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7 20:34:23阅读:571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阶段教学的难点。学生对文言文往往没有正确的认识,甚至有的学生把文言文称作“第二外语”,这不能不说是文言文教学的一种悲哀。的确,就目前的社会状态而言,文言文已经失去了它所依存的语言环境。但文言文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且现代汉语中的很多词语的用法依然保留着文言的痕迹,所以不论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还是语言延续的角度,我们都不能放弃文言文,那么怎样才能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集中高效地展开文言文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这四方面进行考虑。

  一、明确文言文的价值

  (一)文言文产生的原因。

  1、古人生活比较简单,需要使用的字的数量比较少。尽量记载大事。后来要表达东西多了,就使用以前的字代替。当然也包括避讳。(通假字)

  2、书写条件限制,必须简省文字。必须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最多的内用。(省略)

  3、早先没有考虑到文字的传播,对已经共知的内容大部分省略了。(纪年的简省)

  (二)文言之美。(可以结合“汉字之美”作专题介绍)

  1、文言文是最经济、最实用的语言。在相同的内容下,文言最经济,比如电报、短信

  2、文言文具有音韵的美、含蓄的美。可以用诗词,美文为例。

  3、文言文离我们并不遥远。流传下来的成语、固定说法。有的特殊用法依然可以在现在生活中见到,比如有这样一个使动用法在现在使用的例子,外国人非常费解中文的足球报道说,往往标题为“中国队大胜某某队”时是中国队赢,而标题为“中国队大败某某队”时还是中国队赢!

  (三)文言文并不难学。文言文大部分也是单句结构的,使用我们熟悉的单句结构的法则进行分析是能够了解并掌握的。

  二、日常的综合性渗透

  既然学生日常生活已经很少接触或接触不到文言文了,那么我们应该在平时注意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综合性的渗透,从而达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创设文言学习的环境。比如要求学生按期阅读文言读本,从《新序》、《说苑》、《世说新语》等古籍中挑选短小有趣的故事(或成语故事的原文)作为积累,再比如在进行写作文的训练时可以适当穿插文言短文的阅读与翻译让文言文的阅读和其他的语文能力进行整合训练。示例:

  1、翻译下面这篇短文

  造屋

  有一愚人,居于东市。见邻人居室华美,乃自思维:彼有居室如是。何我独元?乃寤寐思量:何处作基,何处立柱,何处架屋,何处安门,如何涂饰,如何安顿。如是五年,一砖未置,—木未备。其人抚膺叹曰:“建屋如是之难乎!吾殚思竭虑,竟不能成。”

  2、学生读自己翻译的文章,讨论是否准确恰当。根据学生的翻译具体讲解文言文常识和翻译的注意事项。

  3、总结这篇短文的寓意。

  4、根据寓意查找学过的内容或知道的知识。

  5、体现这种寓意的生活现象

  向内:挖掘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

  向外:家庭、社会、国家、世界文化

  6、总结成篇

  强调使用起承转合的结构进行文章的构架,因为起承转合不但是文章的结构,而且包含了思维层层发展的过程。

  三、强调诵读的作用

  以往的文言教学,教师往往侧重对文言文内容的讲解和练习的落实,很少重视诵读,尤其是学生个人的诵读,由于缺少了这个环节,使得学生在背诵某一篇文章时显得非常困难,因为它无法理解各句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没有建立语感上的联系。为什么要强调诵读呢?因为文言文是一种鲜活的语言。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都知道在普通的口语中需要着重表达的部分往往会通过加重语气来进行强调。现代的书面语中很难表现口语中的重音。文言文则通过对句式的改变把古人的语气固定在了文字里。宾前,状后,形后等等都可体现表述人所要强调的内容。我们通过诵读就可以了解说话人的语气和重音的变化,体会到古人当时的情绪起伏和感情波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文言文简直就是一种使用文字编码的录音机!在有的时候,文言文甚至就是一种使用文字编码的录像机!比如,《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说:“求,无乃尔是过欤。”我们甚至可以通过文字看到孔子紧皱的双眉,凌厉的眼神,气愤的神情。而不管是文言的录音作用还是录像功能,都是以“诵读还原”为基础的,因为文言文学要通过诵读来体会文意——从根源上说,这是由汉语音意结合特点所决定的。

