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文言文《登泰山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7 20:57:08阅读:396

文言文《登泰山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登泰山记

  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也。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      历:经过

  B.半山居雾若带然            居:停留

  C.崖限当道者                当:挡住

  D.其远古刻尽漫失            漫:弥漫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②余之力尚足以入

  B.①古谓之天门溪水                 ②蚓无爪牙之利

  C.①其级七千有余                   ②其孰能讥之乎

  D.①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文章围绕作者的游踪,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雪后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

  B.文章第三段,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泰山日出时、日出后这两个时间段的景色,展示出一幅泰山日出变化迅速的画面。

  C.本文的侧面描写很巧妙。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再借山顶俯视时“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

  D.本文是姚鼐的代表作,也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之一。文章语言简洁生动,全文只有八九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

  12.将上面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3分)

  答:

  ⑵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4分)

  答:

  ⑶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3分)

  答:

  参考答案:

  9、D (磨灭。)

  10、D(D均为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对象等,不译。A介词,在;用在状语与动词之间,表修饰。B 代词,代东谷;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C 代词,代南麓山道;语气词,表反问,难道。)

  11、B。(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泰山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这三个时间段的景色。)

  12、

  ⑴我开始顺着(中谷)进去,不到一半路,翻过中岭,再顺着西边的山谷,就到了泰山的顶峰。(“循”解释为“顺着”,“至”解释为“到达”,各1 分;句意1分。)

  ⑵等到已经登山泰山,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及” 解释为“等到”,“负” 解释为“背负”或“覆盖”,“烛” 解释为“照亮”,各1分;句意1分。)

  ⑶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照到日光,有的照不到。(“回视” 解释为“回头看”,“或”解释为“有的”,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长城。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月丁未日(十二月二十八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共有七千多级。

  泰山正南面有三条山谷,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中溪)。我开始顺着(中谷)进去,不到一半路,翻过中岭(黄岘xiàn岭),再沿着西边的那条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顶巅。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峰)。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泰山,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天边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太阳升起来了,纯正的红色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就是)东海。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照到日光,有的照不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好像脊背弯曲的样子。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东岳大帝的女儿)庙.皇帝的行宫(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什么)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桐城姚鼐写了这篇记。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黠猱文言文以及翻译

    黠猱文言文以及翻译   《黠猱》是一则寓言故事,也是有着许多的道理的。下面大家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相关的文言文以及翻译吧!  原文  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

  • 水仙子·醉乡记·薛昂夫

    水仙子·醉乡记 薛昂夫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 人闲纵有伤心处。 也不到刘伶坟上土。 醉乡中不辨贤愚。对风流人物。 看江山画图。便醉倒何如。

  • 为何先儒论宋朝人 以范仲淹为第一

    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先儒论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陆象先器识沉邃”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陆象先器识沉邃,举制科高第,为扬州参军。时吉顼与元方①同为吏部侍郎,顼摧象先为洛阳尉,元方 不肯当。顼曰:“为官择人,岂部子废至公邪?”卒以授。俄迁监察御史。初,太平

  • 归有光《玄朗先生墓碣》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玄朗先生墓碣 归有光 呜呼!世之能自修饰,立功名于世以取富贵,世莫不称述之,若是而以为贤;不知此亦其外焉耳。苟其中有不然,虽暴著于一时,而君子奚取焉!盖昔孔子之门,其持己立身,不以

  • 隋朝独孤皇后,中国古代十大著名狠毒皇后之一

    文献皇后(西元543年—602年)独孤伽罗,隋朝云中(位于今山西.大同)人,北周大司马独孤信之七女。独孤信见杨坚相貌奇伟,器宇轩昂,故将伽罗女许配为婚,时年十四。隋文帝即位之后,封为皇后。 文

  • 必恭必敬造句九则

    【必恭必敬解释】形容态度非常恭敬,有礼貌。必:一定。恭:尊重,有礼貌。敬:敬重,尊敬。也作“毕恭毕敬”。 【必恭必敬造句】 ①他是个正人君子,待人接物必恭必敬,彬彬有礼。 ②推门进去,

  • 文言文励志的名言警句

    文言文励志的名言警句   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小编整理的励志的名言警句,供参考!  励志的.名言警句1  1、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

  • “薛琡,字昙珍,河南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薛琡,字昙珍,河南人。形貌魁伟,少以干用称。为典客令,每引客见,仪望甚美。魏帝召而谓之曰:“卿风度峻整,姿貌秀异,后当升进,何以处官?”琡曰:“宗庙之礼,不敢不敬,朝廷之

  • “刘崇龟镇南海之岁”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崇龟 刘崇龟镇南海之岁,有富商子少年而白皙,稍殊于稗贩之伍。泊船于江。岸上有门楼,中见一姬年二十余,艳态妖容,非常所睹。亦不避人,得以纵其目逆。乘便复言,某黄昏当诣宅矣。无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