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8-30 02:03:04阅读:435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王世充攻洛口,征见长史郑:“魏公虽骤胜,而骁将锐士死伤略尽,又府无见财,战胜不赏。此二者不可以战。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 曰:“老儒常语耳!”征不谢去。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 勣得书,遂定计归,而大发粟馈淮安王之军。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新唐书·魏征列传》
【注】①魏公:李密。②隐太子;指李建成。③秦王:指李世民。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征典书檄 典:主管 B.征不谢去 谢:告辞
C.卒归唐者 卒:通“猝”,仓促 D.不早自图 图:谋划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贼粮尽且去 若属皆且为所虏
B.会窦建德陷黎阳 会天大雨,道不通
C.威之所被半天下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
6.根据文意,对下列各句补出的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自请安辑山东,乃擢(魏征)秘书丞,驰驿至黎阳
B.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元宝藏)促召之
C.建德败,(魏征)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魏征)为洗马
D.王责谓(李建成)曰:“尔阋吾兄弟,奈何?”
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魏征有远见的一组(
①有大志,通贯书术
②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③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
④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则大事去矣!”
⑤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
⑥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④⑥ D.②③④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接应李密起义,李密从元宝藏的来信中,经常看到赞扬魏征的话,于是催人召来了魏征。但魏征进十策献秘计,李密都不予采用。
B.魏征给当时还是李密的部下李勣写了一封信,劝说李勣背叛李密而归附于唐。他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天命归于唐;二是李勣处在必争之地,处境十分危险。李勣得信后听从了魏征的意见。
C.窦建德攻破黎阳,捉住了魏征,并任他为官。后来窦建德被打败,魏征和别人一起跑到关内,李建成任命他做了官。魏征根据当时的形势,暗中劝说李建成早打主意对付李世民。
D.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权力斗争中,李建成遭到失败。李世民责备魏征事前挑拨他们弟兄的关系,魏征却坦言李建成招致失败的原因在于他没有听从自己的意见。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
②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参考答案
4C(卒,最后,终于)
5C(前一个“被”,是“施及,加之于上”的意思;后一“被”表被动)
6C(A应为“魏征”;B应为“李密”;D应为“魏征”)
7C(①②⑤项都不能说明魏征具有远见)
8A(李密是对发来的文书“称善”;“说密”是劝说李密,并非“献秘计”)
9①魏征年少时成为孤儿,失意不得志,放弃财产不经营。(赀,同“资”) ②魏征回答道:“如果太子早一点所从我魏征的建议,就不会死于今日的灾祸了。”秦王器重魏征的坦率,没有不满魏征的意思。(蚤,通“早”;器,动词,器重,看重;直,坦直;恨,不满。魏征的答话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参考译文:
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人。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从而落魄而不得志。他抛弃自己的资财家产不去经营,有远大的志向。通晓经典书籍和方术。隋末动乱,他扮作道士。武阳郡太守元宝藏发兵响应李密,任命魏征担任书信及檄文的起草工作。李密每当看到了宝藏的书信以后,就称赞写得非常好,又加上听说是魏征所写,急忙征召他。魏征进献十条计策来说服李密,都没有得到采用。王世充攻打洛口,魏征拜见长史郑頲说:"魏公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打胜仗,但那些骁勇善战的将士死伤将尽,而且府里没有余财,战胜敌人之后又没有封赏。由于这两点原因不能和他们作战。如果疏通护城河,加高城墙,天长日久,敌兵粮食耗尽以后自然会撤退,到时我军乘胜追击,这是取胜的方法啊。"郑頲说"这是老生常谈罢了。"魏征没有告辞就走了。
魏征后来跟随李密来到京城,很长时间都没有知名。自己请求安抚山东地区,于是被提拔为秘书丞,快马来到黎阳。当时李绩还是李密所封的太守,魏征写信给他说:"当初魏公出身于背叛朝廷的士兵之中,振臂大喊,帅几十万众,他的威势掩盖半个天下,而他现在一败之后,再无振作,最终归附唐朝,本来就知道这天命使之有所归附。如今您处于天下必争之地,不早日作打算,那么就成就不了大事了!"李绩收到他的书信,于是定计归附于唐,而后大量派送粮食给淮安王的军队。
刚好赶上窦建德攻陷了黎阳,俘获了魏征,授伪官起居舍人。窦建德失败以后,和裴矩一起逃往关内,隐太子引荐他为太子洗马。魏征看到秦王功高,暗中劝说太子早做打算。太子事败以后,唐王责备魏征说:"你离间我们兄弟感情,怎么办?"魏征回答说:"如果太子早听众我的话,不会遭遇今日之祸!"李世民器重他的正直,没有一丝怨恨的意思。
10.(1)远近结合:从远处的山林到近处的竹墙,仰视白鸟翻空,俯看照水红蕖,层次丰富,视角多样;(2)动静结合:白鸟翻空为动,芙蓉照水为静,一动一静,使画面动感十足;(3)对比鲜明:山明墙隐,一明一暗,乱蝉聒噪,以声衬寂;(4)视听结合:调动多种感官,山景、蝉叫、荷香惟妙惟肖,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写出3条即可;每条2分,手法1分,分析1分。)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古诗词名句,古文名句,国学经典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 王昌龄《从军行》-小学生必背唐诗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军队

  • 掩人耳目造句五则

    语义说明:比喻用假象欺骗、蒙蔽他人。 使用类别:用在「欺瞒矇骗」的表述上。 掩人耳目造句:01你这种掩人耳目的把戏,骗得了别人,骗不了我。 02他乔装打扮,掩人耳目,还是逃避不了仇家的追杀。 03他眼

  • 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 作者:韩愈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

  • 饱经风霜造句九则

    【饱经风霜解释】比喻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生活磨炼。饱:足够、充分。经:经历,经过。风霜:风和霜,比喻艰难困苦。也作“饱经霜雪”。 【饱经风霜例句】 ①站在我眼前的是一位饱经风霜的农民,从那乡情

  • “河伯曰:“若物之外,若物之内”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河伯曰:“若物之外,若物之内,恶至而倪①贵贱?恶至而倪小大?”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

  • 不以为然造句七则

    【不以为然解释】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为:认为。然:对。 【不以为然造句】 ①对这种做法我一向不以为然,在酒席上吃吃喝喝是建立不起可靠的信任和友谊的。 ②听完我的介绍,她不以为然地

  • 文学的极致境地

    文学的极致境地 李国文 每逢岁末年初,冬去春来,旧时的中国文人总是要写上几首应景的诗,已成惯例。说得好听些,是风雅,说得刻薄些,是毛玻因为只要写了,必定拿出来,名曰献芹,实为邀好,那

  • 《楚辞 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阅读答案及翻译

    渔 父 《楚辞》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

  • 血组词|血的组词

    【吐血】病证名。血从口中吐出 【骨血】骨肉。指后代 【淤血】因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机体内的器官或组织内血液淤积。 【膏血】脂肪和血液,比喻用血汗换来的劳动成果 【阴血】阴血即血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