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中考的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6 21:10:17阅读:918

中考的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4)介宾结构后置

  详述:

  一、主谓倒装

  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 了"

  二、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a) 介宾倒装 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 微斯人,吾谁与归 ?"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

  b) 谓宾倒装 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可译为"有哪一样"。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2、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例:僵卧孤村不自哀 "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例: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译为"喜爱莲花"。"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4、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例:是以谓之"文"也。 "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可译为"因此"。"是"是指示代词,指代前面的原因。

  5、其他,表示强调。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关山度"是"度关山"的倒装。可译为"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道道山"。

  三、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亭翼然临于泉上"是"翼然临于泉上亭 "的倒装,定语后置,可译为"一座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3、数量词做定语后置 例: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四、介宾结构后置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哉"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2、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3、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4、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5、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夫战,勇气也。(《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胄。(同上)

  【省略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录毕,(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问:"( )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左传o曹判论战》)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同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尉剑挺,广起,夺( )而杀尉。(司马迁《陈涉世家》)

  每字为一印,火烧( )令( )坚。(沈括《活板》)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 )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

  有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竖子不足与( )谋。(同上)

  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4、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例如:

  今以钟磬置( )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

  激昂( )大义,蹈死不顾(张博《五人墓碑记》)

TAG标签: 古文赏析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猜你喜欢
    • 蔡邕论(清)顾景星

      王允既诛董卓[1],蔡邕动色悲叹,允勃然叱之曰[2]:“董卓国之人贼,几倾汉室。邕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义,以忘大节。天诛有罪,反相痛伤,岂不共为逆哉1收付廷尉[3],人皆冤邕而罪允。以今观之,王

    • 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复习资料

      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复习资料   1、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童趣》  2、不亦说乎 “说”(yuè) 通“悦”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女”(rǔ)

    • 郑庄公戒饬守臣

      郑庄公戒饬(chigrave;)守臣 《左传》隐公十一年 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庚辰,傅于许。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maacute;o)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

    • 梦见路滑

      梦见路滑,五行主水,得此梦,乃是壬水之象征,事业虽有贵人相助,切莫与他人间纷争过多,唯有脚踏实地做事,用心诚恳做人,事业中可得以改善,冬天梦之吉利,春天梦之不吉利。

    • 高考常见文言文虚词焉的用法

      高考常见文言文虚词焉的用法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复习文言文,小编整理了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请考生学习。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

    • 王维《酬张少府》全诗翻译赏析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注解】 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衣解

    • 徐邈字景山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徐邈字景山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

    • 阎典史传(清)邵长蘅

      阎典史(1)者,名应元,字丽亨,其先浙江绍兴人也,四世祖某,为锦衣校尉(2),始家北直隶之通州(3),为通州人。应元起掾史(4),官京仓大使(5)。崇祯十四年,迁江阴(6)县典史。始至,有江盗百艘,张

    • 梦见狗狗说话有什么意义吗

      梦见狗狗说话,得此梦,事业压力大,身边小人多,主财运多有他人影响,事业难以顺遂之迹象,求财者应注重与他人间坦诚之心。如做此梦,因金钱之事与他人间有争吵之想法,则彼此皆有破财之意,团结众人,方可有得财之

    • 千轴不如一书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千轴不如一书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千轴不如一书  柳开①少好任气②,大言凌物。应举③时,以文章投主司④于帘⑤前,凡千轴⑥,载以独轮车。引试⑦日,衣?⑧自拥车入,欲以此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