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寻胡隐君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7 18:30:25阅读:581

原文

寻胡隐君

高启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注释
1.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 苏州)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今江苏吴县?直),自号青丘 子,明代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高启的诗歌挥洒自如,爽朗清 逸,随物而写,随情而发,多为写实之词。词语亲切通畅,具 有民歌风味。
2.寻:寻访。
3.胡隐君:姓胡的隐士。


①、寻:访问。胡隐(yǐn)君:一位姓胡的隐士(封建社会,称不做官而隐居在山林里的人为隐士)。
②、这前两句说:一路上渡过了一道水又一道水,河边路旁长满了看也看不尽的鲜花。
③、君:指姓胡的隐士。这后两句说:因为一路上春光明媚、风景幽美,我不知不觉就来到您的家了。

翻译

一路上渡过了一道水又一道水,河边路旁长满了看也看不尽的鲜花。因为一路上春光明媚、风景幽美,我不知不觉就来到您的家了。

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4)元末明初文学家。字季迪,号青丘子,晚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少有志于功名,张士诚据苏州时,为其参政饶介所赏识,结交甚广,然终未仕。后对政治完全失望,隐居乡里。明初应召赴南京参与修撰《元史》,后任翰林院编修,不久授户部侍郎,他坚辞不受,仍归田里。朱元璋以为他肯不合作,借苏州知府魏观改修府治案,将其牵连斩决,年仅39岁。高启大部分活动是在元末,许多诗作体现了元末的文学精神。高启著作,诗歌数量较多,初编有5集,2000余首;后自编为《缶鸣集》,存937首。词编为《扣舷集》,文编为《凫藻集》,另刊于世。明人徐庸编有《高太史大全集》。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金陵五题·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翻译一群山依旧,环绕着废弃的故都,潮水如昔,拍

  • 《左传桓公十七年》文言文

    《左传桓公十七年》文言文   【经】十有七年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二月丙午,公会邾仪父,盟于趡。夏五月丙午,及齐师战于奚。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秋八月,蔡季自陈

  • 徒衔芦以避缴,终为戮于此世

    徒衔芦以避缴,终为戮于此世 出自魏晋张华的《鹪鹩赋》 鹪鹩,小鸟也,生于蒿莱之间,长于藩篱之下,翔集寻常之内,而生生之理足矣。色浅体陋,不为人用,形微处卑,物莫之害,繁滋族类,乘居匹游,翩翩然有

  • 螃蟹约有三十个,又有一只大个鸡

    螃蟹约有三十个,又有一只大个鸡 出自元代贾仲明的《杂剧·吕洞宾桃柳升仙梦》 第一折(冲末扮南极星引群仙、青衣童子上,云)太极之初不记年,瑶池紫府会群仙。阴阳造化乾坤大,静中别有一壶天。吾乃南极老

  • 没轻没重

    没轻没重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没轻没重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没轻没重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呀,怎么这箭是没箭头的?明明是他要放我走的意思,不若冲开阵面,杀一条血路而走

    出自元代李寿卿的《杂剧·说鱄诸伍员吹箫》 第一折(冲末扮费无忌引卒子上,诗云)别人笑我做奸臣,我做奸臣笑别人。我须死后才还报,他在生前早丧身。小官少傅费无忌是也。自从临潼斗宝之后,谁想太傅伍奢无礼,他

  • 叔于田,乘乘鸨。

    出自先秦佚名的《大叔于田》 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叔在薮,火烈具举。袒裼暴虎,献于公所。将叔勿狃,戒其伤女。 叔于田,乘乘黄。两服上襄,两骖雁行。叔在薮,火烈具扬。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

  • 东窗事发造句十则

    语义说明:指阴谋或非法勾当败漏。 使用类别:用在「事机败露」的表述上。 东窗事发造句:01你们干尽这般丑事,如今东窗事发,法律难容! 02他利用职权受贿,东窗事发后,人就没来上班了。 03为人别做亏心

  • 使我心貌全,且非黄金力。

    出自唐代朱昼的《喜陈懿老示新制》 一别一千日,一日十二忆。苦心无闲时,今夕见玉色。玉色复何异,弘明含群德。有文如星宿,飞入我胸臆。忧愁方破坏,欢喜重补塞。使我心貌全,且非黄金力。将攀下风手,愿假仙鸾翼

  • 永锡繁祉,思深享尝。

    出自唐代冯伉的《享文恭太子庙乐章二首》 撰日瞻景,诚陈乐张。礼容秩秩,羽舞煌煌。肃将涤濯,祗荐芬芳。永锡繁祉,思深享尝。干旄羽籥相亏蔽,一进一退殊行缀。昔献三雍盛礼容,今陈六佾崇仪制。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