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荀卿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苏 轼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其所言者,匹夫匹妇之所共知;而其所行者,圣人有所不能尽也。呜呼!是亦足矣。使后世有能尽其说者,虽为圣人无难,而不能者,不失为寡过而已矣。
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知,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然三子者,每不为夫子之所悦,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且夫学圣人者,岂必其言之云尔哉,亦观其意之所向而已。夫子以为后世必有不能行其说者矣,必有窃其说而为不义者矣。是故其言平易正直,而不敢为非常可喜之论,要在于不可易也。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及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子思、孟轲,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荀卿独曰:“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如此其多也。荀卿独曰:“人性恶。桀、纣,性也。尧、舜,伪也。”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孔、孟之论,未尝异也,而天下卒无有及者。苟天下果无有及者,则尚安以求异为哉!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读本》,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浩乎不知其津涯 涯:边际
B.冉有之知 知:通“智”,智谋
C.要在于不可易也 易:轻视,看不起
D.此亦必有所恃者矣 恃:依仗
10、下列句子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 B、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
蚓无爪牙之利 其皆出于此乎
C、 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 D、 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相与枕藉乎舟中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否定荀卿的一组是 ( )
①大变古先圣王之法 ②喜为异说而不让
③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 ④焚烧夫子之六经
⑤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 ⑥荀卿明王道,述礼乐
A.②③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子的主张博大精深,但通俗易懂,人们如果完全按照孔子的主张去做,想要成为一个圣人也不困难,即使不能做到,也会少犯错误。
B.子路、子贡、冉有都是天下人认为难得的人才,但这三人却因为喜欢高谈阔论而不被孔子喜欢,相反,寡言的颜渊却深受孔子的喜爱。
C.李斯骄矜傲慢,扰乱天下,犯下“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等过错,是因为受到他的老师荀卿高谈异论的影响。
D.文章先写孔子循规蹈矩,不敢放言高论,后写荀卿喜为异说而毫不谦让,敢发高论而不顾一切,这样构成了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3.将下列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4分)
②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3分)
③孔、孟之论,未尝异也,而天下卒无有及者。(3分)
参考答案
9.C(易:更改、篡改)
10、D A、主谓之间/定语后置的标志。B、代词,他的/副词,表推测语气,大概。C、助词,放在动词形容词词尾/j介词,等同于“ 于”,在。D、都是介词,利用。
11.A(①④说的都是李斯,⑥是对荀卿的肯定)
12.B(原文没有“这三人却因为喜欢高谈阔论而不被孔子喜欢”的信息)
13.①颜渊沉默寡言,没有表现出他的才能,好像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孔子多次称赞他。(“默然”译为“沉默寡言”,“若” 译为“好像”,“无以”译为“没有……的地方”,“亟”qì译为“多次”)(4分)
②从这方面来看,料想他的为人必定刚愎自用,不知谦逊,赞扬自己太过分。(采分点:“是”译为“这”,“意”译为“料想”,“许”译为“赞扬”、“肯定”) (3分)
③孔、孟的言论,没有标新立异,但天下始终没有人赶得上他们。(采分点:“而”译为“但是”,“卒”译为 “始终”,“及”译为“赶得上”) (3分)
附参考译文:
