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邹忌讽齐王纳谏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邹忌讽齐王纳谏
(甲文)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
帝(唐太宗)尝作宫体诗,使世南(虞世南)赓(gēng,连续)和(hè,照别人诗词格律或内容写作诗词)。世南曰:“圣作诚工(精巧),然体非雅正。上(皇上)之所好(hào),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帝数出畋(tián打猎)猎,世南以为言(对此提出批评),皆蒙嘉(赞美)纳(采纳)。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臣之妻私臣()②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③能谤讥于市朝()④上(皇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由此观之皆以美于徐公
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乃下令:“群臣吏民……。”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4分)
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4、甲乙两文写的`都是臣子向君王进谏并被采纳的故事,这两位臣子的进谏方式有什么不同?现实生活中如果要向同学提意见,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方式?为什么?(4分)
答:
参考答案:
11.①偏爱,②指责,③讽刺,④爱好、喜好(计4分,每小题1分)。
12.C(2分)
13.①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②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或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就能战胜别的国家的事情。)(计4分,每题2分)。
14.第一问,邹忌是设喻(委婉)进谏,虞世南是直言进谏。(2分,每点1分。)第二问,关键是考虑提意见的效果,围绕这个中心选择恰当的方式;选择时应该考虑到对象的性格、提意见的场合等相关因素。(2分。)
-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一共八个字却称赞了两件事物,足可见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而且朗朗上口,妇孺皆宜。后来关羽虽然也得到了赤兔,但也没听别人这么说过,估计作者肯定是吕温侯的FANS,否则也不会这
-
唐重,字圣任,眉州彭山人。少有大志。大观三年进士。授蜀州司理参军。先是,朝廷以拓土为功,边帅争兴利以徽赏,皆诱近边蕃夷献其地之不可耕者,谓之纳土,因置州县,所至骚然。重以其利害
-
齐宣王见颜斶 作者:刘向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1斶亦曰:“王前1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rs
-
四言诗·祭黄帝陵 作者:毛泽东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披遐荒;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 越数千
-
我昔钓白龙的下一句是“放龙溪水傍”,整句: 我昔钓白龙,放龙溪水傍。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 作者:李白年代:唐 我昔
-
古仁人之心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昨天上午,岳阳楼前瞻岳门下,传出一阵阵琅琅的诵读声。来自海峡两岸10个城市的1000余名家长和孩子齐聚岳阳,参加“2015第四届两岸洪淑慧亲子
-
寒食江州满塘驿 初唐宋之问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
-
谜语题目:开膛破肚(打一歌名) 谜语解析:该词的意思是剖开膛,刮开肚(多形容家禽)。形容看个究竟,弄个明白。 谜语答案:明明白白我的心
-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