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纻辞三首(其一)
扬清歌,发皓齿,北方佳人东邻子。
且吟白纻停绿水,长袖拂面为君起。
寒云夜卷霜海空,胡风吹天飘塞鸿。
玉颜满堂乐未终,馆娃日落歌吹濛。
月寒江清夜沉沉,美人一笑千黄金。
垂罗舞縠扬哀音,郢中白雪且莫吟,子夜吴歌动君心。
动君心,冀君赏。
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
吴刀剪彩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晖。
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
激楚结风醉忘归,高堂月落烛已微,玉钗挂缨君莫违。
形式: 古风翻译
微扬清音,轻发皓齿,好似东邻子歌唱北方佳人之曲。且吟《白纻》与《绿水》诗,长袖翩翩,拂面为君起舞。
犹如寒云夜卷霜海,一片空蒙;又似胡风吹天,飘摇塞鸿。
玉颜满堂,其乐融融。日落时分,馆娃宫中,歌声迷濛。
月色清寒,江水沉沉。美人一笑,价值千金。
垂罗衣,舞长袖,扬哀音。且莫歌吟郢中《阳春白雪》,《子夜吴歌》那样的歌曲最动君心。
感动君心,以冀君主赏赐。
愿作天池的鸳鸯双双,有朝一日,飞上青云去。
吴国裁缝刀剪巧妙,缝制出七彩舞衣,明妆丽服可夺春晖。
扬眉转袖如雪纷飞,倾城倾国的美女,独立世上珍稀。
高歌《激楚》《结风》,助酒酣醉忘归。月落西山,高堂烛光微微,玉钗缠挂君王的缨冠,莫辜负春色。
注释
扬清歌,发皓齿:言露出洁白的牙齿,唱出高亢清亮的歌曲。扬,飞扬,升高。
歌,一作“音”。
发,启,开。
皓,洁白。
且:一作“旦”。
白纻:乐府吴舞曲名。
绿水:古舞曲名。
“寒云”句:言寒冷的夜晚,霜降云卷。
霜海,言降霜地域之大。
胡风:北风。
塞鸿:塞外的鸿雁。
塞鸿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故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家乡的亲人的怀念。
玉颜:形容美丽的容貌。
多指美女。
馆娃,春秋吴宫名。
吴王夫差作宫于砚石山以馆西施。
吴人称美女为娃。
故址在今江苏吴县西南灵岩山。
濛:一作“中”。
“垂罗”句:谓舞女舞动丝绸舞衣,唱出动人歌声。
罗,轻软细密的丝织品。
縠,绉纱。
哀音,哀伤动人的乐声。
“郢中”句:郢,春秋楚国都城。
白雪,古乐曲名。
后指高雅音乐。
冀:希望。
天池:天上仙界之池。
谓不受世俗之约束之地。
“吴刀”句:谓用剪刀裁制丝绸服装。
吴刀,吴地出产的剪刀。
彩,一作“绮”,彩色的丝织品。
妆,服装。
夺,胜过。
明妆丽服,在修辞上为互文,意即明丽的服装。
“倾城”句:谓这个美女,世间少有。
倾城,指美女。
《激楚》《结风》皆歌曲名。
玉钗,玉制的钗,由两股合成,燕形。
缨,男子冠带。
-
出自唐代褚亮的《奉和禁苑饯别应令》 大藩初锡瑞,出牧迩皇京。暂以绿车重,言承朱传荣。舒桃临远骑,垂柳映京营。惠化宣千里,威风动百城。禁籞芳嘉节,神襟饯送情。金笳催别景,玉琯切离声。野花开更落,山鸟哢还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每次回家,都会想起唐人崔颢的这两句诗。 他说的大概是告老还乡的那种忧伤吧。讵料,这忧伤却把我这个还未终老的异乡人,投进了乡愁的茫茫雾阵。 “感时花溅泪,恨别
-
出自元代杨梓的《杂剧·忠义士豫让吞炭》 第一折 (智伯引缔疵上,诗云)周室中衰起战争,鸱张七国各屯兵。一从唐叔分桐后,政事分来在六乡,某乃智宣子之子荀瑶是也,国人号为智襄子,因某居长,称为智伯。这个是
-
吴起守信作者:宋濂 曩(昔)(13)吴起(17)出遇故(9)人,而止(12)之食(10)。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1)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
-
出自唐代丘丹的《奉酬重送归山》 卖药有时至,自知来往疏。遽辞池上酌,新得山中书。步出芙蓉府,归乘觳觫车。猥蒙招隐作,岂愧班生庐。
-
【 原文】为学日益①,为道日损②。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③,及其有事④,不足以取天下。〔注释〕 ①学:河上公注:“学,谓政教、礼乐之学也。”日益:河上公注:“日益者,情欲文
-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
-
出自唐代吴筠的《高士咏。柳下惠》 展禽抱纯粹,灭迹和光尘。高情遗轩冕,降志救世人。百行既无点,三黜道弥真。信谓德超古,岂惟言中伦。
-
孙叔敖埋蛇文言文注音版《 孙sūn叔shū敖áo埋mái蛇shé 》 孙sūn叔shū敖áo为wéi婴yīng儿ér之zhī时shí , 出chū游yóu , 见jiàn两liǎng头tóu蛇shé
-
南来佳山水,清淑如三吾。何必二水间,独有八境图。秀水饥可餐,清沦渴可{奭斗}。颉颃飞霞佩,簸弄明月珠。心闲鸥许知,日远鸿与徂。蓬窗苦局促,略取山川娱。是间有意趣,逢人辄周诹。一舍两丛林,半点尘埃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