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水夫谣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3-02-17 11:29:58阅读:948
唐-王建

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

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

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

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

夜寒衣湿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

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歌。

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

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

形式: 古风

翻译

真是苦啊生长在这驿站旁边,官府强迫我去拉驿站的行船。
辛苦的日子多欢乐的时候少,在船上睡在沙上行像只海鸟。
顶风逆流而上好像有千斤重,前面驿站遥遥后面烟波渺渺。
半夜沿着河堤冒着飞雪夹雨,受到府吏的驱使奔来又走去。
夜里寒冷衣服湿我披上短蓑,胸磨破脚冻裂不忍痛又奈何!
到天亮一夜的辛苦无处诉说,只好齐声合步吼起了拉船歌。
一间破旧的茅屋能值几个钱,因只是生我的地方离开不得。
我愿这河水化做平整的良田,永远让拉船人不再嗟地怨天。

注释

驿边:释站附近。
驿,古代政府中的交通站。
古代官府传递公文,陆路用马,水路用船,沿途设中间站叫驿站。
水驿附近的百姓,按时都要被官府差遣去服役拉纤,生活极为艰苦。
使:命令。
牵驿船:给驿站的官船拉纤。
水宿沙行:夜里睡在船上,白天在沙滩上拉纤。
逆风上水:顶着风逆水而上。
万斛重:形容船非常非常重。
斛,容量单位,古时十斗为一斛。
迢迢:形容水路的遥远。
淼淼:渺茫无边的样子。
缘堤:沿堤。
他:指官家,官府。
驱遣:驱使派遣。
还复去:回来了又要去。
蓑:一种简陋的防雨用具,用草或棕制成。
臆穿:指胸口被纤绳磨破。
臆,胸。
穿,破。
足裂:双脚被冻裂。
忍痛何:这种疼痛怎么能够忍受呢?
到明:到天亮。
腾踏:形容许多人齐步走时的样子。
歌:高声唱歌,指劳动时为了协调动作高声唱起劳动号子。
何所值:值什么钱?父母之乡:家乡。
去:离开。
作:变作、化作。
长:永远。

TAG标签: 古文赏析

  • 上一篇: 偶成(其二)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猜你喜欢
    • 堕云雾中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duò yún wù zhō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堕:落下。落入迷茫的云雾中间。比喻迷惑不解。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

    • 战国策·楚一·江尹欲恶昭奚恤于于楚王文言文翻译

      战国策·楚一·江尹欲恶昭奚恤于于楚王《江尹欲恶昭奚恤于于楚王》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文言文,出自西汉代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以下是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整理的《江尹欲恶昭奚恤于于楚王》文言

    • 风言风语造句六则

      【风言风语解释】没有根据的话。多指恶意中伤或捏造,也指私下里议论或暗中散布的流言,传说。 【风言风语造句】 ①她平时能主动帮助班主任做些班务工作,可就此招来了风言风语,说她“拍马屁”,“讨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虞美人 李煜 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导读】 这是李煜的绝命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 "> 小姐,天色将明了也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玉清庵错送鸳鸯被》 楔子(冲末扮李府尹引从人上,诗云)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尽少年心。等闲分食天家禄,但得身安抵万金。老夫姓李,双名彦实,官居府尹之职。夫人刘氏,早年亡逝已过,所

    • 《中山狼传》文言文翻译

      《中山狼传》文言文翻译   《中山狼传》来自明代马中锡《东田文集》中的《中山狼传》,全文及注译如下,欢迎阅读。  原文:赵简子(春秋时晋国大夫)大猎于中山,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 梦见色情

      梦见色情,得此梦,五行主水,乃是癸水之所在,事业中多有小人作祟,与他人间针锋相对者,生活有不安之感,郁结于心,发之于梦,冬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

    • 安堵如故

      安堵如故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安堵如故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安堵如故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归田四时乐二首(其一)春

      宋-欧阳修春风二月三月时,农夫在田居者稀。新阳晴暖动膏脉,野水泛滟生光辉。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田家此乐知者谁,吾独知之胡不归。吾已买田清颍上,更欲临流作钓矶

    • “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绍兴十八年进士第,调福州宁德簿,摄尉。以获盐寇改秩,知临安府于潜县。户版积弊,富民多隐漏,贫弱困于倍输,衡定为九等,自五等以下除其藉,而均其额于上之四等,贫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