔓延。 花生苗齐八成收。 花生土内长,秧苗节上生。 花生要锄梦中果(中耕要早)。 若要花生花,磷、钾不可少。 花生不下针,一年空费心。 花生过路客,

  • 百无聊赖|百无聊赖的意思|故事|典故|百无聊赖是什么意思

    【成语】百无聊赖 【释义】百:泛指多;各个方面;聊赖:依赖,指生活或感情上的依托,形容非常无聊。 【结构】偏正式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空虚无聊,没有依托。

  • 文言文松风阁记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松风阁记原文及翻译   《松风阁记》由上下两篇组成,内容的重点各自不同。第一篇以议论为主,先从风和松谈起,接着谈到松声的特点,再归结到金鸡峰上三棵松,用四种比喻形象

  • 苏轼《水调歌头》翻译赏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

  • 《吕氏春秋·季冬纪》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季冬纪》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坚与赤,性之有也。性也者,所受于天也,非择取而为之也。豪士之自好者,其不可漫以污也,亦犹此

  • 女人梦见大火烧房子是吉是凶?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说,明天和意外谁都不知道是哪个先来,火灾就是我们不可预知的意外之一,有时候女人会梦到大火烧了房子,大火焚毁一切,只留下一个漆黑的水泥框架,给人带来一种恐怖,但是又很无力的感觉。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