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
出自宋代寇准的《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寒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潮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
更进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
参考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首句描写边关壮阔的山河,早春烟草犹寒,渭水河水声呜咽,以愁心观景,景物也仿佛凝愁一般。后面的几句化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诗意,也就是说春雨涨潮,雨后出发时,马蹄扬不起飞尘,(能见度很好)。柳与“留”音近,折柳赠别是古代常见习俗,折柳送人时黯然伤神,不知再次相逢是何年何月了。下阕写饯别敬酒,继续化用王维的诗意,饮酒饯别,由眼前的离别,联想到人生苦短,别时容易见时难,所以更要把握眼前相聚的时光,不要推辞说喝醉了,阳关就是《阳关三叠》,由王维的《渭城曲》改编的配乐歌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用《阳关三叠》曲子做劝酒之辞,让朋友一定要喝尽兴,今天聚过之后,以后只能对着明月思念远方的朋友了。(后来苏轼也以此意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知名度更高。)
作者介绍
寇准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团练副使李迪迎寇准尸灵厝于衡州(今衡阳市)岳屏山花药寺,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杨布打狗文言文注音版 杨yáng布bù打dǎ狗gǒu 杨yáng朱zhū之zhī弟dì曰yuē布bù , 衣yī素sù衣yī而ér出chū 。 天tiān雨yǔ , 解jiě素sù衣yī , 衣yī缁
-
出自唐代姚系的《五老峰大明观赠隐者》 云观此山北,与君携手稀。林端涉横水,洞口入斜晖。颇觉鸾鹤迩,忽为烟雾飞。故人清和客,默会琴心微。丹术幸可授,青龙当未归。悠悠平生意,此日复相违。
-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 出自唐代杜甫的《水槛遣心二首》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
出自元代贾仲明的《杂剧·吕洞宾桃柳升仙梦》 第一折(冲末扮南极星引群仙、青衣童子上,云)太极之初不记年,瑶池紫府会群仙。阴阳造化乾坤大,静中别有一壶天。吾乃南极老人长眉仙是也。居南极之位,东华之上,西
-
曹丕《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注释翻译及赏析
《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 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秋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
-
出自唐代魏徵的《述怀(出关)》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折魂。
-
出自唐代顾非熊的《月夜登王屋仙坛》 月临峰顶坛,气爽觉天宽。身去银河近,衣沾玉露寒。云中日已赤,山外夜初残。即此是仙境,惟愁再上难。
-
秋日到郊区出游,午饭订在农家乐。去农家乐的次数多了,对一切大都熟视无睹。不过,这一次有一物件让我不禁生发许多联想和感慨。这是昌平燕山脚下的一户普通人家,我发现他家的农家乐后厨灶台旁有个大水缸。在上世纪
-
胡旦字周父,滨州渤海人。少有隽才,博学能文辞。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升州。迁左拾遗、直史馆,数上书言时政利病。 先是,卢多逊贬,赵普罢相。其夏,河决韩村,寻复塞。旦献《河
-
出自唐代刘损的《愤惋诗三首(一作刘禹锡诗,题作怀妓)》 宝钗分股合无缘,鱼在深渊日在天。得意紫鸾休舞镜,断踪青鸟罢衔笺。金杯倒覆难收水,玉轸倾欹懒续弦。从此蘼芜山下过,只应将泪比黄泉。鸾辞旧伴知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