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诗二首(其二)
秋风吐商气,萧瑟扫前林。
阳鸟收和响,寒蝉无馀音。
白露中夜结,木落柯条森。
先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
顾望无所见,唯睹松柏阴。
肃肃高桐枝,翩翩栖孤禽。
仰听离鸿鸣,俯闻蜻蛚吟。
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
丘陇日已远,缠绵弥思深。
忧来令发白,谁云愁可任。
徘徊向长风,泪下沾衣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出自唐代李中的《赠永真杜翱少府》 蓝袍竹简佐琴堂,县僻人稀觉日长。爱静不嫌官况冷,苦吟从听鬓毛苍。闲寻野寺听秋水,寄睡僧窗到夕阳。骞翥会应霄汉去,渔竿休更恋沧浪。
-
出自唐代刘得仁的《二(一本将后四句作下第吟绝句)》 何处访岐路,青云但忆归。风尘数年限,门馆一生依。外族帝王是,中朝亲旧稀。翻令浮议者,不许九霄飞。
-
宋-陈文蔚吾家本是田家子,其先世世居田里。儿因逐食浪飘蓬,欲归无以供甘旨。吾翁亦能甘淡薄,日夕饭疏而饮水。浑然质朴古人风,固应自有长生理。筋骸虽老自康健,聪明少壮犹难比。了无机械足怡神,不生嗜好彊精髓
-
未尝按黜一吏【原典】陈文惠①公尧佐,十典②大州,六为转运使③,常以方严肃下,使人知畏而重犯法。至其过失,则多保佑之。故未尝按黜(chù)④一下吏。【注释】①陈文惠公尧佐:陈尧佐(963~1044),字
-
成语发音: 「xuě nuè fēng tāo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虐:暴虐;饕:贪残。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成语出处: 唐·韩愈《
-
原文赏析: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拼音解读:lǐng shuǐ zhēng fèn
-
出自唐代乔知之的《和李侍郎古意(一作古意和李侍郎峤)》 妾家巫山隔汉川,君度南庭向胡苑。高楼迢递想金天,河汉昭回更怆然。夜如何其夜未央,闲花照月愁洞房。自矜夫婿胜王昌,三十曾作侍中郎。一从流落戍渔阳,
-
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 出自先秦佚名的《乐毅报燕王书》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
-
出自先秦佚名的《小弁》 弁彼鸴斯,归飞提提。民莫不穀,我独于罹。何辜于天?我罪伊何?心之忧矣,云如之何? 踧踧周道,鞫为茂草。我心忧伤,惄焉如捣。假寐永叹,维忧用老。心之忧矣,疢如疾首。 维桑与梓,必
-
成语发音: 「xié bú dí zhè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犹言邪不犯正。 成语出处: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庄攈松》:“邪不敌正,理固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