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
出自明代夏完淳的《一剪梅·咏柳》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参考翻译
注释
①一剪梅:词牌名。此词牌以周邦彦所作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句,故取为调名。又名“玉簟秋”、“腊梅香”。重头六十字,平韵。
②金沟:御沟,御河,上有金鳌玉蝀桥,故简言之,水即沟中水。
③陈宫:陈朝宫殿。
④隋宫:隋朝宫殿。隋炀帝曾筑长堤植万柳。
⑤一晌:一转眼。晌:不多久,读若“赏”。
参考赏析
鉴赏
人在时空中本应是尤物之主,然而身际家国破败之时,面对无动于衷的物象,只觉得空茫无着,无能为力。人不如柳,痛苦可想而知,但是人的崇高、人的灵性,又正在有痛苦。所以,咏柳系借柳之无情以返观一己痴苦。全篇除首句“伤心” 字样外,纯以意象结撰,词体小令,容量见大。叠句“昨岁”、“今岁”;“才过”、“又过”,承上是似断而续,启下则绵悠深长,余意曲包。
作者介绍
夏完淳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汉族,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人,明末著名诗人,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夏允彝子。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及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鲁王监国授中书舍人。事败被捕下狱,赋绝命诗,遗母与妻,临刑神色不变。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
-
出自唐代耿湋的《赠田家翁》 老人迎客处,篱落稻畦间。蚕屋朝寒闭,田家昼雨闲。门闾新薙草,蹊径旧谙山。自道谁相及,邀予试往还。
-
殿前欢·客中 张可久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 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难。 青泥小剑关。红叶湓江岸。白草连云栈。 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张可久:1280-1348?
-
出自唐代陶翰的《宿天竺寺》 松柏乱岩口,山西微径通。天开一峰见,宫阙生虚空。正殿倚霞壁,千楼标石丛。夜来猿鸟静,钟梵响云中。岑翠映湖月,泉声乱溪风。心超诸境外,了与悬解同。明发唯改视,朝日长崖东。湖色
-
姚文然,字弱侯,江南桐城人。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顺治三年,以安庆巡抚李犹龙荐,授国史院庶吉士。五年,改礼科给事中。六年,疏请“敕抚、按、道恩诏清理刑狱,勿任有司稽玩。条赦之外,有可矜疑原宥者,
-
出自元代尚仲贤的《杂剧·洞庭湖柳毅传书》 楔子(外扮泾河老龙王领水卒上,诗云)义皇八卦定乾坤,左右还须辅弼臣。死后亲承天帝命,独魁水底作龙神,吾神乃泾河老龙王是也。我孩儿泾河小龙。有洞庭湖老龙的女儿,
-
【诗句】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出处】唐·王维《归嵩山作》。【翻译】 我将回到这高峻的嵩山下隐居,闭门谢客再也不问世事尘寰。【全诗】《归嵩山作》[唐]·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
-
【据理力争解释】根据事理,尽力争辩或争龋据:依据,根据。 【据理力争造句】 ①经过我的据理力争,老师终于同意我参加乒乓球比赛。 ②经过律师在法庭上的雄辩和据理力争,终于打赢了这场官司
-
出自唐代佚名的《郊庙歌辞。太清宫乐章。冲和》 虚无结思,钟磬和音。歌以颂德,香以达心。礼殊祼鬯,义感昭临。灵车至止,庆垂愔愔。
-
出自唐代吕温的《题石勒城二首》 长驱到处积人头,大旆连营压上游。建业乌栖何足问,慨然归去王中州。天生杰异固难驯,应变摧枯若有神。夷甫自能疑倚啸,忍将虚诞误时人。
-
无服之丧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无服之丧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无服之丧的出处、成语典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