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节选自《新唐书·姚崇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崇尝于帝前序次郎吏/帝左右顾不主其语/崇惧/再三言之/卒不答崇/趋出。
B.崇尝于帝前序次郎吏/帝左右顾/不主其语/崇惧再三/言之/卒不答/崇趋出。
C.崇尝于帝前序次郎吏/帝左右顾/不主其语/崇惧/再三言之/卒不答/崇趋出。
D.崇尝于帝前序次郎吏/帝左右顾不主其语/崇惧再/三言之/卒不答/崇趋出。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夷人,原本是对中原地区东方少民族的称呼,与西戎、南蛮、北狄并称。后来也泛指少数民族,与“胡”意思接近,也可指外国人。
B.曲赦,古代赦令的一种,指的是赦免一个或几个特定地域,并不是全国性的大赦。
C.太子少保是东宫的官职之一,负责太子的安全保卫工作。其中太子太保为正职,少保为副职。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分别是太子的文、武教习。
D.谥,即谥号,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褒贬含义的称号。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及其他有名望的谥号也都是由朝廷赐予。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来武后被迫迁往上阳宫居住,中宗率同百官去请安问候。大臣们因为罢黜了武后权力而互相庆贺,只有姚崇一个人伤心流泪。这正表现了姚崇与众不同的真性情。
B.玄宗在渭水畔打猎时还密诏姚崇,一番对话之后,玄宗允许他跟皇帝一起纵马驰骋。这一方面表现了姚崇应对适当,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玄宗对他的信任。
C.姚崇患疟疾休假,所有朝廷政事,玄宗一定让源乾曜请来姚崇咨询。每当乾曜所奏意见较好,玄宗就认为一定是姚崇的主意;遇有不合心意的,就认定没有咨询过姚崇。
D.当两位宰相都认为太庙倒塌不是吉兆,而劝阻玄宗巡幸东都洛阳的时候,姚崇却认为太庙倒塌和玄宗巡幸东都纯属巧合,皇帝完全可以不必理会别的说法,如期东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契丹扰河北,兵檄丛进,崇奏决若流,武后贤之,即拜侍郎。
(2)帝诏徙寓四方馆,日遣问食饮起居。崇以馆局华大,不敢居。
参考答案
4.C (“帝左右顾”应断开,“再三”不应断开。)
5.D (“大臣及其他有名望的谥号也都是由朝廷赐予”,解说不正确。也有私谥。古代士大夫死后由亲属、朋友或门人给予的谥号。如陶渊明私谥“靖节”。)
6.C (C项,“玄宗一定让源乾曜请来姚崇咨询”错。见“帝必令源乾曜就咨焉”,“就”是“前往,前去”的意思。)
7.(1)当契丹侵扰河北,一时军书纷集上奏,姚崇处理得当,有条有理,武后很赏识他,就提拔他为侍郎。(大意2分,“进”“贤”“拜”各1分,共5分)
(2)玄宗下诏让姚崇迁入“四方馆”,每天派人去问起居饮食等生活情况。姚崇因馆舍豪华堂皇,不敢居住。(大意2分,“诏”“日”“华大”各1分,共5分)
参考译文
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姚崇少年时期风流倜傥,重视气节,年长很好学,仕为孝敬挽郎,下笔成章,被授为濮州司仓参军。当契丹侵扰河北,一时军书纷集上奏,姚崇处理得当,有条有理,武后很赏识他,就提拔他为侍郎。
后来武后被迁往上阳宫,中宗率同百官去问安。大臣们为罢武后权力而相互称庆,只姚崇一人流着泪。张柬之等说:“今天难道是哭泣的时候?我怕你从此要招祸殃了!”姚崇说“:日前参与讨伐二张凶逆,不足以说有功劳;但我臣事则天后很久,现在为离旧主而流泪,是为人臣应有的节操,因为这样而获罪我是心甘情愿的!”先天二年(713),玄宗到新丰检阅。
这时玄宗也密召姚崇。崇到了,玄宗正在渭水畔打猎,马上召见。玄宗问:“你会打猎吗?”姚崇答道“:我少年时就干这行当。我年二十居在广成泽,常以呼鹰逐兽为乐。友人张憬藏说我将会当帝王的辅臣,不要习猎自弃,所以才改变初衷专心勤读,于是如今能待罪于将相。但年青为打猎能手,老了仍然出色。”玄宗听了很高兴。他和玄宗一同驰逐,迅缓自如,玄宗喜欢极了。
玄宗将要巡幸东都洛阳,而此时太庙自行倒塌。玄宗问宰相,宋瞡、苏耮同时回答说:“陛下三年服丧期未满,不可以离宫巡幸。太庙崩塌这种突发事件,是上天用来表示警告的,陛下应当停止东巡洛阳,以修德的行动回答上天的谴责。”玄宗又以此问姚崇。崇答道“:我听说隋将北周苻坚的宫殿改建为太庙,而大唐又袭用作为太庙,就是山含有腐壤也要崩塌,何况木料经多年而自然会被蛀坏呢?这次太庙崩塌凑巧与陛下东幸行期碰到一起了,不是因为你要东幸才崩塌的。况且陛下以关中无收,粮运劳民,因而东幸洛阳,这是为了有利百姓而不是为己;而且东都各部门都已做好准备,供给物资已备齐了,请启驾如原定行期。现旧太庙难以恢复完整,何不奉神主到太极殿?再重修一座新太庙以表真诚的供奉,这才是至孝的品德啊!”玄宗说“:你说的正合我意。”并赐绢二百匹,还诏令有关部门按姚崇所说的办,玄宗就东巡洛阳了。以此,下诏姚崇每五天一参见,入阁供奉。
开元八年(720),玄宗授姚崇太子少保,因患病未到职。第二年去世,终年七十二岁。追赠扬州大都督,谥文献。
-
床头捉刀人 【原文】: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崔琰)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
-
南涧中题 柳宗元 秋气集南涧, 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 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 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 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
-
中国的先哲们喜欢用独到的视角审视人生百态,他们喜欢用概括性的表述和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指点江山、世态。 比如对人从生到死的概括莫过于那句中国人都喜欢引用古训: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
-
南郊旧坛在,北渡昔人空。残阳淡淡无语,零落故王宫。前日雕兰玉砌,今日遣台老树,尚想霸图雄。谁谓埋金地,都属卖柴翁。慨悲歌,怀故国,又东风。不堪往事多少,回首梦魂同。莫上小楼上,愁满月明中。
-
宋庠,字公序,安州安陆人,后徙开封之雍丘。天圣初,举进士,开封试、礼部皆第一。时亲策贤良、茂才等科,而命与武举人杂视。庠言:“非所以待天下士,宜如本朝故事,命有司具饮膳,斥武
-
语义说明:比喻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惊疑恐惧。 使用类别:用在「惊惧恐慌」的表述上。 杯弓蛇影造句: 01、她敏感得很,常杯弓蛇影,疑东疑西。 02、你别吓他,小心他杯弓蛇影会真以
-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自去家四年乃归,以琴书自娱。 大将军袁绍闻而辟之。时士卒横暴,掘发丘陇。琰谏曰:“昔孙卿有言:‘士不素教,甲兵不利
-
功名 【原文】 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①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②其所以归。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强令之为
-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①,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③,往来无白丁④。可以调素琴⑤,阅金经⑥。无丝竹之乱耳⑦,无案牍⑨
-
英语对联大全 带翻译 海晏河清,年丰人寿,凯歌曼舞庆新春大全
Celebratesthenewyear,thousandvillagesshootofffirecrackers,tenthousandhouseholdswritetheassociati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