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7 18:50:32阅读:51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出自清代查慎行的《三闾祠》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参考赏析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知己难求”与“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或者是渴望用世界而不得的感情)

  诗人在凭吊屈原时,正处于满怀壮志而前程莫测之际,屈原举世都找不到知己,不容于朝廷,被谗言中伤,敢逐沅、湘。行吟泽畔。不能为国尽力,眼睁睁看着楚国为虎狼之秦所灭,最终投江自尽的遭遇和命运引起了他强烈的共鸣。

  最后二句作者触景生情,产生奇妙的联想。(或者虚实相生,超越时空的交流)

  楚地的佳卉香草茂密繁盛。年复一年,绿遍三湘人地,那不正是屈原辞赋中常见的贤人君子的象征吗?崩原的不灭的灵魂似乎仍在楚山湘水间徘徊往来。想象与现实融为一体。同样的遭遇,同样的情怀,使得诗人能够实现不同时空的交流对话,一种志士才人被压抑的苦闷得到宣泄,同时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诗人先写故楚之地平旷辽阔,江流蜿蜒,远山逶迤,再由远及近,古老的三闾祠背城而立,借外景之阔大,反衬祠堂的孤小冷凄,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尾句中的“吟魂”在诗中指的是屈原(想象中的屈原)。该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感情,既有对屈原伟大爱国精神的崇敬之情,也有对时局的愤慨之意,还有对屈原悲剧的凄婉之慨。

作者介绍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出自中唐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 小儿垂钓 作者: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赏析:

  •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出处】唐·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三【译注】陆机如此雄才大略也无法自保,李斯以自己悲惨的结局为苦。【全诗】行路难 其三[唐] 李白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李白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内容】 其一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 临当上马时,我独与君言。 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

  • 无所畏惮

    无所畏惮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无所畏惮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无所畏惮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言语方间,音徽自溢

    出自唐代元希声的《赠皇甫侍御赴都八首》 东南之美,生于会稽。牛斗之气,蓄于昆溪。有瑶者玉,连城是齐。有威者凤,非梧不栖。猗嗟众珍,以况君子。公侯之胄,必复其始。利器长材,温仪峻峙。道心惟微,厥用允塞。

  • 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

    出自唐代崔国辅的《杂曲歌辞。小长干曲》 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菱歌唱不辍,知在此塘中。

  •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意思翻译、赏析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出自宋代苏轼的《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 强弱论文言文

    强弱论文言文   汉武帝朝有云: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山野先生曰:实为强汉者论,然后世有几何?  宋乃巨富国也,岁岁援捐于外,朝朝进贡于它。僻野蛮族,屡屡犯边,边民涂炭,同胞离恨。

  • 中秋节古诗词精选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下面是与明月、中秋有关的古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

  • 谌仙诗冉冉飞霜缀绮裳

    出自宋代王义山的《乐语》 ◎寿崇节致语隆兴府万年介寿,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雨露宠周臣之宴。颂声交作,协气横流。与天同心,为民立命。以圣子承承继继,九州番臣;奉太后怡怡愉愉,亿载永久。宝册加徽称于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