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李重,字茂会,江夏钟武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8-29 23:08:16阅读:854
李重,字茂会,江夏钟武人也。重少好学,有文辞;早孤,与群弟居,以友爱著称。弱冠为本国中正,逊让不行。后为始平王文学,上疏陈九品。迁太子舍人,转尚书郎。时太中大夫恬和表陈便宜称汉孔光魏徐干等议使王公已下制奴婢限数及禁百姓卖田宅中书启可,属主者为条制。重奏曰:“方今圣明垂制,每尚简易,法禁已具,和表无施。”又司隶校尉石鉴奏,郁林太守介登役使所监,求召迁;尚书荀恺以为远郡非人情所乐,奏登贬秩官居。重驳曰:“臣以为宜听鉴所上,先召登还,且使体例有常,不为远近易制。”诏从之。
太熙初,迁廷尉平,驳廷尉奏邯郸醉等,文多不载。再迁中书郎,每大事及疑议,辄参以经典处决,多皆施行。迁尚书吏部郎,务抑华竞,不通私谒,特留心隐逸,由是群才毕举。时燕国中正刘沈举霍原为寒素,司徒府不从,沈又抗诣中书奏原,而中书复下司徒参论。司徒左长史荀组以为:“寒素者,当谓门寒身素,无世祚之资。原为列侯,不应寒素之目。”重奏曰:“原定志穷山,修述儒道,义在可嘉。若遂抑替,将负幽邦之望,伤敦徳之教。如诏书所求之旨,应为二品。”诏从之。出为行讨虏护军、平阳太守,崇德化,修学校,表笃行,拔贤能;清简无欲,正身率下。在职三年,弹黜四县。弟嶷亡,表去官。永康初,赵王伦用为相国左司马,以忧逼成疾而卒,时年四十八。家贫,宅宇狭小,无殡殓之地,诏于典客署营丧。
                                (摘选自《晋书·李重传》)
4.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逊让不行        让:谦让           B.中书启可     启:开启
C.不应寒素之目    目:名称           D.弹黜四县     弹:弹劾
5.对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太中大夫恬和表陈便宜∕称汉孔光∕魏徐干等议∕使王公已下制奴婢限数∕及禁百姓卖田宅∕
B.时太中大夫恬和表陈∕便宜称汉孔光∕魏徐干等议∕使王公已下制奴婢限数∕及禁百姓卖田宅∕
C.时太中大夫恬和表陈便宜∕称汉孔光∕魏徐干等∕议使王公已下制奴婢限数∕及禁百姓卖田宅∕
D.时太中大夫恬和表陈∕便宜称汉孔光∕魏徐干等∕议使王公已下制奴婢限数∕及禁百姓卖田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重崇尚德行教化。她小时和弟弟们居住,以友爱著称;后来出任平阳太守,修建学校,表彰忠厚,选拔贤能。
B.李重清正简朴无私。他身居高位,可家境贫穷,房屋狭小,死后连出殡的地方都没有,皇帝下诏在典客署治丧。
C.李重重视隐逸之士。在担任尚书吏部郎时,李重支持刘沈推荐霍原为寒素,认为霍原的志向和行为都值得嘉奖。
D.李重言辞处事恰当。他驳石鉴时,认为体例要符合常法,不随意改变;每每有大事及疑议时就要按经典处理决定。
7.把文中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方今圣明垂制,每尚简易,法禁已具,和表无施。
(2)务抑华竞,不通私谒,特留心隐逸,由是群才毕举。

参考答案
4B
5A
6D
7①现在的圣明制度,每每崇尚简单易行,法律禁令已经具备,恬和的奏表没有施行。②致力于抑制浮华豪奢,特别留意隐逸之人,因此有才能的人都被选拔举荐。

参考译文
李重,字茂会,江夏钟武人。李重少时爱好学习,有文章辞彩;早年父母双亡,同几个弟弟居住,以友爱著称。二十岁当本国中正,谦让没有就职。后来当始平王元勰的文学,上疏陈述九品之制道。升任太子舍人,转任尚书郎。当时太中大夫恬和上表陈奏当办的事,称举汉代孔光、魏代徐干等人的观点,让王公贵族以下使用奴婢限定人数,以及禁止百姓变卖田产房屋。中书同意,让主管者制定条例。现在圣明的制度,每每崇尚简单易行,法律禁令已经具备,恬和的陈奏无所施行。”另外,司隶校尉石鉴上奏,郁林太守介登役使所管辖的人,请求把他召回;尚书荀恺认为边远郡地不是人情所乐意的地方,上奏对介登降级任职。李重反驳道:“我听说立法没有特例,因为要使众人一齐检举邪恶,不是一定要另找事由开脱,常理是没有什么遗漏的。因此所阻塞的少,所成全的多。现在像介登这样的远郡很多,如果同意他降职留任,动辄成为准例,我担心平庸之辈倚仗边远,必定会有贪污纳贿的忧患,这不是肃清王化、安宁边域的办法。我以为应当依石鉴所奏,先召介登还朝,以致使体例符合常法,不因地域远近而制度不同。”下诏同意。

