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采玉歌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形式: 古风翻译
民工不断地采玉啊采玉,要采那珍贵的水碧。不过是雕琢成贵妇的首饰,替贵妇们装扮容姿。老汉饥寒交迫来采玉,闹腾得水中蛟龙也愁戚。碧蓝的蓝溪水啊,也被翻搅得浑浊不清了。
夜黑雨狂的山冈上,老汉只好以榛子充饥。杜鹃声声哀怨啼血,就像老汉悲伤的泪滴。
又深又险的蓝溪水,把多少采玉工人活活吞食。葬身水中的冤魂啊,纵然过了千年仍怨恨蓝溪。
又陡又斜的山坡上,柏树呼啸,风狂雨急。老汉腰系绳索荡悠悠,从山脚直垂到蓝溪底。
心理挂念着寒村茅舍里,娇儿弱女在嗷嗷哭啼。看着山崖石级上的悬肠草,老汉的心悲戚无已。
注释
水碧:碧玉名,其色青碧,从溪底水中采出。步摇:古代贵族妇女的一种首饰,上面用金银丝穿绕珠玉,作花枝形,戴上后随步摇动,故名。
好色:使容颜美好。
色,指女色、女容。
“老夫”两句:年老的玉工们为饥寒所迫,不断到蓝溪水中翻搅寻玉,搞得溪水没有清白的时候,龙都烦恼了。
蓝田县在陕西省长安附近,产玉,世称蓝田玉。
蓁:同“榛”。
榛子可食。
“杜鹃”句:写采玉的老夫哭得眼中出血,就像杜鹃啼血一样悲惨。
厌:通“餍”,饱食、吞噬之意。
因采玉工常溺死于水中,故言。
一说指厌恶,因采玉工溺死者甚多,所以溪水对活人也感到厌恶。
斜山:陡斜的山坡。
“泉脚”句:岩石上道道水流之间,还悬挂着采玉人攀援时用的绳索,在风雨中摇摆不定。
白屋:穷人住的简陋的房屋。
娇婴:指老人家中的小儿女。
石磴:石级;石台阶。
悬肠草:又名思子蔓、离别草等。
这里用作生死离别的象征和见证。
-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出自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夜书所见》。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
-
友人会宿全文:涤荡千古愁,留连百壶饮。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友人会宿全文翻译:真想把千古忧愁涤荡干净,唯一的办法就是留连着百壶好酒。良宵最适宜清谈,皓月当空,不能入睡。酒后醉
-
惊天动地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惊天动地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惊天动地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唐代佚名的《明皇祀圜丘乐章。寿和》 崇崇泰畤,肃肃严禋。粢盛既洁,金石毕陈。上帝来享,介福爰臻。受釐合祉,宝祚维新。
-
出自唐代鲍溶的《宿吴兴道中苕村》 浮客倦长道,秋深夜如年。久行惜日月,常起鸡鸣前。夕计今日程,息车在苕川。霜中水南寺,金磬泠泠然。畴昔此林下,归心巢顶禅。身依寤昏寐,智月生虚圆。羁旅违我程,去留难双全
-
成语发音: 「jié jié bā bā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说话吞吞吐吐、疙疙瘩瘩。 成语出处: 老舍《骆驼祥子》十三:“结结巴巴的,他把昨夜晚的事
-
《柳宗元·驳复仇议》文章鉴赏 臣伏见天后时①,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②,父爽为县吏赵师韫③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④,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⑤
-
成语发音: 「huà dì kè mù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比喻进监狱,受审讯。 成语出处: 《梁书 王僧儒传》:“盖画地刻木,昔人所恶,丛棘既累,于
-
怎生来宽掩了裙儿?为玉削肌肤,香褪腰肢。饭不沾匙,睡如翻饼,气若游丝。得受用遮莫害死,果诚实有甚推辞?干闹了多时,本是结发的欢娱,倒做了彻骨儿相思。 作品赏析【注释】:
-
成语发音: 「qīng chē jiǎn có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行装简单,跟随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 成语出处: 《荡寇志》第111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