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9 19:03:34阅读:697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出自唐代刘长卿的《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独 一作:“戍”)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韵译
鹦鹉洲在长江中浮沉,无浪也无烟;
我这楚客思念中丞,心绪更加渺远。
汉口斜映着夕阳,飞鸟都纷纷归巢;
洞庭湖的秋水,烟波浩渺远接蓝天。
汉阳城后的山岭,传来悲凉的号角;
滨临江边的独树旁,夜里泊着孤船。
当年贾谊上书文帝,全是忧心汉室;
他却被贬谪居长沙,古今谁不衰怜!

注解
1、汀洲:水中可居之地,指鹦鹉洲。
2、楚客:指到此的旅人。夏口古属楚国境。
3、孤城:指汉阳城,城后有山。
4、角:古代军队中的一种吹乐器。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参考赏析

鉴赏

  该诗当是诗人在至德(唐肃宗年号,公元756年—758年)间任鄂州转运留后,出巡到夏口一带时所作。

  该诗是遭贬后触景感怀之作。诗中对被贬于岳阳的源中丞,表示怀念和同情,也是借怜贾谊贬谪长沙,以喻自己的遭贬谪。前六句主要是描绘江乡浩渺静谧之景。首联写诗人为身边景物所触动,而想到贬于洞庭湖畔岳阳城友人,通过写江上浪烟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中间两联所写,都是诗人由夏口至鹦鹉洲一路的所见所闻。“夕阳度斜鸟”写时间已晚,无法到达;“秋水远连关”写地域遥远,只能相思,不得相过。最后两句“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为劝慰元中丞语,忧愤之语倾泻而出,以同情友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的境遇作结,也是作者自己人生遭际的写照。全诗以写景为主,但处处切题,以“汀洲”切鹦鹉洲,以“汉口”切夏口,以“孤城”切岳阳。最后即景生情,抒发被贬南巴的感慨,揭示出向源中丞寄诗的意图。

创作背景

  该诗当是诗人在至德(唐肃宗年号,756—758)间任鄂州转运留后,出巡到夏口一带时所作。作者自夏口乘船出发,夕阳西下时便抵达鹦鹉洲,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诗,寄给远在洞庭湖畔的元中丞。

作者介绍

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百喻经全集《踏长者口喻》译文赏析

    踏长者口喻 【原文】 昔有大富长者[1],左右之人,欲取其意[2],皆尽恭敬。长者唾时,左右侍人,以脚踏却。有一愚者,不及得踏,而作是言:“若唾地者,诸人踏却。欲唾之时,我当先踏。”于是长者正欲咳

  • 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出自宋代陈克的《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送老薤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

  • 南怀瑾讲演录(2004—2006)

    【3234】南怀瑾讲演录(2004—2006)(东方出版社,19.8万字,2015年5月第1版,52元)△2004—2006年,南怀瑾旅止上海时的系列讲演汇编。分5章:①读书和工商文化;②大会计?③人

  • 战国策·长沙之难拼音版、注音版

    文言文之家为您整理战国策·长沙之难拼音版、注音版,欢迎阅读。战国策·长沙之难注音版《 长cháng沙shā之zhī难nán 》 长cháng沙shā之zhī难nán , 楚chǔ太tài子zǐ横hén

  • 邹衍的人物小记与主要思想

    邹衍 邹衍之术,迂大而宏辨。 ——司马迁 简介 邹衍(公元前324~前250年),汉族,战国末期齐国人,中国阴阳家学派创始者与代表人物。曾周游魏、燕、赵等国,受到诸侯们的“尊礼”优待,后归齐国

  • 《登岳阳楼》

    原文: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译文: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等上了岳阳楼。雄阔壮观的大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

  • 无劳海上寻仙客,即此蓬莱在帝京。

    出自唐代马怀素的《兴庆池侍宴应制》 积水逶迤绕直城,含虚皎镜有馀清。图云曲榭连缇幕,映日中塘间彩旌。赏洽犹闻箫管沸,欢留更睹木兰轻。无劳海上寻仙客,即此蓬莱在帝京。

  • 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意思翻译、赏析

    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 出自清代文廷式的《好事近·湘舟有作》翠岭一千寻,岭上彩云如幄。云影波光相射,荡楼台春绿。仙鬟撩鬓倚双扉,窈窕一枝玉。日

  • 孟母断织教子原文翻译及道理

    孟母断织教子 孟子之少也,既1.学而归,孟母方绩2.,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3.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4.。孟母曰:“子5.之废

  • 时情因客老,归梦入秋多。

    出自唐代李咸用的《待旦》 檐静燕雏语,窗虚蟾影过。时情因客老,归梦入秋多。蔽日群山雾,滔天四海波。吾皇思壮士,谁应大风歌。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