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二绝(其一)
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夭邪。
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翻译
街头都是踏青的姑娘们,头上梳着乌黑的双暂,打扮得很漂亮。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她们随着在花丛中飞舞的蜂呀、蝶呀,做出种种天真娇娆的姿态。东风,这春天的使者,好像也在过清明节呢,吹得特别柔和。你看,它吹得来禽开了一树多么美丽的花!
注释
双髻鸦:又称双鸦,少女头上的双髻。鸦:比喻黑色,形容妇女鬓发,所谓“双发若鸦”,“云鬓堆鸦”。
妖邪:袅娜多姿。
来禽:即沙果。
也称花红、林檎、文林果。
果味甘美,能招众禽,故名。
-
出自唐代武则天的《唐大飨拜洛乐章。昭和》 九玄眷命,三圣基隆。奉成先旨,明台毕功。宗祀展敬,冀表深衷。永昌帝业,式播淳风。
-
南唐词坛与南唐君臣词 五代后期,词坛的重心由长江上游的西蜀转移到长江下游的南唐。 公元940年《花间集》结集成书之时,南唐建国才三年。南唐后主李煜只有四岁,其父南唐中主李璟二十五岁,刚被立为皇太子。作
-
遂踢达兮邪造,与日月兮殊道 出自两汉王逸的《九思》 逢尤悲兮愁,哀兮忧!天生我兮当闇时,被诼谮兮虚获尤。心烦憒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周八极兮历九州,求轩辕兮索重华。世既卓兮远眇眇,握佩玖兮中
-
成语发音: 「jiàn guài bú guài ,qí guài zì bà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怪:奇异的。发现怪事怪物不要惊慌,它就不会危害了
-
出自唐代柳曾的《险竿行》 山险惊摧輈,水险能覆舟。奈何平地不肯立,走上百尺高竿头。我不知尔是人耶复猱耶,使我为尔长叹嗟。我闻孝子不许国,忠臣不爱家。尔今轻命重黄金,忠孝两亏徒尔夸。始以险技悦君目,终以
-
出自唐代吕温的《吐蕃别馆送杨七录事先归》 愁云重拂地,飞雪乱遥程。莫虑前山暗,归人正眼明。
-
原文赏析: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沉 通:沈) 拼音解读:féi shuǐ dōng l
-
出自唐代无名氏的《送薛大夫和蕃》 戎王归汉命,魏绛谕皇恩。旌旆辞双阙,风沙上五原。往途遵塞道,出祖耀都门。策令天文盛,宣威使者尊。澄波看四海,入贡伫诸蕃。秋杪迎回骑,无劳枉梦魂。
-
原文冉冉孤生竹冉冉孤生竹⑴,结根泰山阿⑵。与君为新婚⑶,菟丝附女萝⑷。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⑸。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⑹。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⑺
-
文言文《鹬蚌相争》的意思及道理解析赵且伐燕,苏代为燕惠王曰:"今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甘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