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丘书事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
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翻译
我在《三国志》里早就认识了边防重镇巴丘,而今年岁老迈,只因避难才得以初次一游。听到寒风吹刮树木的飒飒声响充满了广阔的洞庭原野,又见惨淡的日光笼罩着这座古老的岳阳楼。
四年来的风餐露宿、辗转奔波使我的生活饱受侵扰;已到十月,洞庭水落,吐出了纵横错落的沙洲。
唉,朝廷未必会派鲁肃这样的良将镇守上游,我这个书呆子却空自焦急几乎全白了头。
注释
巴丘:今湖南岳阳,历代兵家战略要地。三分书:即《三国志》,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故事。
胡:指金人。
晚木:秋冬的树木。
影:指日光。
吐乱洲:秋冬之际,洞庭湖水落,湖中露出许多不规则的沙洲。
上流:三国吴的主要领地在长江下游,巴丘对它来说,乃是上流。
须鲁肃:因蜀将关羽镇守荆州,吴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与关羽对抗。
鲁肃:三国时期东吴战略家,周瑜死后继任都督,统领军马。
腐儒:迂腐的读书人,诗人自我嘲讽之词。
-
出自唐代刘威的《冬日送友人西归》 北风吹别思,杳杳度云山。满望是归处,一生犹未闲。知音方见誉,浮宦久相关。空有心如月,同居千里还。
-
出自唐代裴谐的《观修处士画桃花图歌》 一从天宝王维死,于今始遇修夫子。能向鲛绡四幅中,丹青暗与春争工。勾芒若见应羞杀,晕绿匀红渐分别。堪怜彩笔似东风,一朵一枝随手发。燕支乍湿如含露,引得娇莺痴不去。多
-
出自唐代徐浩的《宝林寺作》 兹山昔飞来,远自琅琊台。孤岫龟形在,深泉鳗井开。越王屡登陟,何相传词才。塔庙崇其巅,规模称壮哉。禅堂清溽润,高阁无恢炱。照耀珠吐月,铿轰钟隐雷。揆余久缨弁,末路遭邅回。一弃
-
青溪相值各青春,老去临流辄损神。事事只随波浪去,年年空得鬓毛新。论心未忍遗横目,干世还忧近逆鳞。嘉句感君邀我厚,自嗟才不异常人。
-
出自唐代崔宗之的《赠李十二白》 凉风八九月,白露满空庭。耿耿意不畅,捎捎风叶声。思见雄俊士,共话今古情。李侯忽来仪,把袂苦不早。清论既抵掌,玄谈又绝倒。分明楚汉事,历历王霸道。担囊无俗物,访古千里馀。
-
成语发音: 「fǒu jí tài lá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成语出处: 《易·否》:“否之
-
文言文之间为您整理战国策·芮宋欲绝秦赵之交拼音版、注音版,欢迎阅读。战国策·芮宋欲绝秦赵之交注音版《 芮ruì宋sòng欲yù绝jué秦qín赵zhào之zhī交jiāo 》 芮ruì宋sòng欲yù
-
斯须之敬斯须之敬 【原文】 今公私宴会,称与主人对席者曰席面[1]。古者谓之宾、谓之客是已。《仪礼·燕礼篇》:“射人[2]请宾,公曰:‘命某为宾。’宾少进,礼辞。又命之,宾许诺。”《左传》:季氏饮
-
马乃是将之司命,盗了马步骤难熬 出自元代高文秀的《杂剧·刘玄德独赴襄阳会》 第一折(冲末刘备同赵云上,云)叠盖层层彻碧霞,织席编履作生涯。有人来问宗和祖,四百年前将相家。某姓刘名备,字玄德,乃大
-
出自唐代眉娘的《和卓英英理笙》 但于闺阁熟吹笙,太白真仙自有情。他日丹霄骖白凤,何愁子晋不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