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和泣玉》文言文翻译
《卞和泣玉》文言文翻译
自古以来,人们无不对卞和遭遇深感叹息,对楚王的偏听偏信深感愤怒,小编收集了《卞和泣玉》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卞和泣玉》原文: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为和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之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卞和泣玉》翻译:
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从楚山中得到一块含有美玉的璞石,就把它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命令玉匠鉴别。玉匠一看就说:“这只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是有意欺骗他,于是就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等到厉王死去,武王登位后,卞和又把那块璞石献给了武王。武王又让玉匠鉴别,玉匠又说:“这只是一块石头。”武王也认为卞和是有意欺骗他,于是下令砍去了他的右脚。
而后,武王驾崩,文王登位。卞和竟然捧着那块璞石,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血也哭了出来。
文王听说了这件事后,就派人前去调查原因,那人问他说:“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哭得如此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并非因为失去双脚而感到悲伤,而是痛心世人将宝玉看作石头,把忠诚的人称为骗子,这才是我感到悲伤的原因啊!”
文王听到回报,便叫玉匠去雕琢那块璞石,果然从那块璞石中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于是命名这块美玉为“和氏璧”。
《卞和泣玉》注释:
①选自《韩非子·和氏》。
②和氏:相传名为卞和,春秋时楚国人,和氏璧发现者。璞:含玉的石头。
③厉王:春秋楚国国君,名冒,公元前757—741年在位。
④相:鉴别,鉴定。
⑤玉人:雕琢玉器的工匠。相:鉴别。
⑥诳:读kuáng,欺骗。
⑦刖:读yuè古代一种断脚的`刑罚。
⑧薨:读hōng。古代大臣或诸侯的死。
⑨武王:名熊通,公元前740—690年在位。
⑩文王:名熊赀,公元前689—677年在位。
⑾泣:这里指眼泪。
⑿奚:为什么。
⒀题:品评,这里是被判定的意思。
⒁贞士:坚贞之士,忠诚正直的人。
⒁理:治理,这里指对璞石进行雕琢。
⒂奉:读pěng,同“捧”。
⒃夫:读fú,语气词。
《卞和泣玉》寓意:
只要坚持真理,终有一天会得到世人的认可。
坚持真理,终被认识;偏听偏信,害人误事。
凡事不能只看表面,要挖掘事物的实质。
-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表带,相
-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
-
·梦见拄拐杖——男人梦见拄拐杖,生活艰苦。女人梦见拄拐杖,小偷或强盗会光顾住宅。但是老年人梦见拄拐杖,晚年会生活幸福、舒适安宁。病人梦见拄拐杖,身体能慢慢康复。·梦见敌人拄拐杖—
-
兰陵王① 周邦彦 柳阴直②,烟里丝丝弄碧③。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④。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
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其隙(xì)也,则施施(yíyí)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
-
①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为人朴且率,自信,无少矫厉。师河南穆伯长。伯长性庄严寡合,虽挺之亦频在诃怒中。挺之事先生益谨。尝与参校柳文者累月,卒能受《易》
-
副标题 【正月十五才拜年】——晚了半月 【正月十五打灯笼】——年年都一样 【正月十五打牙祭】——一年一回 【正月十五的龙灯】——任人耍;由人玩耍 【正月十五的月亮
-
狼其一文言文原文翻译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
-
训蒙大意示教读 明•王守仁 ①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