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即事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7 18:38:46阅读:381

作品诗文

即事

夏完淳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

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注释

①即事:以当前事物为题材的诗,称「即事诗」。复楚句——见陆游《金错刀歌》注⑦,这里借楚国比明朝,下面一句,借秦国比满清。 ②角:即军中画角。 ③缟素:孝服。作此诗时,诗人之父母抗清失败殉国。 ④戈船:指抗清义军的水师。 ⑤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管乐器。

翻译

复国的愿望多么急切难禁,消灭敌人的怒火在心头热烈奔腾。

大风送来清脆而雄劲的角声,夕阳的余辉照在大旗上,红艳鲜明。

我全身缟素,立誓要报国仇家恨,指挥兵船跟敌人拼个你死我生。

听到胡笳声,激起我满腔无限的悲愤;抬头见明月已上城头,一片光明。

创作背景

《即事》共三首,是作者于顺治三年(1646)参加抗清义军后所作。这里选了其中一首。当时南明都城南京已为清军所破,鲁王逃亡下海,作者的父亲也兵败殉国,他是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写成此诗的。

点评鉴赏

诗的起笔即化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一语,点明主题,并以感情急切、激愤的「情何极」、「气未平」定下了全篇悲壮激越的基调,表达出作者誓灭清人,恢复明朝的强烈爱国情感。

接下来由情入景,写道:雄劲的风中,传来军中清远的号角声;血红的落日里,飘动着鲜艳明亮的战旗。我穿着素白的丧服,决心为国雪耻,为父报仇;驾着坚固的战船,在烟波浩渺的太湖里与敌人决一死战。这壮阔的景色,托出了作者雪耻复国,生死决战的激烈情怀!末尾通过胡笳声声,月色清冷,满城凄凉的景象描写,带给人无限的悲惨和凄凉。诗之一三联直抒抗敌复国之志,二四联描写雄豪悲壮之景,情景交融,形成诗歌颇具特色的连环映带、交综流走的气韵,最便于表达诗人内心的郁郁不平之气和铭心刻骨的家国之恨。而「一片月临城」的以景结情,更使诗意开阔,思入微茫,仿佛可见诗人的复国之志和家国之恨糅合在一起,浩然充塞于天地之间。

作者简介

夏完淳(1631年-1647年),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中国南明诗人,松江华亭人。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父殉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以殉国前消遣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有《狱中上母书》。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文言文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   《说文解字序》,又作《说文解字叙》。文字篇幅较长。文言文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我们来看看下文。  说文解字序  许慎  古者庖牺氏之

  •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背诵方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背诵方法   一、化整为零法。  把一篇文言文当作一个整体去笼统地读,这便像“囫囵吞枣”,应把这个整体分析成若干意义段落进行分段熟读才好。  [析]一

  • “孙长卿,字次公,扬州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孙长卿,字次公,扬州人。以外祖朱巽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天禧中,巽守雍,命随所取浮图像入见。仁宗方权听天下事,嘉其年少敏占对,欲留侍东宫,辞以母疾。诏迁官知楚州粮料院。郡仓积米五

  • 两个兴废事如何?忠义祠神像,奸宄杖身躯

    两个兴废事如何?忠义祠神像,奸宄杖身躯 出自元代佚名的《【中吕】红绣鞋_老夫人宽洪》 老夫人宽洪海量,去筵席留下梅香,不付能今朝恰停当。款款的分开罗帐, 慢慢的脱了衣裳,却原来纸条儿封了裤裆。掐

  • 八年级期中备考知识点(文言文)

    八年级期中备考知识点(文言文)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n)石底以出,

  • 老酱棚,呼唤俺两人,有何说话?若是有酒,快拿出来,打三钟!二位且少待,请梁鸿去了,这早晚敢待来也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孟德耀举案齐眉》 第一折(外扮孟府尹同老旦王夫人领家僮上。诗云)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却少年心。不思再请皇家俸,但得身安抵万金。老夫姓孟,双名从叔,祖居汴梁扶沟县人氏。嫡亲的三口

  • 历史学宣言

    【3445】历史学宣言(〔美〕乔·吉尔迪,〔英〕大卫·阿米蒂奇著,孙岳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5.7万字,2017年3月第1版,42元)△导论:人文学科的篝火;1-4章:[1]后顾前瞻:长时

  •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这首诗写频频飞入草堂书斋里的燕子扰人的情景。首句说茅斋的极度低矮狭窄。“熟知”,乃就燕子言。连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这茅斋的低小,大概是更

  • 寄与远征郎,恐不到根底

    出自元代佚名的《【南吕】七贤过关 四时思情》 春风花草香,迟日江山丽。万紫千红,总是伤情处。恹恹为伊,愁怀为伊。 只听得管声,管声喧天地,总有笙歌不入愁耳。见莺花憔悴,杜鹃语声悲。梅子 心酸柳皱眉。一

  • 题大庾岭北驿全诗、意思及赏析_唐代宋之问

    《题大庾岭北驿》由唐代宋之问所创作。以下是题大庾岭北驿全诗、意思及赏析,欢迎阅读。题大庾岭北驿全诗原文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题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