  四、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有所得

  这牵扯到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学什么的问题。过去的文言文教学重点在前面说过了即“对文言文内容的讲解和练习的落实”,讲解的大多是翻译,或者有的老师让学生一人一句地翻译;练习不外乎虚词、实词、特殊语言现象这类的词语练习,但这些却似乎并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为这些都是零散的识记类的知识,很难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再加上以往文言文因为语言特殊的关系,大多是按照朝代进行单元划分,这也造成了文言文脱离文体教学的假象。其实文言文也是可以分文体的,而且在抒情与说理方面比现当代的作品更有价值。因为文言文篇幅比较短小,那么对作者的要求就相对较高,如果想在一篇短小的文字中进行完整的表情达意,就必须在结构与事例的选择上下功夫,如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文章短小,但结构严谨,说理流畅。而且古人提倡“文以载道”也就是通过文章来表述观点和传达思想,而我们大多数的选文中的观点和情思都对今天的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像我们平时讲解记叙文议论文那样去分析和讲解文言文,让学生在每一篇文言文中都能获得一些,写作上的技巧、思维上的方法、思想情操上的教育。这样一来学生看到了学习文言文的益处了。不过应该注意的是每篇文言文让学生在某一方面有收获就可以了,不要在一篇文字中面面俱到。

  下面以高中语文第三册中的古文为例,看看不同的课文可以从哪些方面确立哪些习得的内容。

  《六国论》对比论证的方法。

  《游褒禅山记》由事及理的思维方式。可以引申鲁迅的《灯下漫笔》

  《伶官传序》通过充分列举事例的方法为提出论点做好铺垫。

  《石钟山记》知与行之间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项脊轩志》情真意切取诸生活。

  《五人墓碑记》人生的境界

  《登泰山记》学习游览纪行的写法。

  《病梅馆记》个性追求在生活的意义。

  可能有的老师会说这些在我的教案上都有体现。的确,上面提的这些在我们授课时是都会有所涉及的,但不同之处在于,我们不能把这些内容仅仅固定在“这一课中”进行详细讲解,而应该把它们抽出来,通过我们的指导让学生认识到课本与写作能力、课本与阅读能力以及课本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知识迁移的目的。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寄欧阳舍人书》译文及赏析

    《寄欧阳舍人书》译文及赏析   《寄欧阳舍人书》是一篇独具特色的感谢信,它没有平常的客套,也没有空泛的溢美之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寄欧阳舍人书》译文及赏析,欢迎

  • 《史记·留侯世家》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晓下军,良

  • 重庆市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

    重庆市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   族  1、家族;同姓的亲属。  2、类。(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3、灭族。(族秦者秦也)  4、丛聚、集结之处。(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 凤姐穿着山寨版的貂毛大衣玩泼水,为何被人说很时髦?

    脑筋急转弯题目:凤姐穿着山寨版的貂毛大衣玩泼水,为何被人说很时髦? 脑筋急转弯解析:不管是真的貂毛,还是山寨版的貂毛大衣,若是碰到水,毛都会湿,变成“湿毛”,与“时髦

  • 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赏析: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 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

  • 文言文:礼记·礼运

    文言文:礼记·礼运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全诗赏析

    清平调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注释 1、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2、槛

  • 梦见口交

    梦见口交是什么意思梦见口交,性压抑的正常现象,不必紧张。如果不是的话那很有可能是生殖系统的问题。未婚者梦见和陌生人口交,最近爱情方面真是桃花多多开,很容易就得到异性的青睐,有被人表白的可能。男性梦见口

  • 太宗试贿文言文翻译

    太宗试贿文言文翻译   导语: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太宗试贿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

  • “朱昭字彦明,府谷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朱昭字彦明,府谷人。以效用进,累官秉义郎,浮湛班行,不自表异。宣和末,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金兵内侵,夏人乘虚尽取河外诸城镇。震威距府州三百里,最为孤绝。昭率老幼婴城,敌攻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