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欣赏-好事近·渔村即事
文言文欣赏-好事近·渔村即事
好事近·渔村即事
孙居敬
买断一川云,团结樵歌渔笛。莫向此中轻说,污天然寒碧。短篷穿菊更移枨,香满不须摘。搔首断霞夕影,散银原千尺。
词题为“渔村即事”,倒不如说是“渔村即景”,词人作为一个渔村晚景的观赏者,目之所及,首先是这样一幅画面:“买断一川云,团结樵歌渔笛。”主人公面对的是一座依山傍水的渔家村落,此时此刻,抬头仰视可见川谷上下,云雾缥缈,侧耳俯听,可闻樵夫长歌、渔舟短笛、聚集交响。一个“买”字,用得奇兀。买山川之云,实从“买山”典故活用而来,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中写道:“支道林(遁)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许由买山而隐。”后因以买山指归隐。词人此用一“买”字,既有“领略”之意,又暗含心慕隐逸之志。面对这一派宁静恬适的渔村晚景,观景人实已神愉目悦,心满意足。因而紧接二句胸臆直出:“莫向此中轻说,污天然寒碧。”是的`,如此佳境,置身于中,无须再说三道四了,否则将有污这一块寒玉似的清幽苍郁的大好自然风光。
词上片借川谷云雾、樵歌渔笛的客观之景渲染了渔村风光一派安谧宁静的氛围,个中已透溢出词人飘逸闲适的山林志趣。
接着,词人进一步擒题落笔,为我们描述了又一幅景观:“短篷穿菊更移枨,香满不须摘。”一叶渔舟,荡桨从两岸正盛开怒放的丛菊中容与划过,舟中人无需摘取菊花,而菊花芳香已迎面袭来。过片二句突出菊花一物,旨在暗应上片首句“买云”之趣。菊花,花之隐逸者也。宋人周敦颐早有描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更是嗜菊如命,以菊之风格,寓己之品格。这里词人于渔村所见诸多景物之中,独撷此物,其用心显在不言之中了。煞尾二句以“搔首”二字领起。搔首者,有所思貌也。词人最终视线落点停留在那远处“断霞夕影,散银原千尺”的晚霞夕照如银光洒落的广阔水面之上。词人为何面对这“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渔村晚景注目沉思?词中未予明言,然而,从买山观云、樵歌渔笛、短篷、菊花等客观景物所宣泄的氛围观之,这搔首沉思当是为眼前静谧安适的渔村晚景陶醉而致。
-
【什物】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用品。 【什么】作代词用:所有、全部、一切 【什伍】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十人为什,称什伍。亦泛指军队的基层建制 【什锦】指由多种原料制成
-
燕人返国文言文翻译 燕人返国,是一篇寓言故事,出自《列子-周穆王第三》。晋人张湛注:”此章明情有一至,哀乐既过,则向之所感皆无欣戚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燕人返国文
-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出处唐bull;戴叔伦《苏溪亭》原文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注释晚:
-
乐毅报燕王书 出处:《战国策》作者:刘向 【原文】 臣不佞(1),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2),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
-
《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道出了中国文化的全部秘密——所谓大道,就是阴阳。所以《黄帝内经》又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
-
一行秋思,记孙登当日,山中琴趣。谁识吾宗,父老子、自制寸金皮鼓。*截孤篁,丝抽独茧,替尽琵琶谱。轻拢慢捻,西湖何限怀古。堪笑锦瑟无端,繁弦五十,撩乱春云缕。得似嘈嘈么凤语,只手换宫移羽。绝艺无双,法门
-
儿(ní)宽,千乘人也。治《尚书》,事欧阳生。以郡国选诣博士,受业孔安国。贫无资用,尝为弟子都养。时行赁作,带经而锄,休息辄读诵,其精如此。以射策为掌故,功次,补廷尉文学卒吏。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品赏析【注解】:1、螟:夜色。2、浣女:洗衣服的女子。3、春芳:春草。4、歇:干枯。【韵译】:一场新
-
李孝寿,字景山,李及之子。为开封府户曹参军。元符中,吕嘉问知府事,受章悼、蔡卞指,锻炼上书人,命孝寿摄司录事,成其狱。徽宗即位,嘉问先已得罪,孝寿亦削秩。蔡京为政,以为府推官,迁为开
-
未的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虽然词语简短,但是一个字包含的意思就有多层的意思。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未的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未的文言文翻译 1. 不,不曾,没有:~必。~曾(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