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山居秋暝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7 20:40:36阅读:297

山居秋暝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

  译文: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叶摆动,渔人收起渔网,划着船穿过荷塘顺流而归。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流连徜徉。

  1.结合全诗内容填空。

  (1)诗中表现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的诗句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根据你的理解,这首诗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恬静幽美、明净爽洁,表达了作者的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自得其乐的志趣。

  (3)这首诗在描绘山中秋景的基础上,抒发了作者崇尚恬静、淡泊生活的人生态度。

  (4)这首诗选自唐朝著名山水诗人王维的《王右丞集笺注》。

  2.诗一开头说此处是空山,而后面却写了人的活动,你觉得空山一语用得是否准确,有何作用?

  答:准确。说空山是因为山太大、太空旷,只有少量的一些人活动,而且空山给人世外桃源之感。

  3.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句,与本诗中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相比照,说说这两个空字的表达作用有何异同?

  答:王诗的空,是一种空旷;常诗的空,是人的心境空灵。相同之处,都反映了诗人追求幽寂、清净、空明的境界。4.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

  答: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欢歌笑语,那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衣归来了;荷叶纷纷向两旁摆动,那是打鱼人收起渔网,划着船穿过荷塘顺流而归了。

  5.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答: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恬静幽美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6.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答: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7.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略作分析: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

  8.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艺术特色的?

  答:前句写女子,先闻其声、后见其人;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诗情画意

  9.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借指诗人自己。诗人曾为王孙、来自官场,而今隐居山间;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也是他高洁品质的写照。

  10.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为什么下笔却说是空山呢?

  答:写浣女和渔舟的活动是为了反衬山的幽静、空旷;空山强调此处人迹罕至,犹如世外桃源。

  11.作者在这首诗中描写了那些自然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答:诗中描写了空山、新雨、明月、青松、清泉、翠竹、碧莲等自然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幽清、明净、恬美的雨后傍晚秋景图。

  12.通过诗中的景物描写,试分析作者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答:通过对秋日山居生活中青松明月、翠竹青莲以及采莲女的描写,写出了安静美好、闲适自在,淡泊名利,远离官场、归隐的人生境界。

  13.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中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14.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正常语序是什么?这两句诗主要写人们的活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正常语序: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表达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

  15.选择题。

  (1)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B)

  A.晚来秋紧扣标题,点明时间。B.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所绘景色如画,清新自然。?D.诗歌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

  A.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B.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C.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D.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12.通过诗中的景物描写,试分析作者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答:通过对秋日山居生活中青松明月、翠竹青莲以及采莲女的描写,写出了安静美好、闲适自在,淡泊名利,远离官场、归隐的人生境界。

  13.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中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14.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正常语序是什么?这两句诗主要写人们的活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正常语序: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表达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

  15.选择题。

  (1)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B)

  A.晚来秋紧扣标题,点明时间。B.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所绘景色如画,清新自然。?D.诗歌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

  A.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B.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C.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D.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拔苗助长》文言文

    《拔苗助长》文言文   宋人有闵(1)其苗之不长(2)而揠(3)之者,芒芒然(4)归,谓(5)其人(6)曰:“今日病(7)矣!予(8)助苗长矣!”其子趋(9)而往(10)视之,苗则槁(11)矣。  天下之(12)不助苗长者寡(13)矣!以为无益

  • 文言文《甲与乙相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甲与乙相善 甲与乙相善,甲延乙理家政。及官抚军①,并使佐官政,惟其言是从,久而赀财皆为所干没②,始悟其奸,稍稍谯③责之。乙挟甲阴事,遽反噬④。甲不胜愤,乃投牒诉城隍。  

  •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17分)  圣人之于事,似缓而急,似迟而速以待时。王季历困而死,文王苦之,有不忘羑里之丑,时未可也。武王事之,夙夜不懈,亦不忘王门

  • 纳兰性德《浣溪沙》:古人的怦然心动,只在回眸一笑!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一半残阳下小楼, 朱帘斜控软金钩。 倚阑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 薄妆浅黛亦风流。 见人羞涩却回头。 赏析:这首词作于康熙年间,词人正处于懵懂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1.离离:繁盛的样子。 2.原:原野。 3.

  • 梦到了死去的姨夫有何寓意

    梦见死去的姨夫,得此梦,事业多有不顺,与他人间争执颇多,彼此勾心斗角,求财难以得提升之意,心中常有逃避之感,生活有不顺心。如做此梦,得此梦身边贵人运多者,彼此真诚相待,事业良好。冬天梦之吉利,春天梦之

  •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

  • 项脊轩志文言文和翻译

    项脊轩志文言文和翻译   导语:《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全文以作者青年时代朝夕所居的书斋项脊轩为经,以归家几代人的人事变迁为纬,真切再

  • 杜甫的诗《阁夜》赏析: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遥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作品赏

  • “崔祐甫,字贻孙,太子宾客孝公沔之子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崔祐甫,字贻孙,太子宾客孝公沔之子也。以礼法为家,世闻。第进士,调寿安尉。安禄山陷洛阳,祐甫冒矢石入私庙,负木主以逃。自起居舍人累迁中书舍人。性刚直,遇事不回。时侍郎阙,祐甫摄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