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篇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
长去本根逝,夙夜无休闲。
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
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
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
惊飙接我出,故归彼中田。
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
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
飘飘周八泽,连翩历五山。
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
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
糜灭岂不痛,愿与株荄连。
形式: 古风翻译
可叹我这流转的飞蓬,活在世上偏偏如此艰难。永远地离开了根茎随风飞去,朝朝与暮暮不得安闲。
由东至西横过了多少曲路,从南向北越过了多少荒田。
突然遇上旋起的回风,把我吹入蓝天上的云间。
我以为来到了天路便是尽头,谁知又堕入无尽的深渊。
暴风再一次将我卷起,仍旧把我送回最初的那片田野。
我正要往南,却忽然朝北,正想往东,却被吹到了西边。
飘飘荡荡的我不知所归,一时间霍然消失,一时间又霍然出现。
我曾经飞遍了八大湖泽,也曾经走遍了五岳的山颠。
尝尽了人生流离无定的痛楚,有谁能体会我内心的苦艰?
我愿做那林中的小草,随着秋播的野火,化作一缕缕尘烟。
就算要承受野火烧燎的痛苦,能与株荄生死相连,我也心甘情愿。
注释
“吁嗟”两句:以秋天的蓬草离去本根,随风飘荡,比喻曹植的屡次迁徙封邑。夙夜:从早晨到夜晚。
陌:田间东西的通道。
阡:田间南北的通道。
卒:与“猝”相通,突然。
回风:旋风。
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yuān)。
飙:从上而下的狂风。
中田:即田中。
八泽:指八薮,八个地名。
五山:指五岳。
中林草:指林中草。
株荄:指草的根株。
糜(mí)灭岂不痛,愿与株荄连。
-
出自唐代唐求的《夜上隐居寺》 寻师拟学空,空住虎溪东。千里照山月,一枝惊鹤风。年如流去水,山似转来蓬。尽日都无事,安禅石窟中。
-
大含细入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大含细入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大含细入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宋代程必的《满庭芳(戊戍上元喜霁,访开桃洞)》 去腊飞花,今春未已,迤逦将度元宵。俄然甲子,青帝下新条。净扫一天沈霭,红轮满、大地山河。从今好,便当听取,万国起歌谣。 有人,当此际,_云深坞,翦月
-
成语发音: 「láng gù hǔ sh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如狼虎视物。形容威严而凶狠。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志·杨戏传》“亮南征,留邵为治中
-
言默戒是一篇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该说不说和不该说却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言默戒杨时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
-
出自唐代徐铉的《代钟答》 一幅轻绡寄海滨,越姑长感昔时恩。欲知别后情多少,点点凭君看泪痕。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唐代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作品《春晓》,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此诗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
-
千万买邻文言文翻译注释和启示 文言文 初,宋季雅罢①南康郡,市宅居僧珍②宅侧,僧珍问宅价,曰:“一千一百万。”怪其贵,季雅曰:“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及僧珍生子,季雅往贺,
-
单吕早识隆准公,择壻能得人中龙。云何托女不托宗,欢娱未了万事空。沛人犹言令善相,善相如此术亦穷。高皇先识万物表,芟刈群雄如薙草。孽女近在目睫间,滥觞不戒使滔天。向非遗后余此二三老,安知北军袒右与袒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