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注释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9 18:44:39阅读:4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作品简介《寄全椒山中道士》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此诗抒写秋风秋雨之夕,诗人怀念山中的一位道士,想携酒去安慰老友又无从寻觅的惆怅之情,寄托了诗人深挚的情愫和淡远的情趣。全诗语言简洁,平淡无奇,然感情跳荡反复,形象鲜明自然,情味幽远。

原文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词句注释
寄:寄赠。全椒:今安徽省全椒县,唐属滁州。
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山中客:指全椒县西三十里神山上的道士。
涧:山间流水的沟。束:捆。荆薪:杂柴。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此指山中道士艰苦的修炼生活。
瓢:将干的葫芦挖空,分成两瓣,叫做瓢,用来作盛酒浆的器具。风雨夕:风雨之夜。
空山:空寂的深山。行迹:来去的踪迹。

白话译文

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煮些清苦的饭菜。想带着一瓢酒去看你,让你在风雨夜里得到些安慰。可是秋叶落满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迹?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或兴元元年(784年)秋日。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奔蜀,韦应物立志读书,进士及第,官至洛阳丞,后被迫辞职后又任滁州刺史。此诗创作正值作者在滁州刺史任上。

赏析

此诗题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会吐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需要读者细心领略。

诗的关键在于那个“冷”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个“冷”字上。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更是写出诗人心头的冷。然后,诗人由于这两种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这寒冷气候中到涧底去打柴,打柴回来却是“煮白石”。葛洪《神仙传》说有个白石先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还有道家修炼,要服食“石英”。那么“山中客”是谁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艰苦修炼,诗人怀念老友,想送一瓢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安慰。然而诗人进一层想,他们都是逢山住山、见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许在这块石岩边安顿,明天恐怕又迁到别一处什么洞穴安身了。何况秋天来了,满山落叶,连路也不容易找,走过的脚迹自然也给落叶掩没了,因而也不知去何处找对方。

诗虽淡淡写来,却使读者能感到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开头,是由于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而无可奈何;而诗人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终于无从消解。

诗人在风雨之夜想起友人,想带着酒去拜访,可见两人的深厚友情。而满山落叶,恐不能相遇,只能寄诗抒情,又流露出淡淡的惆怅。全诗淡淡写来,却于平淡中见深挚,流露出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开头,是由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又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们而无可奈何。而自己的寂寞之情,也就无从排解。

这首诗,看来像是一片萧疏淡远的景,启人想象的却是表面平淡而实则深挚的情。在萧疏中见出空阔,在平淡中见出深挚。这样的用笔,就使人有“一片神行”的感觉,也就是形象思维的巧妙运用。韦应物这首诗,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所谓“化工笔”,也就是这个意思。

名家点评

《彦周诗话》:“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当和也。

《容斋随笔》:韦应物在滁州,以酒寄全椒山中道士,作诗云云。其为高妙超诣,固不容夸说,而结尾两句,非复语句思索可到。

《韦孟全集》:刘云:其诗自多此景意,及得意如此亦少。妙语佳言,非人意想所及。

《批点唐诗正声》:全首无一字不佳,语似冲泊,而意兴独至,此所谓“良工心独苦”也。

《唐诗归》:钟云:此等诗妙处在工拙之外。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通篇点染,情趣恬古。一结出自天然,若有神助。

《唐风定》:语语神境。作者不知其所以然,后人欲和之,知其拙矣。

《唐诗别裁》:化工笔,与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处不关语言意思。

《茧斋诗谈》:无烟火气,亦无云雾光,一片空明,中涵万象。

《网师园唐诗笺》:妙夺化工(末句下)。

《唐贤清雅集》:东坡所谓“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正指此种。

《王闿运手批唐诗选》:超妙极矣,不必有深意。然不能数见,以其通首空灵,不可多得也。

《岘佣说诗》:《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谓也。

《唐宋诗举要》:一片神行。

英汉对照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 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 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 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 何处寻行迹。

A POEM TO A TAOIST HERMIT CHUANJIAO MOUNTAIN

Wei Yingwu
My office has grown cold today;
And I suddenly think of my mountain friend
Gathering firewood down in the valley
Or boiling white stones for potatoes in his hut….
I wish I might take him a cup of wine
To cheer him through the evening storm;
But in fallen leaves that have heaped the bare slopes,
How should I ever find his footprints!

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792),唐代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年时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后为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故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语言简淡。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传世作品有《韦苏州集》。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艺术与视知觉》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艺术与视知觉》 美国心理学家、美学家鲁道夫·安海姆著。本书写成于1954年。它是作者系统地尝试将格式塔心理学应用于视觉艺术的一本

  • 左南桥上见河州,遗老相依赤岸头。

    出自唐代吕温的《题河州赤岸桥》 左南桥上见河州,遗老相依赤岸头。匝塞歌钟受恩者,谁怜被发哭东流。

  • 阳春曲·皋亭晚泊·徐再思

    阳春曲·皋亭晚泊 徐再思 水深水浅东西涧。 云去云来远近山。 秋风征棹钓鱼滩。 烟树晚。茅舍两三间。 徐再思:字德可,嘉兴(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平生

  •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翻译及赏析

    原文翻译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

  • 酒中弹剑发清歌,白发年来为愁变。

    出自唐代唐彦谦的《叙别》 谯楼夜促莲花漏,树阴摇月蛟螭走。蟠拏对月吸深杯,月府清虚玉兔吼。翠盘擘脯胭脂香,碧碗敲冰分蔗浆。十载番思旧时事,好怀不似当年狂。夜合花香开小院,坐爱凉风吹醉面。酒中弹剑发清歌

  • 西塞山怀古全诗、意思及赏析_唐代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由唐代刘禹锡所创作。以下是西塞山怀古全诗、意思及赏析,欢迎阅读。西塞山怀古全诗原文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

  • “李峤,字巨山,赵州赞皇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李峤,字巨山,赵州赞皇人。早孤,事母孝。为儿时,梦神人遗双笔,自是有文辞。二十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迁长安。时畿尉名文章者,骆宾王、刘光业,峤最少,与等夷。稍迁给事中。

  • 贾岛《竹》全诗赏析

    篱外清阴接药栏,晓风交戛碧琅?W娱嗝缓笾?羯伲?劢谒?蘼?旰?

  • 一朝骑白虎,直上紫微天。

    出自唐代韦渠牟的《杂歌谣辞。步虚词》 玉简真人降,金书道箓通。烟霞方蔽日,云雨已生风。四极威仪异,三天使命同。那将人世恋,不去上清宫。羽驾正翩翩,云鸿最自然。霞冠将月晓,珠佩与星连。镂玉留新诀,雕金得

  • 不仁恒自远,为政复何先。

    出自唐代吕温的《奉和武中丞秋日台中寄怀简诸僚友》 圣朝思纪律,宪府得中贤。指顾风行地,仪形月丽天。不仁恒自远,为政复何先。虚室唯生白,闲情却草玄。迎霜红叶早,过雨碧苔鲜。鱼乐翻秋水,乌声隔暮烟。旧游多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