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刁雍传文言文阅读及译文解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7 20:57:23阅读:985

刁雍传文言文阅读及译文解析

  刁雍字淑和,勃海饶安人也。曾祖协,从晋元帝度江,居京口,位尚书令。父杨,晋右卫将军。初,晋相刘裕微时,负社钱三万,违时不还,畅兄逵执而征焉。及诛桓玄,以嫌,先诛刁氏。雍与杨故吏遂奔姚兴,为太子中庶子。

  及姚泓灭,与司马休之等归魏,请於南境自效。明元假雍建威将军。雍遂於河、济间招集流散,传檄边境。雍弟弥,时亦率众入京口,亲共讨裕。裕频遣兵破之。明元南幸邺,雍朝于行宫。明元问曰:“缚刘裕者,於卿亲疏?”雍曰:“伯父。”帝笑曰:“刘裕父子当应惮卿。”於是假雍镇东将军、青州刺史、东光侯,使别立义军。又诏雍令随机立效。雍於是招集谯、梁、彭、沛人五千余家,置二十七营,迁镇济阴。迁徐州刺史,赐爵东安伯。

  后除薄骨律镇将。雍以西土乏雨,表求凿渠,溉公私田。又奉诏以高平、安定、统万及薄骨律等四镇,出车牛五千乘运屯谷五十万斛付沃野,以供军粮。道多深沙车牛艰阻求於牵屯山河水之次造船水运又以所边绾表常惧不虞造城储谷置兵备守诏皆从之诏即名此城为刁公城以旌功焉。皇兴中,雍与陇西王源贺及中书监高允等並以耆年特见优礼,锡雍几杖,剑履上殿,月致珍羞焉。

  雍性宽柔,好尚文典,手不释书。明敏多智,凡所为诗、赋、论、颂并诸杂文百有余篇。又泛施爱士,恬静寡欲。笃信佛道,著《教诫》二十余篇以训子孙。太和八年,卒,年九十五,谥曰简。

  (选自《北史?刁雍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负社钱三万,违时不还 违时:违背了既定的时间,过时。

  B.及诛桓玄,以嫌,先诛刁氏 嫌:嫌疑。

  C.缚刘裕者,於卿亲疏 亲疏:关系远近。

  D.锡雍几杖,剑履上殿 锡:通“赐”,赐予。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涉及实词的一词多义、通假等现象。B项,嫌”的常见义项有“疑惑,疑忌”“厌恶,不满意”“仇怨,怨恨”“近似,接近”,结合上下文可知,刘裕因为过期未还钱被刁逵抓起来送去当兵,等到刘裕诛杀了桓玄,因为(与刁逵的)仇怨,先诛杀刁氏一族,所以“嫌”应理解为“仇怨,怨恨%

  【答案】B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道多深沙/车牛艰阻/求於牵屯山河水之次造船水运/又以所绾/边表常惧/不虞造城/储谷置兵备守/诏皆从/之诏即名此城为刁公城/以旌功焉

  B.道多深沙/车牛艰阻求於牵屯山/河水之次造船/水运又以所绾/边表常惧/不虞造城/储谷置兵备守/诏皆从之/诏即名此城为刁公城/以旌功焉

  C.道多深沙/车牛艰阻/求於牵屯山河水之次造船水运/又以所绾边表/常惧不虞/造城储谷/置兵备守/诏皆从之/诏即名此城为刁公城/以旌功焉

  D.道多/深沙车牛艰阻求於牵屯山/河水之次造船/水运又以所绾边表/常惧不虞/造城储谷/置兵备守/诏皆从之/诏即名此城为刁公城/以旌功焉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本段文字有不少动词,我们可以通过找出其宾语,正确断句,如“求(於牵屯山河水之次)”“常惧(不虞)”“诏皆从(之)”等。另外,可以根据句式的特点进行合理断句,如“道多深沙”“车牛艰阻”“造城储谷”“置兵备守”等。

  【答案】C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檄,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

  B.行宫,指古代皇宫之外供皇帝出行时居住的宫室。

  C.除,指古代任命官职,如“除薄骨律镇将”即任命刁雍为薄骨律镇将。

  D.谥,指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四个选项分别考查古代文体常识、与宫殿有关的常识、古代官职任免常识、人的称谓方面的常识。B项,行宫指古代京城以外供皇帝出行时居住的宫室,而不是“皇宫之外”。

