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文言文的练习以及答案
梁王文言文的练习以及答案
梁①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
梁王曰:“陶之朱公②,以布衣富侔国③,是必有奇智。”及召朱公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④决是,奈何?”
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⑤也,其径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
王曰:“径与色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
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⑥去,赏疑则从与⑦。梁国大悦。
【注释】①梁:战国时魏国迁都大梁后的别称。②陶之朱公:范蠡帮助勾践灭吴雪耻后,乘扁舟,变姓名,后来到曹国的陶地,经商致富,号陶朱公。③侔(móu):等同。国:周代诸侯国,代指诸侯。④吾子:相当于“您”。⑤相如:相同。⑥从:依从。去:去除。⑦与:赞许,奖赏。
小题1:(1)解释下列加线词语。(4分)
①及召朱公问曰( ) ②吾子决是 ( )
③臣,鄙民也 ( ) ④梁尝有疑狱( )
(2)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用法与例句划线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以布衣富侔国 A.固以怪之矣B.不以物喜C.何以谓之文也D.皆以美于徐公
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2分)
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小题4:陶朱公并没有告诉梁王该怎么办,梁王却没有了疑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①等到②判断③目光短浅④案件 (2)C
小题2: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
小题3:小题1:所以(在梁国)有疑虑的案件(可以判罪,也可以不判罪的案件),就依从不判罪;有疑虑的'奖赏(可以奖赏,也可以不奖赏),就依从奖赏。 (2)略。
小题4:陶朱公以白璧为喻,委婉地告诉梁王要换个角度看问题,以厚德治国。
小题1:
试题分析:注意第一题中古今异义的字词,比如“鄙”古义是“目光短浅”的意思,“狱”是“案件”的问题。第二题例句的“以”是“凭借”,B句“以”通“已”,意为“已经”,B句“以”是“因”,C句“以”是“凭借”,D句“以”是“认为”。
小题2:
试题分析:阅读前后文内容,了解语境,推测句意,根据句意分析结构,将每层表达相对完整意思的短语划开。
小题3:
试题分析:第一句,固:所以;疑:疑虑;狱:案件;从:依从;去:意为“去罪”(无罪);赏:奖赏;与:给与。第二句,所以:用来;动心忍性:使心神惊动性格坚韧;曾:通“增”,增加;益:增加;其:他;“不能”:本来不具备的才能。
小题4:
试题分析:首先要把文章看懂,大致翻译一下,然后再根据题意找到相关信息点,分析思考,理解陶朱公比喻说理的方法。
-
文言文人生哲理名句 哲理: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的原理和智慧。它通常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学说,它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它主要探讨人生的目的、价值、意义、态度等,相比理论
-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谁说此情此景,不令人黯然神伤,阵阵秋风卷起帷帘,闺中的人比菊花还要清瘦。 [出典]李清照《醉花阴》 注: 1、醉花阴 作者:【李
-
其一 原文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ū,忽然)一狼来,瞰(看,窥视)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狼)少却(退);及走,(狼)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肉者,不
-
脑筋急转弯题目:什么有的果树生长十几年也不结一个苹果? 脑筋急转弯解析:都不是苹果树怎么会结苹果呢。 脑筋急转弯答案:那不是一颗苹果树
-
梦见借别人车,得此梦,异性关系良好,多可得偏财运之意,求财之人不可有任意妄为之事,听从他人劝告者,生活多有好运之预兆。如做此梦,人情世故复杂,更因金钱与他人间争执颇多,生活有不安之事。秋天梦之吉利,夏
-
语义说明:心绪烦乱。 使用类别:用在「烦燥慌乱」的表述上。 方寸已乱造句: 01、发生这件意外,她方寸已乱,不知该怎么办。 02、方寸已乱的他经过几天的调适,才恢复平静。
-
隋宫燕 李益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旋落已成尘。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赏析: 隋炀帝杨广在位十三年,三下江都(今江苏扬州)游玩,耗费大量民力、财力,最后
-
绿华缥缈玉无痕。托清尘。拟招魂。放著篮与,懒倦到前村。笑抚高斋新树子,晚妆未,悠悠学梦云。竟日含情何所似,似佳人。望夫君。寒香细月空江上,会有春温。羞涩冰蕤,寂寞掩重门。交下横枝消息动,肯虚负,风流竹
-
桓南郡好猎文言文翻译 《桓南郡好猎》本篇文言文是选自《世说新语》的《规箴(zhēn)门》的其中一篇。本文的内容是桓南郡好猎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参阅。 桓南郡好猎文言
-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