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陆游《书愤》原文解读|赏析综述|题解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10 22:16:55阅读:220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题解】

选自《剑南诗稿》卷十七。作者陆游,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这首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已经六十二岁,他以“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官,自江西抚州归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县)已五年了。他在被遗弃般的闲居中,失去了抗金报国的机会,更感到宿愿未偿,积愤难平,他的热烈的爱国之心还在跃动不已,对南宋统治集团妥协投降的国策,怀有极大的愤慨。《书愤》,就是在这种心情之下写出的。

【解读】

全诗八句,分两段。第一段,前四句,回顾他“早岁”抗金北伐的壮志和经历。

首联,写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年轻时候哪里知道世事的艰难,北望中原抗金报国的雄心豪气,犹如山涌。〕

上句,回忆“早岁”,年轻时候,哪里知道社会上事情的复杂与艰难。诗人是在自责吗?从字面上看,似乎是自责,那时年轻,阅世未深,有些想法过于天真,不切实际。其实,这不是自责而是曲笔。这里,艰难的“世事”指什么?指在抗金斗争中,他料想不到投降派的诸多阻挠与破坏,困难重重,无法进展。“世事艰”,概括了陆游一生因坚持抗金所遭受的一系列打击。这“那知世事艰”,饱含着诗人的无限辛酸,也隐讽妥协投降的南宋王朝,流露了他对小朝廷一味投降求和,摧毁抗战力量的愤慨。

因为诗人“早岁”不知“世事艰”,所以“中原北望气如山”。后句即是这样承接前句意思而来的。“中原北望”,即“北望中原”的倒置,诗人以北望中原的举动表明渴望驱逐女真侵略者,收复失地的决心。措词含蓄,耐人思索。“气如山”,以雄伟的山势来形容宏伟的抗金救国的豪气,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陆游的爱国思想萌芽于他的幼年。幼年时期的陆游,常见到他父亲的一些好友,一些爱国志士,他们的言谈举止,对陆游是极为生动深刻的爱国教育,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埋下了“爱”与“恨”的种子。这在他的诗里早有记载:“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还说:“少年不自量,妄意慕管、葛。”可见陆游早在青年时代就立志“击狂胡”,打退女真贵族的侵犯,收复大宋故地,像管仲、诸葛亮那样为国家民族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正因如此,年轻的陆游北望中原,认为收复河山,并非难事,雄心豪气,犹如山涌。这如山的豪气,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敌人的痛恨,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收复中原的壮志。这不仅是诗人情感的真实流露,也反映了广大人民和爱国志士的共同心愿。

颔联,写壮年时代的战斗生活。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曾忆起风雪之夜的瓜洲渡口,宋军驾驶战船,大胜金贼;又记起秋季风天的大散关,宋军骑兵奋勇作战,驱逐敌寇。〕

这联紧承“气如山”写来,追述宋人抗金的英雄事迹,追述南宋军队曾经两次打败金兵:一次是冬季雪天在瓜洲渡口用兵船作战的;一次是秋季风天在大散关用骑兵交锋的。“瓜洲渡”、“大散关”是战场;“夜雪”、“秋风”是战地景象;“楼船”、“铁马”是抗金的队伍。这些诗的形象,给人以军容强盛、气势磅礴之感,有力地表现了抗金英雄的“气如山”。这抗金的英雄事迹,鼓舞着千百万爱国志士,鼓舞着诗人陆游。据史载,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侵,宋军节节败退,局势十分严峻。虞允文赶到前线,整顿溃军,激励士气,指挥宋军水师迎击敌船,迫使金军不能渡江。不久,完颜亮在进军扬州的途中,内部分裂,为部下所杀。宋军乘机收复了两淮地区。对于这一胜仗,南宋主战派当然都引以为荣,以抗金为己任的陆游,当然要大力推崇这次战绩了。诗的上句,就是指此。诗的下句,是指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天,金军大举进攻大散关,被四川宣抚使吴璘的军队击败。吴璘还乘胜收复了秦、洮、陇、商、虢、华、陕七州之地。这是在宋金战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又一大胜利。从诗人经历来说,乾道八年(1172),陆游四十八岁时任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府,驻兵西北前线的南郑军府,激起从军杀敌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也曾在大散关一带,身穿戎装,骑着铁马,手执金戈,在前线执行过巡防任务。具有高度爱国思想的陆游,忆起这些往事来,当然十分亲切,心情甚为激动。