  【答案】B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刁雍年轻时颠沛流离,最后效忠魏国。刁雍的伯父与刘裕有仇怨,刘裕诛杀了桓玄后,就诛杀刁氏一族。刁雍逃走投奔姚兴,后因姚兴被灭,归附魏国。

  B.刁雍富有军事才能,常被委以重任。刁雍担任建威将军时,在河、济招集流散人马,传檄边境;后来皇帝任命他为镇东将军,让他另立义军,并下诏让他随机应变。

  C.刁雍多次上表提建议,得到皇帝应允。刁雍曾上表请求开凿水渠灌溉农田,建议筑城储粮等都得到应允。

  D.刁雍喜好文典,擅长撰文著述。刁雍常常手不释卷,明敏多智,所作诗、赋、论、颂加上杂文有一百多篇。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原文第二段说“及姚泓灭,与司马休之等归魏”,所以刁雍归附魏国是因为“姚泓”被灭,而不是“姚兴”,A选项张冠李戴。

  【答案】A

  5.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雍弟弥,时亦率众入京口,亲共讨裕。裕频遣兵破之。

  译文:

  (2)又泛施爱士,恬静寡欲。笃信佛道,著《教诫》二十余篇以训子孙。

  译文: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第(1)小题,关键词语有:“弟弥”,刁雍的弟弟刁弥;“时”,当时;“亲共”,亲族共同;“破之”,(刘裕)打败他们。第(2)小题,根据语境,应先补出主语雍”。“泛”,广泛,普遍;“爱”,爱慕,敬重;“笃”,甚,深。

  【答案】(1)刁雍的弟弟刁弥,当时也率军进入京口,亲族合兵讨伐刘裕。刘裕多次派兵打败了他们。

  (2)刁雍又广泛施舍敬重士人,性情恬静清心寡欲。深信佛道,撰写《教诫》二十多篇用来教育子孙。

  参考译文

  刁雍,字淑和,渤海饶安人。曾祖刁协,跟随司马睿渡江,定居京口,官至尚书令。父刁畅,任司马德宗的右卫将军。当初,刁畅兄刁逵因刘裕轻狡薄行,欠社钱三万,过期不还,把他抓起来当兵去了。等到刘裕诛杀桓玄,因与刁逵有仇,先诛刁氏一族。刁雍被刁畅旧吏藏了起来,投奔姚兴豫州牧姚绍所在的洛阳,后来又到了长安。刁雍博览群书,姚兴任命他为太子中庶子。

  姚泓灭亡,刁雍与司马休之等人投奔魏国。刁雍上表陈述衷曲,表明诚心,请求在南疆效力。魏太宗答应了,授予刁雍建义将军的称号。刁雍于是在黄河、济水之间招集流散人马,共得五千多人,南据大岘,骚扰徐、兖二州,建号誓师,传檄边境。刘裕派将领李嵩等率兵讨伐刁雍,刁雍在蒙山把他斩杀在阵前。这下兵力增至二万,刁雍进驻固山。泰常七年(422)三月,刁雍堂弟刁弥也率军进入京口,谋划共同讨伐刘裕,刘裕派兵打败了他们。六月,刁雍又侵犯刘裕的青州,刁雍战败,于是收拾散兵在马耳山自保。又被刘裕青州军所逼,便进入大乡山。

  魏太宗南幸邺城,刁雍在行宫朝见皇上。太宗问:“先前听说卿家有人逮捕过刘裕,这人跟你是什么关系?”刁雍说:“是为臣的伯父。”太宗笑着说:“刘裕父子应当害怕爱卿。”又对他说:“朕先前派叔孙建等人攻打青州,老百姓全部躲藏起来,城池还没被攻下。他们既然一向都惧怕卿的威风,士兵百姓又相信服,今天朕想派你帮助叔孙建等人,你当勉力为之。”于是授刁雍为镇东将军、青州刺史,东光侯,拨给五万骑兵,让他别立义军。刁雍于是镇守尹卯固。皇帝又下诏让他南入,以扰乱敌境。刁雍攻克项城。这时正逢朝廷有诏追令他随机应变,刁雍于是招集谯、梁、彭、沛百姓五千余家,置二十七营,迁镇济阴。延和二年(433),在外黄城建立徐州政府,设置谯、梁、彭、沛四郡九县,朝廷任刁雍为平南将军、徐州刺史,赐爵东安侯。

