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文以载道,儒者无不能言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8-29 23:11:49阅读:382
文以载道,儒者无不能言之。夫道岂深隐莫测,秘密不传,如佛家之心印,道家之口诀哉!万事当然之理,是即道矣。故道在天地,如汞泻地,颗颗皆圆,如月映水,处处皆见。大至于治国平天下,小至于一事一物、一动一言,无乎不在焉。文其道之一端也,文之大者为六经,固道所寄矣。降而为列朝之史,降而为诸子之书,降而为百氏之集,是又文中之一端,其言皆足以明道。再降而稗官小说,似无与于道矣,然《汉书·艺文志》列为一家,历代书目亦皆著录。岂非以荒诞悖妄者?虽不足数,其近于正者,于人心世道亦未尝无所裨欤!
河间先生以学问文章负天下重望,而天性孤直。不喜以心性空谈,标榜门户;亦不喜才人放诞,诗坛酒社,夸名士风流。是以退食之馀,惟耽怀典籍;老而懒于考索,乃采掇异闻,时作笔记,以寄所欲言。《滦阳消夏录》等五书,ㄈ诡奇谲,无所不载,洋恣肆,无所不言。而大旨要归于醇正,欲使人知所劝惩。故诲淫导欲之书,以佳人才子相矜者,虽纸贵一时,终渐归湮没。而先生之书,则梨枣屡镌,
久而不厌,是则华实不同之明验矣。顾翻刻者众,讹误实繁,且有妄为标目,如明人之刻《冷斋夜话》者,读者病焉。
时彦夙从先生游,尝刻先生《姑妄听之》,附跋书尾,先生颇以为知言。迩来诸板益漫漶,乃请于先生,合五书为一编,而仍各存其原第。篝灯手校,不敢惮劳,又请先生检视一过,然后摹印。虽先生之
著作不必藉此刻以传,然鱼鲁之舛差稀,于先生教世之本志,或亦不无小补云尔。嘉庆庚申八月,门人北平盛时彦谨序。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原序》)
河间纪文达公,久在馆阁,鸿文巨制,称一代手笔。或言公喜诙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今观公所署笔记,词意忠厚,体例谨严,而大旨悉归劝惩,殆所渭是非不谬于圣人者与!虽小说,犹正史也。公自云:“不颠是非如《碧云騢》,不挟恩怨如《周秦行纪》,不描摹才子佳人如《会真记》,不绘画横陈如《秘辛》,冀不见摈于君子。”盖犹公之谦词耳。公之孙树馥、来宦岭南。从索是书者众,因重浸板,树馥醇谨有学识,能其官,不堕其家风云。
道光十五年乙末春日.龙溪郑开僖识。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郑序》)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惟耽怀典籍 耽:沉迷,爱好
B.时彦夙从先生游 夙:先前,早年
C.然鱼鲁之舛差稀 舛:困厄,不顺利
D.冀不见摈于君子 摈:排斥,抛弃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其言皆足以明道 其皆出于此乎
B.冀不见摈于君子 为降虏于蛮夷
C.是则华实不同之明验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因重锓板 因之以饥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盛时彦认为读书人都可以做到“文以载道”,所谓“道”,就是万事万物本质的道理。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一事一物,一言一行,都有“道”的踪迹。
B.盛时彦认为纪晓岚学识渊博却著作不丰,辜负了天下厚望,而天性耿直,不喜空谈标榜门户,也不喜欢才人放肆荒诞,结诗社、酒社,夸耀名士风流。
C.盛时彦针对《姑妄听之》这本书各种版本愈加模糊难辨,便将五卷书合为一本,但还是保存原来的次序,长夜里在灯下亲自校正不敢怠慢,不避辛劳。
D.郑开禧认为纪晓岚长时间置身馆阁,所作文章气势宏大,堪称一代手笔,尤其《微草堂笔记》更是信手拈来而成的锦绣文章,既是小说,也是正史。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顾翻刻者众,讹误实繁,且有妄为标目,如明人之刻《冷斋夜话》者,读者病焉。
(2)今观公所著笔记,词意忠厚,体例谨严,而大旨悉归劝惩,殆所谓是非不谬于圣人者与!

参考答案
4.(3 分)C (此处“舛” 应为“错误、错乱” 意。)
5.(3 分)C (均表示判断)
6.(3 分)D(文中言“虽小说,犹正史也” ,虽然是小说,也像正史。)
7.(5 分)(1 )只是翻印盗版的太多,(其中的)错误实在太多,而且还有妄自标出回目,就像明朝人翻刻的《冷斋夜话》一样,受到读者的诟病。
(“顾” 、“讹误” 、“病” 各1 分,句意2 分)
(5 分)(2 )现在我看到先生所作的《阅微草堂笔记》,内容质朴厚实,体例规范严谨,而且主要中心思想都归结于劝善惩恶,这大概就是所谓的“ 圣人善于明辨是非” 吧!
(“忠厚” 、“ 悉” 、“劝惩” 、“殆……与”各1 分,句意 1 分)