“楼船”,高大的兵船。“瓜洲”,即瓜洲镇,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隔江与镇江斜对,是江防要地。“大散关”,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是南宋与金交界处的边防重镇。

“楼船”、“铁马”一联,刻画当年战地情景,景中寓情,写出了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字句间仿佛回响着雄壮的军乐,构成一幅浩浩荡荡的出师图,把蔑视敌人和誓死抗战的壮志豪情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第二段,后四句,感慨当前的时局,昂扬的情调转入深沉的忧愤。

颈联,写暮年的悲愤感慨。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我曾以“塞上长城”鞭策激励自己,但如今壮志未酬,揽镜自照,稀疏的鬓发已经斑白。〕

陆游在镇江力说张浚用兵,在南郑向王炎陈进取之策,是他两次重要的爱国军事活动,在他看来,是满有把握取得胜利的。但在南宋王朝妥协投降的国策下,诗人的愿望都落空了,只有使他虚度光阴,消磨岁月。因此,颈联两句便叹壮志未伸,年华已老。

唐代名将李勋被唐太宗比为长城。陆游用这个典故,意在表明自己有救国之才,可以像古代名将那样为国立功,所以“早岁”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以捍卫祖国的名将要求自己。但如今揽镜自照,稀疏的鬓发已经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国耻未雪,恨早生华发,一事无成。“空自许”三字,写得很沉痛,特别是一个“空”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报国的抱负终将落空感到无比沉痛,从中可见诗人对投降派的卖国又是何等愤慨。像杀害岳飞那样自毁长城的悲剧,陆游已见过不少,他自己就曾被以“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免了隆兴通判。所谓“世事艰”,并非说金军的强大,而是指南宋投降派的阻挠与破坏。诗人心中的郁愤在这一联诗中表现得尤为强烈。

诗人写这首诗时已是六十二岁高龄,鬓发斑白本是常事,不必慨叹。诗人慨叹的是壮志虽存,年华已老,爱国热忱虽高,报国抱负未遂。诗人一生坚持抗战,虽受尽打击而始终不渝。正是这种强烈而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使陆游成为至今为人们敬仰的伟大爱国诗人。

尾联,指斥南宋的腐败无能,投降误国,慨叹没有像诸葛亮那样的人物领导北伐,收复失地,统一祖国。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的《出师表》啊,真不愧是世上的不朽之作,千百年来有谁能与他比肩并称呢!〕

紧承颈联写出,慨叹一千年来没有出现一个像诸葛亮那样具有“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英雄人物,一代爱国者都被埋没了。陆游一直认为,只要朝廷决心抗金北伐,“机会无时无”有的,所以他希望能有像诸葛亮那样的人上书请求北伐,这是诗人表示的期待。“出师一表”: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北伐曹魏,北驻汉中,临行时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奏文,世称《出师表》。《出师表》语气慷慨,辞意恳切,表现了政治家诸葛亮统一中国的决心,这种意志与气慨,曾激励过多少仁人志士。因此,“真名世”,名闻于世。陆游曾反复称道诸葛亮的《出师表》,他说,“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出师一表千载无”(《游诸葛武侯书台》)。陆游对诸葛亮是称颂备至的,表现了诗人渴望祖国统一,反对民族侵略的爱国思想。

