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胡隐君(高启)古诗赏析
(高启)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解释
1.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今江苏吴县直),自号青丘子,明代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高启的诗歌挥洒自如,爽朗清逸,随物而写,随情而发,多为写实之词。词语亲切通畅,具有民歌风味。
2.寻:寻访。
3.胡隐君:姓胡的隐士。
①、寻:访问。胡隐(yǐn)君:一位姓胡的隐士(封建社会,称不做官而隐居在山林里的人为隐士)。
②、这前两句说:一路上渡过了一道水又一道水,河边路旁长满了看也看不尽的鲜花。
③、君:指姓胡的隐士。这后两句说:因为一路上春光明媚、风景幽美,我不知不觉就来到您的家了。
赏析
这首诗记的是诗人去朋友家时,一路上见到的很普通的景色,但是诗中用了一个“复”和一个“还”,把景色写“动”了,写出了速度,也写出了繁复和变化。虽然是同样的渡水、同样的花,却让人产生了应接不暇的感觉。“春风江上路”一句,抒发了诗人轻快悠闲的心情。两岸春色迎船而上,心中诗情春风送来。全诗词语重复却又显简洁,看似浅显却又洋溢潇洒。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缅怀昔日的缠绵爱情,悲叹幸福不长久,要和杨贵妃作生死之别,以后的日子一定长恨绵绵,非常痛苦。
-
漫作年时别泪看,西窗蜡炬尚泛澜。不堪重梦十年间。斗柄又垂天直北,官书坐会岁将阑。更无人解忆长安。
-
从夏启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我国共有过67个王朝、446位帝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和农民起义政权未计)。从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开始,皇帝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社稷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皇帝与普通臣民不同,臣民可
-
语义说明:轻易答应别人的请求,却很少实践诺言。贬义。 使用类别:用在「言语无信」的表述上。 轻诺寡信造句:01一个轻诺寡信的人,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02老李说话一言九鼎,从来不会轻诺寡信。 03老王从
-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
-
脑筋急转弯题目:什么数字比狗熊的大便还要厉害? 脑筋急转弯解析:有一句俗言叫作“事实胜于雄辩”,胜于,有超过的意思,即为厉害。而“事实”谐音“40”,ldq
-
语义说明:比喻事物的真相或原本面目。 使用类别:用在「真相原貌」的表述上。 庐山真面目造句:01如今我才看清他阴险奸诈的庐山真面目。 02这座雕像几经破坏,已经难见其庐山真面目了。 03对于这洞窟神祕
-
语义说明:比喻竞斗心机,刻意经营。 使用类别:用在「狡猾诡诈」的表述上。 勾心斗角造句:01我不擅长与人勾心斗角。 02他最喜欢听些演艺圈勾心斗角的八卦新闻。 03他们表面上和睦,实际上勾心斗角,结怨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作品赏析【简析】:首二句见辋川中花木幽深,静中寓动.后二名有一派天机,动中喻静.诗意深隽,非静观不能自得.【注解】:1、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
-
河南令张君墓志铭 韩愈 君讳署,字某,河间人。君方质有气,形貌魁硕,长于文词,以进士举博学宏词,为校书郎,自京兆武功尉拜监察御史。为幸臣所谗,与同辈韩愈、李方叔三人俱为县令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