太熙初年(290),升迁为廷尉平。他批评廷尉上奏邯郸醉等,文字繁多不录。经过两次升迁为中书郎,每逢大事以及有疑问的奏议,总是参阅经典处置决定,大多都施行。升迁为尚书吏部郎,致力于抑制浮华豪奢,从来不通私事谒见,特别留意隐逸之士,因此有才能的人都被选拔举荐,选拔录用北海的西郭汤、琅王牙的刘珩、燕国的霍原、冯翊的吉谋等为秘书郎和诸王的文学之职,所以海内没有谁不归附他。当时燕国中正刘沈推荐霍原为寒素,司徒府不同意,刘沈又抗命到中书处为霍原上奏,中书又委托司徒讨论。司徒左长史荀组认为:“寒素,应当是门庭清寒、自身清白,又没有世袭资本的人。霍原是列侯,有显贵的地位佩有金印紫绶,先前在民间经商,后来才从事学业,年少和年长时职业不同,过了而立之年才立名,民间的称誉不普遍,德行礼义不为人知,不应当授以寒素之名。”李重上奏说:“只是霍原立志在深山,修述儒家学说,其义值得嘉奖。如果又废弃,将会违背幽州的期望,伤害仁德的政教。按诏书要求的旨意,应为二品。”下诏同意。出任行讨虏将军,平阳太守,崇尚德行教化,修建学校,表彰忠厚的品行,选拔贤能,清正简朴没有私欲,自身品行端正,率领下属,在任三年,弹劾罢免了四县官长。弟弟李嶷死后,上表离官。

  永康初年(300),赵王司马伦任他为相国左司马,因忧虑成疾而死,时年四十八岁。家中贫穷,房屋狭小,没有出殡的地方,下诏在典客署治丧。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推陈出新造句七则

    语义说明:比喻排除老旧的,创造出崭新的事物或方法。 使用类别:用在「弃旧立新」的表述上。 推陈出新造句:01艺术表演也应该推陈出新,才能吸引观众。 02商品要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保持竞争的优势。 03

  • 欧阳修《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掞》全诗赏析

    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更远更佳唯恐尽,渐深渐密似无穷。绮罗香里留佳客,弦管声来扬晚风。半醉回舟迷向背,楼台高下夕阳中。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

  • 皇太极,皇太极简介,皇太极秘史,爱新觉罗皇太极

    皇太极,或作黄太吉、洪太时、洪太主、红歹是等,均为同音异写,也有称为阿巴海,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从小就受到努尔哈赤的喜爱,皇太极的生母叶赫纳喇氏,名叫孟古姐姐,是女

  • 千差万别造句七则

    【千差万别解释】各种各样的差别。形容品种繁多,各不相同。 【千差万别造句】 ①展览会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千差万别,就算是同类商品,由不同厂家生产的,其功能、质量也不同。 ②我国地域辽阔,

  • 淋漓尽致造句十则

    一、 语义说明:形容语言或文章表达得非常透澈。 使用类别:用在「生动流畅」的表述上。 淋漓尽致造句:01这本小说把官场上的阴险,描写得淋漓尽致。 02他擅长用白描的手法,把场景和人物描写得淋漓尽致。

  • 危言耸听造句九则

    语义说明:故意说些夸大、吓人的话,使听的人惊骇。 使用类别:用在「言语夸大」的表述上。 危言耸听造句:01有些相士喜欢危言耸听,藉机敛财。 02他说的那些话,根本就是危言耸听,不足採信。 03你老喜欢

  • 周汝昌解读:《水浒传》中为何几乎没有好女人

    本文摘自:《周汝昌评说四大名著》,作者:周汝昌,出版:中华书局 《水浒传》里什么人给我的感动最多?可以说第一个就是鲁智深,鲁达。你说这个人物可爱不可爱?他为什么使我感动?他不过就是搭救了一

  • 上古时代的科学文明发展

    五六千年前,先民已经开始以葛、蚕丝制成衣服。(丝绸受欢迎的程度历久不衰,中外闻名。)在上古时期,中华文明的科学发展有:天文学:是中华文明史上发达极早的知识部门之一。主要的原因是农业早在新石器

  • 王维《观猎》翻译赏析: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观猎》·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