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诗十三首(其六)
玑衡运速,四节佚宣。冬日凄悕,玄云蔽天。
素冰弥泽,白雪依山。□□逝往,譬彼流川。
人谁不设,贵使名全。大道夷敞,蹊径争先。
玄黄尘垢,红紫光鲜。嗟我孔父,圣懿通玄。
非义之荣,忽若尘烟。虽无灵德,愿潜于渊。
形式: 四言诗-
出自唐代佚名的《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长发舞》 具礼崇德,备乐承风。魏推幢主,周赠司空。不行而至,无成有终。神兴王业,天归帝功。
-
出自唐代王季文的《九华山谣》 九华峥嵘占南陆,莲花擢本山半腹。翠屏横截万里天,瀑水落深千丈玉。云梯石磴入杳冥,俯看四极如中庭。丹崖压下庐霍势,白日隐出牛斗星。杉松一岁抽数尺,琼草夤缘秀层壁。南风拂晓烟
-
出自唐代黄滔的《省试内出白鹿宣示百官(乾宁二年)》 上瑞何曾乏,毛群表色难。推于五灵少,宣示百寮观。形夺场驹洁,光交月兔寒。已驯瑶草别,孤立雪花团。戴豸惭端士,抽毫跃史官。贵臣歌咏日,皆作白麟看。
-
原文赏析: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拼音解读:sī sī yáng liǔ sī sī y
-
出自唐代萧颖士的《游马耳山》 兹山表东服,远近瞻其名。合沓尽溟涨,浑浑连太清。我来疑初伏,幽路无炎精。流水出溪尽,覆萝摇风轻。高深变气候,俯仰暮天晴。入谷烟雨润,登崖云日明。乾坤正含养,种植总滋荣。草
-
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后复事黥布。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听而听梁父侯,遂反。汉已诛布,闻平原君谏不与谋,得不诛。 平原君为人辩有口,刻廉刚
-
案牍劳形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案牍劳形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案牍劳形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文艺美学研究·人物语言 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独白、对话、日记、讲演、书信等。是文学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人物语言在叙事类、戏剧类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揭
-
清-林则徐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形式: 七言律诗押[齐]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
-
出自宋代朱弁的《春阴》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绝域东风竟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