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清平乐·六盘山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7 18:31:26阅读:465

作品原文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注释

1.清平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双调,四十六字。上阕押仄声韵,下阕换平声韵。也有全押仄声韵的。

2.六盘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甘肃省东部,是陇山山脉的主峰,南北走向,长约240公里,主峰海拔2928米。六盘山上下约60里,山势险峻,山路曲折险窄,要盘旋多重才能到达峰顶。六盘山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前的最后一座高山。

3.望断:望着,直到看不见。

4.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

5.屈指:弯着手指头计算。

6.红旗:1957年在《诗刊》创刊号上发表时作“旄头”。1961年九月为宁夏干部书写此词时改为“红旗”,手迹发表在1961年10月7日的《光明日报》。

7.漫卷:任意吹卷。

8.长缨:指捕缚敌人的长绳,出自“终军请缨”的典故,《汉书·终军传》:“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这里指革命武装。

9.在手,在共产党领导下。

10.缚住:擒住。

11.苍龙:《后汉书·张纯传》注:“苍龙,太岁也。”古代方士以太岁所在为凶方,因称太岁为凶神恶煞。苍龙,毛泽东注:此处指蒋介石的国民党反动派,因为当前主要对付的是国民党反动派。

作品译文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 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 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六盘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 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创作背景

1935年8月,毛泽东主席粉碎了张国焘分裂红军的路线后,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北根据地挺进。9月中旬,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奇迹般越过岷山草地,进入甘肃南部。10月7日,红军在宁夏六盘山的青石嘴,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了六盘山。此词即是作者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此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作品鉴赏

这首词回顾了万里长征的行程,表达了红军战士们勇往直前的钢铁意志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这是一首在战斗中前进的胜利曲,是一篇振奋人心,激扬斗志的宣言书。

上阕“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起笔境界辽阔,写站在六盘山高峰之上仰望所见。两句词紧扣十月天空景象:天空净朗,云层疏淡,大雁往南飞。“望断”二字涵义丰富,寄意尤深。“望断”,指望了又望,直到不见还望。因为大雁到了秋天,就要由北向南,到南方去过冬。看到南去的大雁自然就会勾起作者和红军对南方革命根据军民和故乡父老乡亲的无限思念,所以才有望断的神情。这两句虽是写景,但景中寓情。接下来“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两句,抒情显得十分自豪。作者屈指一算,红军所行的路程已经两万里前面已经没有险峻的高山了,预定目的地是一定会到达的。“不到长城非好汉”,还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北上去抗日前线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只有北上抗日,才是真正的好男儿。

下阕的结构同上阕一样,也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六盘山上高峰”,点明六盘山题意,并告诉读者,作者当时是在六盘山高峰之上。高峰是作者描写的一个大的背景,这个背景前面的景物很特别:“红旗漫卷西风”。红军的红旗漫卷于西风之中,这个特别的景物,象征着胜利。从画面中能体现出红军将士的豪壮之情,这就是景中寓情。“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是直接抒情。意思是长征胜利了,革命的主动权已掌握在中国共产党手中,“缚住苍龙”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作者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全词大气磅礴,雄浑豪放,隽异挺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

作品点评

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朱向前《诗史合一·另解文化巨人毛泽东》:“全词造语朴实自然,意境高远,感情充沛而又生动形象。毛泽东用高妙的手法轻松写出了自己悠闲中又有些沉重、自信中又有些悲凉的复杂情绪。”

当代诗人李瑛《毛泽东诗词鉴赏大辞典》:“《清平乐·六盘山》生动地表现了毛泽东及其统率下的英雄红军胜利地登上六盘山后,远望云天,抒发了彻底打垮国民党和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坚强决心,发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遗体在北京天安门水晶棺内。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思想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主要著作《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毛泽东诗词》(共43首)。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意思翻译、赏析

    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出自唐代赵彦昭的《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参考翻译注释1、雕梁:【发音】 diāo liáng【解释】梁: 支撑屋顶的横木; 栋

  • 梦见鸡预示着什么?

    鸡在我们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家禽动物,找中国的古代认为鸡与太阳有着直接的关系,人们认为鸡是太阳的使者,许多神话故事当中也有着鸡的身影。鸡本身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我们今天解梦的内容就是,梦见鸡预示着什

  •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出处】 唐·李白 《听蜀僧濬弹琴》【赏析】 不知不觉中碧绿的山野又到了黄昏的时候; 那天空的秋云,暗沉沉地不知有多少重? 原诗是说作者在

  • 美景春堪赏,芳园白日斜。

    出自唐代孔温业的《鸟散馀花落》 美景春堪赏,芳园白日斜。共看飞好鸟,复见落馀花。来往惊翻电,经过想散霞。雨馀飘处处,风送满家家。求友声初去,离枝色可嗟。从兹时节换,谁为惜年华。

  • 描绘幸福的文言文

    描绘幸福的文言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

  • 瑶台千万里,不觉往来赊

    出自唐代韦渠牟的《杂歌谣辞。步虚词》 玉简真人降,金书道箓通。烟霞方蔽日,云雨已生风。四极威仪异,三天使命同。那将人世恋,不去上清宫。羽驾正翩翩,云鸿最自然。霞冠将月晓,珠佩与星连。镂玉留新诀,雕金得

  • 夙龄慕忠义,雅尚存孤直。

    出自唐代崔融的《西征军行遇风》 北风卷尘沙,左右不相识。飒飒吹万里,昏昏同一色。 马烦莫敢进,人急未遑食。草木春更悲,天景昼相匿。 夙龄慕忠义,雅尚存孤直。览史怀浸骄,读诗叹孔棘。 及兹戎旅地,忝从书

  • 亚楠《草原与山谷》散文鉴赏

    一 我所希望的,正是天空雨后的色彩。那些灰鸽子,它们在松林中散步,或者像红蜻蜓落进草丛。其实,这也代表了我的心情——黄昏的气息渐浓,暮归的人正返回毡房。显然,即便我没有遗忘,那盛开的蒲公英亦会把它的

  • 《说文解字》讲了什么内容

    《说文解字》讲了什么内容《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由东汉着名经学家和文字学家许慎编着而成。《说文解字》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成书,即公元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即公元12

  • 曲终人在

    【4012】曲终人在(周大新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2.7万字,2015年4月第1版,32元)△长篇小说。为一位已过世的省长写的传记。四部分:[1]欧阳万彤省长去世讣告;[2]采访录音整理稿;[3]欧阳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