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1 23:06:41阅读:287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少为亲人赵伯符所知。谦年十七,伯符为豫州刺史,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父忧去职,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妹,乡里称其敦睦。出为句容令,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言之明帝,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谦将述职,敕募千人自随。谦曰:“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何烦兵役,以为国费。”固辞不受。至郡,布恩惠之化,蛮獠怀之,竞饷金宝,谦慰喻而遣,一无所纳。及掠得生口,皆放还家。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郡境翕然,威信大著。齐初,为宁朔将军、钱唐令,治烦以简,狱无系囚。及去官,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遣,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

明帝将废立,欲引谦为心膂,使兼卫尉,给甲仗百人,谦不愿处际会,辄散甲士,帝虽不罪,而弗复任焉。天监六年,出为辅国将军、零陵太守,已衰老,犹强力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谦至绝迹。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常多于邻境。九年,以年老,征为光禄大夫。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每朝见,犹请剧职自效。高祖笑曰:“朕使卿智,不使卿力。”谦自少及老,历二县五郡,所在廉洁。居身俭素,夏日无帱帐,而夜卧未尝有蚊蚋,人多异焉。年逾九十,强壮如五十者,每朝会,辄先众到公门。力于仁义,行己过人甚远。从兄灵庆常病寄于谦,谦出行还问起居。灵庆曰:“向饮冷热不调,即时犹渴。”谦退遣其妻。有彭城刘融者,行乞疾笃无所归,友人舆送谦舍,谦开厅事以待之。及融死,以礼殡葬之。众咸服其行义。十五年,卒官,时年九十二。
(节选自《梁书·孙谦传》)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  干:才能
B、躬耕以养弟妹                躬:亲自
C、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      宾:归顺
D、至郡,布恩惠之化            布:宣告
8、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孙谦为政清廉的一组是(  ) (3分)
①谦慰喻而遣,一无所纳 ②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 ③治烦以简,狱无系囚 ④每去官,辄无私宅 ⑤已衰老,犹强力为政 ⑥居身俭素,夏日无帱帐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孙谦十七岁开始任职,离任后客居历阳,从事耕作来供养弟妹,乡里称赞他淳厚友爱。后升任二郡太守,他对待蛮夷采用安抚政策,境内安定,威信卓著。
B、孙谦任钱唐令时操守廉洁,不受馈赠。由于没有私人住宅,离任时只
能借住在官府空车库里。明帝想将他引为亲信,因为他不愿意而被迫放弃这一想法。
C、孙谦任零陵太守时,虽然年纪已老,仍勤于职守,受到官员民众欢迎。
在担任郡守县令期间,常鼓励督责蚕桑养殖,努力发展农业生产,收入多于邻境。
D、孙谦一生,历任二县五郡长官,处处廉洁奉公,以身作则。九十岁后,
每次朝见聚会,他总是先于别人到达;遵奉仁义之道,身体力行也远远超过别人。
10、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每朝见,犹请剧职自效。
(2)有彭城刘融者,行乞疾笃无所归,友人舆送谦舍,谦开厅事以待之。

参考答案
7、D(D项,“布”本义为“散步”,应该解释为“广施”。)
8、A(③是说孙谦的为官能力,⑤是说孙谦不服老,年岁大了,但仍然尽力为政,⑥是说他生活俭朴。)
9、B(B项说“他”不愿意而被迫放弃这一想法与原文中“他擅自遣散甲士”不符,且孙谦是一贯的廉洁,不受馈赠,而不仅仅是任钱唐令时。)
10、(1)到任以后,高祖赞赏他清廉,厚礼对待他,认为他很奇特。每次朝见,他仍然请求承担繁忙的工作来证明自己。
(2)有个彭城人刘融,讨饭时病重,无家可归,朋友把他抬送到孙谦家,孙谦打开厅堂来接待他。

参考译文:
孙谦,字长逊,是东莞莒地人。他自小就被亲戚赵伯符所赏识。在他十七岁时,赵伯符担任豫州刺史,(赵伯符)推荐他为左军行参军,他以处理事务得当见称。他因父亲去世而离职,就暂时寄居在历阳,从事耕作以养活弟妹,乡里父老都称赞他敦厚和睦。他又出任句容县令,清廉谨慎,博闻强记,县里百姓把他称为神明。宋明帝泰始初,他事奉建安王刘休仁,刘休仁任命他为司徒参军,并向宋明帝推荐他。明帝提升他为明威将军、巴东与建平二郡太守。这二郡在长江三峡地区,以往的官吏一直是以武力来进行镇压。孙谦将要上任,明帝命令他召募一千人跟随。孙谦说:“蛮夷不肯归顺,是因为对待它们缺少一定的准则,又何必麻烦役使兵车,以耗费国家资财呢。”他坚决推辞不接受。到郡后,他广施恩惠,推行教化,蛮人与獠人十分亲近他,争相献上黄金与珍宝,孙谦加以抚慰劝喻,让他们回去安居乐业,所献的东西一无所受。对于原先抢掠的蛮人,孙谦也都将他们释放回家。自己俸禄中出于本郡官吏百姓的部分,他都免除不收。在他治理下,郡中安定,他的威信大增。齐高帝建元初,他担任宁朔将军、钱唐令,他以简便的方法处理繁杂的事务,以至狱中没有关押的囚犯。等到他离职时,百姓因为他在职时不接受百姓的礼物,用车装载缣帛等物追着要送给他,孙谦推辞不接受。每次离职时,因为自己没有私宅,就借官府空着的车马棚居住。

