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七绝·五云山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7 18:33:55阅读:251
  • 作品原文
  • 注释
  • 作品译文
  • 创作背景
  • 作品鉴赏
  • 作者简介
目录

作品原文

七绝·五云山

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

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

注释

⑴五云山:是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群山之一,邻近钱塘江。据传因有五色彩云萦绕山顶,经时不散而得名,故以“五云”名之。关于山的得名,民间还流传着观音大士去西天瞻拜佛祖,路经此山,流连忘返,遗落莲花,化为五色祥云的故事。

⑵群峰:指的是西湖西南和南面诸峰,如北高峰、南高峰、美人峰、月桂峰、白鹤峰等。

⑶堤:指钱塘江的江堤。

⑷野莺:一种身体很小,褐黄色羽毛、嘴短而尖、叫声清脆的小鸟。

作品译文

五色彩云在五云山顶从容飘荡,向远处与那众多山峰连接向近处掠过钱塘江堤岸。

如果有人问杭州什么地方最美,你会听到这座山中野莺婉转呜叫的声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属风景涛,抒发了诗人的欢快心情,这与当时我国的大好形势是分不开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几年里,“全党党员的精神面貌是比较好的,继续保持了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奋斗作风和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国家各项工作.都能顺利进行.取得了伟大的成绩。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会根据宪法的规定,选举了国家领导人,毛泽东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被选为全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庆龄等13人为副委员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提名,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这个时期,各方面工作都有很大进展。祖国大地生机一片,欣欣向荣,在这样良好的背景下,诗人、国家主席毛泽东在游杭州五云山时写下了这首优美的风景诗。

作品鉴赏

“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描绘了五云山的自然景色和地理位置:五云山上飘飞着五颜六色的云彩,形成一道奇妙的景观,让人大饱眼福;五云山远远地连接着西湖群山,近处轻轻地擦过钱塘江江堤。“五云山”是西湖群山之一。《云栖纪事》云:“山之巅有五色瑞云盘旋其上,因名。”可见,五云山因传说有五色彩云萦绕山顶经时不散而得名。

明人张岱在《西湖寻梦》中对“五云山”有以下描述:“冈阜深秀,林峦蔚起,高千丈,周回十五里……五峰森列,驾轶云霞,俯视南北两峰,宛若双锥朋立。长江带绕,西湖镜开;江上帆樯,小若鸥凫,出没烟波,真奇观也。”说明五云山的自然景色自古有名,历史悠久。“五云山上五云飞”,这是一个让人叫绝的佳句,全句七个字,竟两写“五云”。此处的重复,恰好道出了该山的奇妙传说和动人景色。第一个“五云”言的是山,第二个“五云”说的是云。这种连珠妙语,形象美好,声律动听,在我国古诗中早有垂范。“远接群峰近拂堤”进一步写“云飞”的情况:它“远接”西湖周围的“群峰”,“近拂”钱塘江的大堤,可见“云飞”范围之广。“群峰”,指西湖西面和南面的北高峰、南高峰、美人峰、灵峰山、月桂峰、白鹤峰等诸峰。这里的“堤”,指邻近的钱塘江江堤。“接”为连接,“拂”指轻轻擦过。“接”、“拂”两个动词状写“云飞”的气势,十分传神。“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

唐代白居易《忆江南》有“江南好,最忆是杭州”之句,毛泽东借以设问,前一句是问句,后一句是答案,这是设问修辞方式的运用。毛泽东以为在五云山听莺啼,是杭州一带最好的地方,这是创作主体的偏爱,是诗人此时此地心声的真实吐露。文学创作是一种感情活动,只有创作主体感情的投入,才能有不同作者的创作角度,才能有不同作者的创作个性。“若问杭州何处好”?对此问题,诗人们因自己的主体感受会有不同的答案。苏轼认为,杭州最美的地方是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而在此际的毛泽东看来,在五云山听莺啼,才是最惬意的事。五云山上林峦蔚起,烟波缭绕,没有市镇喧闹,只闻野莺歌唱,怎不令人神往?野莺的啼鸣,使毛泽东丢下了繁重的工作,摆脱了世间杂务的缠绕,完全返归自然,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患。“此中听得野莺啼”一句,不仅是大自然美的颂歌,也是诗人内心的一首欢畅之曲。

《五云山》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诗人注重描写自身感官的感受。全诗四句,二十八字,却写得有声有色,让人喜读,令人耐读,其主要原因在于作者真实地描写了自身感官感受,并且获得了成功。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文学反映现实生活,总离不开人的感觉器官。目视、耳闻、品味……为了形象地描写客观事物,使读者也有切身的感受,作家常常细腻地描写人的感官的种种感受。本诗前两句“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诉诸视觉,后两句“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诉诸听觉,前者为后者作铺垫,重点突出“此中听得野莺啼”。由于作者具体地描写了自身感官的感受,所以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毛泽东着重描写野莺之啼,意在表现他心中美好闲适的情调。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思想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主要著作《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毛泽东诗词》(共43首)。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不同怀素只攻颠,岂类张芝惟创草。

    出自唐代贾躭的《赋虞书歌》 众书之中虞书巧,体法自然归大道。不同怀素只攻颠,岂类张芝惟创草。形势素,筋骨老,父子君臣相揖抱。孤青似竹更飕飗,阔白如波长浩渺。能方正,不隳倒,功夫未至难寻奥。须知孔子庙堂

  • 不藉篇章,无由披览

    出自南北朝徐陵的《玉台新咏序》 夫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窥;千门万户,张衡之所曾赋。周王璧台之上,汉帝金屋之中,玉树以珊瑚为枝,珠帘以玳瑁为匣。其中有丽人焉。其人也:五陵豪族,充选掖庭;四姓良家,驰名永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干部教育培训教材•社会建设卷

    【360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干部教育培训教材•社会建设卷(马建堂总主编,马庆钰主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3.1万字,2018年3月第1版)△共九个部分:①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推进新时代社

  • 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 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 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诗书万卷,致身须到

  • 多情为谢残阳意,与展晴霞片片红

    出自唐代无名氏的《杂诗(第八首一作白居易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青天无云月如烛,露泣梨花白如玉。子规一夜啼到明,美人独在空房宿。空赐罗衣不赐恩,一薰香后

  • 孟子字义疏证

    清戴震的一部哲学著作。《孟子字义疏证》于1777年写成。这部著作,是以疏证《孟子》字义的方式,发挥自己的哲学思想。它收入《戴氏遗书》,后又改编为《戴东原先生全集》。196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除了标点分

  • 飞龙引二首全文翻译及字词句解释(李白)

    飞龙引其一全文: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宫中彩女颜如花。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车。登鸾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飞龙引其一全文翻译:黄帝采集

  • 斯人宜罪也,夫我岂为焉

    斯人宜罪也,夫我岂为焉 出自明代徐威的《中秋咏怀借杜子美秋日述怀一百韵和寄柳州假鸣桑先生》 异乡青嶂外,故里白云边。北极悬双眼,中秋度四年。 灯前横一剑,江浒宿孤船。玉露漙漙忌,金波炯炯然。 山

  •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朱敦儒,字希真,河南人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朱敦儒,字希真,河南人   朱敦儒,字希真,河南人。父勃,绍圣谏官。敦儒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中,召至京师, 4A将处以学官(译解:打算任命他为学官。

  •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出自宋代林正大的《括江神子》 狂胡鞍马自为家。遣宫娃。嫁胡沙。万里风烟,行不见京华。马上思归哀怨极,推却手,奏琵琶。胡儿共听亦咨嗟。貌如花。落天涯。谁按新声,争向汉宫夸。纤手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