参考译文:
文章是用来阐释道理的,儒家之人都可以通过文章来抒发感情。那么所谓的大道难道真的是讳莫如深、高深莫测、秘密不传,就像佛家的心印,道家的口诀一样吗!万事本来如此的道理,就是大道了。所以道在天地之间,好像水银泻地,颗颗圆润;好像千江有水千江月,处处皆见。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在一事一物一言一行,都蕴涵着道的踪迹。文章只是道理的一个方面。文章中的大者是《诗经》、《书经》、《礼经》、《乐经》、《易经》、《春秋》,这是道的寄托所在,再下面就是历朝各代的史书,再下面就是各位贤人的著述,再下面就是所谓百家的文集,这又是文章里的一方面,它们的言论足以阐明道理;再下面就是稗官野史、演义小说,看似与道毫无关联,可是诸如汉代诗赋传奇志怪列谈已自成一家,历代书典回目也都有所著述、收录,难道都以荒诞悖妄者而一概而论吗?它们的言论也足以阐明道理。虽然不能充数在以上的大者之列,其宗旨也是近于正道,对于世道人心也未尝没有助益呀!
河间先生纪公以学问文章辜负天下重望(此指纪晓岚著作不丰,辜负天下文人期盼。),而天性孤傲耿直,不喜欢空谈心性借以标榜门户,也不喜欢才人放诞诗社酒社,夸耀名士风流。所以在茶余饭后,只耽溺心系典籍,老来懒于考经索典,就开始收集异闻,不时做做笔记,用来寄托心里想说的话。《滦阳消夏录》等五篇奇幻诡谲无所不载,博大放旷无所不言,而宏观大旨则归结于醇厚方正,想要使人知道什么才是劝善惩恶,所以它是一部纠正邪淫疏导欲望的奇书,像那些鸳鸯蝴蝶、才子佳人之类无病呻吟的小说,虽然在当时流行传诵,而终逃不出被人遗忘湮没的命运。可是纪先生的《阅微草堂笔记》,则再刻发行数版,弥久而不令人生厌。这就是华而不实与敦实笃厚两相比较的最好见证。可是我也看到翻印盗版的太多,其中舛误错漏不胜枚举,而且还有妄自标榜回目像明朝人翻刻《冷斋夜话》的,致使读者受到蒙蔽伤害。
当时我(作此序者:盛时彦)跟随先生游习,曾经出版过先生的《姑妄听之》,并且还在他的书后作跋,先生很以为是他的知己之言。近来各种盗版愈加猖狂泛滥,于是我请求先生,将五篇文章(《滦阳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滦阳续录》)合而为一,而还各自保存其原来出处,我长夜对灯亲自校正不避辛劳,不敢怠慢,又请先生检视一遍,然后摹版刻印。虽然先生的著作不必单单借助此次的刻本用来流传,但是诸如鱼鲁二字之舛谬一定会少于先生存世的其他刻本,或许这不也是一种小小的补助吗。
嘉庆庚申八月纪先生门人北京盛时彦恭谨作序。
河间先生、文达公、纪昀、纪晓岚,久在书馆内阁,鸿文巨制,称一代手笔。(曾任四库全书馆总篡官,篡定《四库全书总白提要》,受到乾隆皇帝嘉奖。)有的说文达公喜欢幽默诙谐,嬉笑怒骂,皆信手拈来而成锦绣文章。今天我看到先生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词意忠厚、体例谨严。而宏观大旨皆归结于劝善惩恶,这岂不就是所说的‘圣人善于分辨是非’吗?!虽然体裁是小说,但好像是正史啊!文达公自己说:“不颠倒是非就像《碧云霞》;不私挟恩怨像《周秦行纪》;不描摹才子佳人像《会真记》;不描摹刻画淫秽像《秘辛》,希望不见怪于君子。”大概还是文达公的谦词吧。文达公的孙子纪树馥、来岭南为官。有很多人向他索要此书.于是决定再版发行,树馥醇厚严谨富有学识,勤政爱民,是一个好官、没有堕落先生家风。
道光十五年乙末春日,龙溪郑开僖鉴此。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诸葛亮《诫子书》,不足百字,却成世人修身立志典范!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

  • 梦见岩石

    ·梦见攀登岩壁——在异性方面有偏爱冒险的可能。与偶然相识的异性,可能会出现冒险暖昧的场面。但最后一道防线绝对要坚守,如果被击破,好事就将变成坏事啦。·梦见站在巨大岩石之上——暗示你将广受别人的信赖

  • 关汉卿《【双调】碧玉箫 十》全诗赏析

    笑语喧哗,墙内甚人家?度柳穿花,院后那娇娃。媚孜孜整绛纱,颤巍巍插翠花。可喜煞,巧笔难描画。他,困倚在秋千架。

  • “九月,李勣初度辽,谓诸将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公元667)九月,(李)勣初度辽,谓诸将曰:“新城,高丽西边要害,不先得之,余城未易取也。”遂攻之,勣引兵进击,一十六城皆下之。 (公元668)侍御史洛阳贾言忠奉使自辽东还,上问

  • 巧夺天工造句四则

    语义说明:形容技艺巧妙。褒义。 使用类别:用在「作工精美」的表述上。 巧夺天工造句:01这些蜡像栩栩如生,巧夺天工,令人嘆为观止! 02这些奇妙的小玩意儿做得真是巧夺天工,令人爱不释手。 03这些妇女

  • 黄庭坚《杂诗七首》全诗赏析

    碧窗凉簟唯便睡,露井无尘荫绿槐。梦入醉乡犹病渴,辘轳声到枕边来。

  • 一诺千金|一诺千金的故事|一诺千金的意思

    一诺千金 释义:诺:承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唐代·李白《

  • 采桑子·高城鼓动兰釭灺

    高城鼓动兰釭灺,睡也还醒。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 重阳节吃糕的习俗

    重阳花糕的起源有一种来源甚早的说法。《南齐书》卷九上说,刘裕纂晋之前,有一年在彭城过重阳。一时兴起,便骑马登上了项羽戏马台。等他即位称帝后,便规定每年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校阅军队的日子。据传说,后

  • 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