我曾读《史记•孔子世家》,看孔子的言论文章,没有不循规蹈矩的,不敢放肆高论,而且说话一定要谈到先王,我这才知道孔子作为圣人对天下的忧虑之深啊。(他说的一些道理,)好像茫茫无边,但其实并不遥远;好像浩瀚浑厚,没有边际,但其实并不深奥。他说的那些事情,普通人都如道,但实行起来,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唉!能做到这样就足够了。假使后世有人能按照孔子说过而未做到的去做,想要成为一个圣人也不困难,即使不能做到,也会成为一个少犯错误的人啊。
子路的勇敢,子贡的巧辩,冉有的智谋,这三个人,都是天下人认为难能可贵的人。但是这三个人,却经常不被孔子喜欢。颜渊沉默寡言,没有表现出他的才能,好像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孔子多次称赞他。其实,向圣人学习,难道只是要学会圣人是怎么说的吗?也要观察圣人心意的取向才行啊。孔子认为后世必定会有人不能执行他的学说,也必定会有人曲解他的学说而做不义的事。所以他的话通俗易懂,直来直去,而不敢做一些不同寻常而又值得炫耀的高论,主要是为了让后人不好随便篡改。
过去常奇怪李斯师从于荀卿,后来又焚烧了老师荀卿的著作,完全改变了古代先圣先王的法度,对他的老师的理论主张,真可以说不过是当强盗、仇敌来看待。如今再来看荀卿的著作,然后就会明白李斯要到秦国做官,都是因为老师荀卿,这就不足为怪了。
荀卿这个人,喜欢标新立异而毫不谦让,敢发高论而不顾一切。他的话,愚蠢的人听了为之震惊,品行不好的人听了为之欣喜。子思、孟子,世人都称他们是贤人君子。只有荀卿认为:“搞乱天下的人,就是子思、孟子。”天下的人,如此众多;天下的仁人义士,也如此众多。只有荀卿说:“人性本恶。夏桀、殷纣王所做的一切,表现的就是人的本性。而尧、舜所做的一切,就是一种伪装。”从这方面来看,料想他的为人必定刚愎自用,不知谦逊,赞扬自己太过分。那位弟子李斯,在这方面又特别严重。
现在看来,品行不好的人做一些坏事,都还是有所顾忌的,所以夏、商两朝虽然灭亡,桀、纣两君虽然残暴,但上古贤明君主的法度、礼乐、刑政,还不至于达到灭绝而不可查考的地步,这说明桀、纣还是有所保存而不敢全部废弃。而那个李斯,只有他骄矜傲慢不顾一切,焚烧了孔子的六经,诛杀了夏、商、周三代诸侯的后代,破坏了周公的井田制度,这种胆大妄为的做法必定是有所依仗的。李斯见他的老师荀卿骂尽天下的贤人,就更认准了自己那种愚蠢的念头,认为古代先圣先王的那一套都不值得学习效法。李斯不知道那是荀卿图一时痛快所发表的言论,而荀卿自己也不知道他的话会导致如此惨烈的灾难。
如果做父亲的杀人报仇,他的儿子必定会行凶打劫。荀卿阐明了王道,阐述了礼乐文明,而李斯却利用他的学说搞乱了天下,可见荀卿的高谈怪论对李斯还是起了激发作用的。孔、孟的言论,没有标新立异,但天下始终没有人赶得上他们。如果天下真没有人赶得上他们,那么哪里用得着追求标新立异呢!
-
归田园居 晋陶潜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希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字
-
巩北秋兴寄崔明允岑参 白露披梧桐,玄蝉昼夜号。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君子佐休明,小人事蓬蒿。 所适在鱼鸟,焉能徇锥刀。 孤舟向广武,一鸟归成皋。 胜概日
-
【亲如手足解释】形容关系十分亲密,像亲兄弟一样。亲:亲密。手足:比喻亲兄弟。 【亲如手足辨析】和“情同手足”意义基本相同,往往可以通用。 【亲如手足造句】 ①为了这个科研项目,3年来
-
小学生古诗复习大全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语义说明:天地间原本如此而不容改变的道理。 使用类别:用在「合情合理」的表述上。 天经地义造句:01要有收获就得耕耘,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02多行不义必自毙,天经地义,不容置疑。 03国家有难,大家出
-
梦见卖茶,得此梦,生活有不利之征兆,金木相克,事业不利,小人运多者,财运难以兴隆。如做此梦,身边小人颇多之迹象,与他人间有勾心斗角之征兆,财运难以求得心中多有逃避之感。秋天梦之吉利,冬天梦之不吉利。
-
七步诗 文帝①尝令东阿王②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③。应声④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然⑤,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
-
郑和(1371年-1433年),回族,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 郑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是马哈只第二子,郑和
-
春游曲 唐文德皇后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注
-
民国四大美女分别是:林徽因、陆小曼、周璇、阮玲玉 民国四大美女指的是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四个美女,包括“校园皇后”陆小曼,才气与美貌并重的林徽因,有“金嗓子”之称的周璇和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