  三年(442),刘义隆将裴方明侵占仇池,皇帝下诏让刁雍与建兴公古弼等十余名将领讨平敌人。五年(444),刁雍以本将军为薄骨律镇将。七年(446),刁雍上表说:“奉诏高平、安定、统万及臣所守四镇,出车五千乘,运屯谷五十万斛交付沃野镇,以供军粮。臣镇离沃野八百里,道路上多是深厚的沙,空车往来,尚且困难,假如载谷,只能装二十担,每经沙深的地方,必定会陷沙难行。又加上谷在黄河西面,转运到沃野,中间需渡越大河,计车五千辆,运十万斛粮,一百多天才能往返一次,大大贻误老百姓耕种之业。车牛难行,难以全至,一年不过能运上两次,五十万斛运完得花去三年。

  帝下诏说:“卿深思远虑,忧勤尽忠,朕知道城已修好,边境没有了不测之忧,千载有永安之固,朕很赞许你的行为。就把这座城叫刁公城,以表彰你的功劳。”皇兴年间,刁雍与陇西王源贺以及中书监高允等人都以年高特被优礼,皇帝赐给刁雍几杖,准他可佩剑上朝,每月为他送去山珍海味。

  刁雍性情宽柔,喜爱文典,手不释书,明敏多智。所写的诗赋颂论加上杂文,一共有一百多篇。又宽宏爱士,怡静寡欲。笃信佛道,撰教诫二十多篇,用以训导子孙。太和八年(484)冬天去世,享年九十五岁。朝廷赐给命服一套,赠帛五百匹,赠授仪同三司、冀州刺史,将军如故,谥称简。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踮组词|踮的组词

    【踮脚】提起脚跟,用脚尖着地 【踮起】踮起脚尖 【连跑带踮】精力充沛,充满活力的样子 【踮球】双脚脚背颠球 【踮步】二人转步法之一。向前迈步时,脚跟抬起,脚掌着地,身材矮小的演员常用此种步法。

  • 日喻文言文课文翻译

    日喻文言文课文翻译   1078年,苏轼时任徐州知州,作《日喻》。《日喻》是一篇善于用形象比喻的议论文。该文大意为:以一个盲人识日的生动事例来作比喻,说明要亲自观察,不要以耳

  • 辛弃疾的西江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鹬蚌相争》文言文及注解

    《鹬蚌相争》文言文及注解   鹬蚌相争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很有趣的道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鹬蚌相争》文言文及注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鹬蚌

  • 气象万千造句六则

    语义说明:形容景象千变万化,极为壮观。 使用类别:用在「景观多变」的表述上。 气象万千造句:01长江三峡风景秀丽,气象万千,实在美不胜收。 02庐山最有名的山峰五老峰,雄伟壮观,气象万千。 03从山顶

  • 高一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归纳

    高一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

  • 古代历史上十大奸臣的最终结局 秦桧通敌卖国遗臭万年

    和珅 和珅家产共有11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15年的财政收入。和珅的巨额财产被抄没后,只有少量入了国库,大量的被嘉庆皇帝中饱私囊,所以才留下“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民谚。 伯嚭mdash

  • 山居秋暝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

    山居秋暝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   译文: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

  • 梦见化妆

    梦见化妆是什么意思梦见化妆,提醒你提防上当受骗,被骗走钱财。,提醒你做事要抓紧时间。梦见走进化妆室,则要当心火灾等。尤其是在外旅行时,更要当心,不妨留意下住处的出口、消防通道等。已婚女人梦见自己在画眉

  • 四通八达造句六则

    一、 语义说明:四方相通的道路。 使用类别:用在「到处可通」的表述上。 四通八达造句:01现在一些偏远地方都还能看到日据时代所遗留下来,地底下四通八达的隧道。 02要成为繁荣的大城市,拥有四通八达的道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