齐明帝在密谋废立太子时,想任用孙谦为亲信。让他兼任卫尉,供给他卫士百人,孙谦不愿参预宗室内乱,就擅自遣散了卫士,明帝虽然没有怪罪他,但也不再重用他。梁武帝天监六年,孙谦出任辅国将军、零陵太守,虽然年龄已衰老,但他还是勉力处理政务,官吏百姓都能安居乐业。起先,郡中经常有老虎伤人,孙谦到任之后,遂不见老虎的踪迹。到他离职的那天夜里,老虎又出来伤害当地百姓。孙谦担任郡县县令时,经常勤于劝说百姓进行耕作养蚕,务必将地利用到极致,因此,(百姓的)收入常比邻境多。天监九年,因他年老,被征召为光禄大夫。到任以后,梁武帝赞赏他的清廉,厚礼对侍他,认为他很奇特。每次朝见,孙谦仍然请求担任繁重的工作来证明自己。梁武帝笑着说:“朕应当任用你的智慧,而不是任用你的气力。”孙谦自年轻到年老,历任二县、五郡的长官,所到之处,廉洁奉公。他生活俭省朴素,夏天没有蚊帐,但晚上睡觉却没有蚊虫来侵扰他,别人都认为很奇怪。他年过九十,但身体强壮,与五十岁的人相仿,每次朝会,他都比众人先到公门。他努力实行仁义,自己所作的超过一般人很多。他的从兄孙灵庆曾在他家养病,他外出前及归来后都要去探问孙灵庆的起居情况。一次,孙灵庆说:“先前喝的水冷热不调,现在还口渴。”孙谦退出后,便将妻子休了。有个彭城人刘融,讨饭病重,无家可归,他的朋友把他送到孙谦家,孙谦打开厅堂来接待他。刘融去世后,孙谦又以礼进行殡葬。众人都佩服孙谦的仁义作风。天监十五年,孙谦死于任上,当时已九十二岁。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浙组词|浙的组词

    【浙江】简称浙。在我国东部沿海。省会杭州市。面积10万多平方公里。 【江浙沪】江苏浙江上海等地 【江浙一带】江苏省和浙江省的一片地区 【浙商】一般指浙江籍的商人,实业家的集合

  • "天大的事"和"重大的事"两个词组的区别是什么?

    天大的事和重大的事两个词组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一个是天津大学的事,一个重庆大学的事。

  • 教学相长造句五则

    语义说明:指通过教授、学习,不但能使学生得到进步,而且教师本身的水準也可藉此提高。 使用类别:用在「教学并益」的表述上。 教学相长造句:01老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这是教学相长的前提。 02这个活

  •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全诗出处作者翻译赏析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古人学问无遗力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

  • 杜甫《雨》全诗赏析

    冥冥甲子雨,已度立春时。轻箑烦相向,纤絺恐自疑。烟添才有色,风引更如丝。直觉巫山暮,兼催宋玉悲。 作品赏析【鹤注】《旧史》:大历元年正月丁巳朔。则初八日为甲子。史又云:是春旱,至六月庚子始雨。与唐

  • 以前的经典名著,为什么现在人多不爱去读?

    经典文学对我们现代人还有意义吗?当然是有的,阅读经典文学也许并不会让你感到开心、愉悦,但是它却可以让你更清晰看到这个社会的发展脉络,更从容的看待这个时代的变迁。

  • 梦见房子着火代表什么?

    做梦是很常见的事情,每个人都会做梦,做梦的原因也有很多。虽然现在对于梦有了很多科学的解释。但是很多人还是相信梦是生活的写照,是将来要发生事情的预告。人们觉得不同的梦所反映的事物不同,所要表达的意思也会

  • 谁是唯一的神话?

    谁是唯一的神话? 答案:李四光(你是电,李四光,你是唯一的神话)。

  • 于谦《石灰吟》-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

    于谦《石灰吟》-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若等闲:

  •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长信怨》翻译赏析

    长信怨 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①, 暂将团扇②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③来。 【注释】 ①奉帚句:意为清早殿门一开,就捧着扫帚在打扫。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