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题义公禅房》题赞兼山水诗
题义公禅房·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作者简介】
孟浩然(公元689-740),是盛唐时期最有名的大诗人之一。他和王维一起合称“王孟”,是唐代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他的诗风格清淡、自然而又韵味深长,在唐诗中自成一家。
【字句浅释】
解题:这是一首题赞兼山水诗,清淡秀丽、自然明快,是孟诗的代表作之一。义公:当时的一位高僧。习:修习。禅寂:坐禅入定。宇:房屋。壑:坑谷、深沟。空翠:指山色苍翠而空明。庭阴:庭前无日照处。看取:这里的“取”为语助词,表示动作的进行。莲花:这里指佛家所说“青莲”,清净香洁,不染纤尘。不染心:一尘不染的清洁心。
【全诗串讲】
高僧义公修习坐禅入定,禅房背靠着空寂的山林。
对门有一座高峰很秀美,阶前是一片沟壑显幽深。
夕阳晚照中雨丝还未尽,空翠的山色点缀着庭阴。
看过了清净香洁的青莲,才知义公一尘不染的心。
【言外之意】
作为一首题赞诗,作者成功的通过写景而赞美了高僧义公;又通过赞美义公而抒发了自己的超脱情怀。作为一首山水诗,作者清淡秀丽、自然明快的写景独具一格,且将优美的外景与超绝的内境融为一炉,使美景自然成为内心升华的一种外在表现。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此诗都有其独到之处,无怪其至今仍被视为唐诗中的精品之一。
要修习禅寂,最好有一个容易入静的环境,因此义公把自己的禅房修筑在空寂无人的山林前面,一开门就能仰望挺拔秀美的山峰,凝视幽深的沟壑与山谷。人居其中,容易断绝妄念、不起尘想、游心物外。特别是细雨初住、夕阳斜照之时,万物新沐、了无纤尘,禅房溶入青翠空明的山色之中,人立其间,更显风采清姿,可以生出超凡的眼界和绝俗的胸怀。然而,当看到了清洁的莲花之后,便悟到义公超凡脱俗的德行实在只是其一尘不染的清洁心的外在表现。
写美好的山水,是为了抒发仰慕义公之情。進而言之,又是为了寄托自己的隐逸情怀,希望自己能象义公那样,居于离尘脱俗的幽境中,修出青莲(佛眼)般的眼界,修成一尘不染的清洁心来。
-
【三径归时秋菊在】——【满城近日雨风多】 【劝君一醉重阳酒】——【邀月同观敬老花】 【夏至酉逢三伏热】——【重阳戊遇一冬晴】 【年高喜赏登高节】——【秋老还添
-
文言文考点复习 文言文考点系统化复习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1~2题。 世主有先生①者,有后生者,有不生者。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当,居有忧色。申公巫臣问曰:“王何为有忧也?”庄
-
尽日松下坐,有时池畔行。行立与坐卧,中怀澹无营。不觉流年过,亦任白发生。不为世所薄,安得遂闲情。 作品赏析五言古诗《咏怀》作于江州司马任内。这两句是说,我因为被权贵们鄙薄,才到这里任这个闲官;要不,怎
-
橡媪叹 皮日休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 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 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 细获
-
武则天通过徐惠见到了皇上。利用男人身边的女人来接近男人,是最好的办法。如何让这第一次继续,才是重要的。第一次与男人做爱是小本买卖,须用心经营日后才有发展。 慈禧用了不少手段才让咸丰帝宠幸身为
-
语义说明:形容极度悲恸、激动。 使用类别:用在「悲痛哀伤」的表述上。 声泪俱下造句:01老先生声泪俱下的控诉,令人感同身受。 02他一说到伤心的地方,就忍不住声泪俱下。 03看他说得声泪俱下,所有在场
-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一半残阳下小楼, 朱帘斜控软金钩。 倚阑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 薄妆浅黛亦风流。 见人羞涩却回头。 赏析:这首词作于康熙年间,词人正处于懵懂
-
高中文言文必背 文言文是语文必考的一项,而高中学到的文言文那么多,哪些才是比较重要的呢?下面是小编与你分享的一些高中必背的文言文,欢迎阅读。 高中必背文言文
-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校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 ⑴游:诗人对流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