“伯仲”,原是古代同辈兄弟的序次,长为伯,次为仲,后引申为衡量人物的等差之词,有“相提并论”之意。“谁堪伯仲间”,指谁能与诸葛亮比肩并称,是感叹当代无人主持北伐。即是有这样的人才,也无法施展其才能。因为南宋朝廷,对抗战派不是阻止就是撤职,甚至加以杀害。至于“谁”字,除了有期待他人之意外,显然也包括诗人自己。这里,诗人赞美诸葛亮的出师北伐,言外之意,就是谴责南宋王朝的不出师,屈辱投降。这句诗,既有愤慨之情,又有指斥之意,都是对南宋朝廷而言。诗借助历史事实说明问题,表达作者的愤慨,既明白又含蓄,既自然又委婉,富有艺术表现力。

【综述】

诗人通过早年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的回顾,抒写壮志未酬的感慨,表现对投降派阻挠抗战的愤慨,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反映了尖锐的民族斗争,反映了广大人民坚持抗战救国跟南宋统治集团投降卖国的斗争。

在陆游的各体诗中,七律是写得最好的。《书愤》,在全诗的描写中,有过去,有现在;有早岁立志报国的抱负,也有暮年壮志未酬的感慨;还使人联想到虞允文、吴璘、檀道济、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事迹,内容极为丰富。

从结构上来看,前四句为第一段,后四句为第二段,转折在“塞上长城空自许”这句。而第一句中的“那知”,为“空自许”埋下了伏线,正因为诗人早岁不甚了解“世事艰”,所以他暮年才有抱负落空的感叹。这样一呼一应,通篇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这首诗题为《书愤》,突出地表现了一个“愤”字。祖国大好河山沦于金人之手,未能收复,一愤,投降派当权误国,破坏抗战,二愤;诗人壮志未酬而鬓发先斑,三愤。全诗愤慨之情一贯到底,深沉的忧愤与永不磨灭的志气同在,使这首诗的格调沉郁、慷慨。诗人以气势纵横的健笔,将高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中考文言文《使至塞上》重点字词整理

    中考文言文《使至塞上》重点字词整理   ①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是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途中所作

  •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全诗出处作者及翻译赏析

    《诗经·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诗经名句ldq

  • “康茂才,字寿卿,蕲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康茂才,字寿卿,蕲人。通经史大义,事母孝。元末寇乱陷蕲,结义兵保乡里。立功,自长官累迁淮西宣慰司、都元帅。 太祖既渡江,将士家属留和州。时茂才移戍采石,扼江渡。太祖遣兵数攻之

  • 初中文言文阅读课后巩固

    初中文言文阅读课后巩固   楚人隐形  楚人居贫,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①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

  • 初中文言文《口技》练习题

    初中文言文《口技》练习题   一、本文选自《 》,这本书是 朝的 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本文的作者是 朝的 。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1.屏障( ) 2.呓语( ) 3.齁声( )  4.曳屋许

  • “李密之亡也,往依郝孝德,孝德不礼之”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李密之亡也,往依郝孝德,孝德不礼之;又入王薄,薄亦不之奇也。密困乏,至削树皮而食之,匿于淮阳村舍,变姓名,聚徒教授。郡县疑而捕之,密亡去,抵其妹夫雍丘令丘君明。君明不敢舍,转寄密于游

  • 心如刀割造句五则

    语义说明:内心痛苦像被刀割一样。 使用类别:用在「悲痛哀伤」的表述上。 心如刀割造句:01看到才买的新车被人破坏,他感到心如刀割。 02每当经过事发现场,他就心如刀割,痛苦万分。 03看她伤势这样严重

  • 朱熹《水口行舟》全诗赏析

    郁郁层恋隔岸青,青山绿水去无声。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鴂两山相对鸣。

  • “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前在河西”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前在河西,能节用度,勤职业,仓库充实,器械精利;上闻而嘉之,欲加尚书。张九龄曰:“不可。尚书,古之纳言,唐兴以来,惟旧相及扬历中外有德望者乃为之。仙客本河湟使

  • 姜子牙简介 姜子牙的故事及人物生平简介

    姜子牙简介: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商朝末年人。 其先祖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从其封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