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8-29 23:03:55阅读:762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天一虽以文士知名,而深沉多智,尤为同郡金佥事公声所知。当是时,徽人多盗,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
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大乱,州县望风内附,而徽人犹为明拒守。先是,天一言于佥事公曰:“徽为形胜之地,诸县皆有阻隘可恃,而绩溪一面当孔道,其地独平迤,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以与他县相犄角。”遂筑丛山关。已而清师攻绩溪,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于是清师以少骑缀天一于绩溪,而别从新岭入。守岭者先溃,城遂陷。
大帅购天一甚急。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嘱其母于天表,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执。有知天一者,欲释之,天一曰:“若以我畏死也?我不死,祸且族矣!”遇佥事公于营门,公目之曰:“文石,汝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能有与人共事而逃于难者乎?公幸勿为我母虑也。”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遂牵诣通济门。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观者无不叹息泣下。越数日,天表往收其尸,瘗之。而佥事公亦于是日死矣。
当狼兵之被杀也,凤阳督马士英怒,疏劾徽人杀官军状,将致佥事公于死。天一为赍辨疏,诣阙上之,复作《吁天说》,流涕诉诸贵人,其事始得白。自兵兴以来,先后治乡兵三年,皆在佥事公幕。是时,幕中诸侠客号知兵者以百数,而公独推重天一,凡内外机事,悉取决焉。其后竟与公同死,虽古义烈之士,无以尚也。
汪琬曰:方胜国之末,新安士大夫死忠者,有汪公伟、凌公駉与佥事公三人,而天一独以诸生殉国。予闻天一游淮安,淮安民妇冯氏者,刲肝活其姑,天一征诸名士作诗文表章之,欲疏于朝,不果。盖其人好奇尚气类如此。
(节选自汪琬《江天一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躬畚土筑垣以居 躬:亲自
B.间出逆战 间:有时
C.嘱其母于天表 嘱:托付
D.盖其人好奇尚气类如此 类:好像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是宜筑关于此 赵尝五战于秦
B.有知天一者 马之千里者
C.当狼兵之被杀也 鹏之徙于南冥也
D.而天一独以诸生殉国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天一安贫乐道,注重品节。他家贫屋坏,置身于漏屋之中,虽日晒雨淋,却能吟诵自如;更提倡读书人立品为先。
B.江天一不畏强敌,敢于担当。他一介诸生,却于乱世挺身而出;清兵下江南,他县多望风而附,他却率众奋起抗清。
C.江天一勇赴国难,至死不屈。他英勇杀敌,义无反顾,兵败城陷后慷慨就义,并说他如果不死,就一定会再次起兵。
D.江天一正直热忱,仗义执言。他为佥事公被杀一案,奔走呼告,上奏朝廷,又作《吁天说》,最终使得冤案真相大白。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一虽以文士知名,而深沉多智,尤为同郡金佥事公声所知。
(2)笑谢曰:“焉能有与人共事而逃于难者乎?公幸勿为我母虑也。”
(3)是时,幕中诸侠客号知兵者以百数,而公独推重天一,凡内外机事,悉取决焉。

参考答案
4.D (类:大都)
5.C (C,“之”,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于”,“在”/“和”;B“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D“以”,“以……的身份”/“因为”。)
6.D (“为佥事公被杀一案”错,佥事公最终并未因此被冤杀。)
7.(1)天一虽然因为是文人而出名,但是却深刻沉着,足智多谋,特别被佥事公金声赏识。
(2)江天一笑着辞谢道:“怎么能有和人一起共事而在危难时刻逃避的呢?希望你不要为我的母亲担忧。”
(3)当时,幕府中众多侠义之士号称精通兵法的人数用百来计算,然而佥事公金声只是推重天一,凡对内对外的机密大事,都取决于他。

【参考译文】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他)小时候就死了父亲,侍奉他的母亲,并抚养弟弟江天表,有着纯厚的本性。他曾经对别人说:“一个读书人,不树立好的道德品行,就必然没有好文章。”三十六岁,才补上一名生员。他家里很穷,房屋残破不堪,就自己动手用畚箕挑土筑墙而住。屋上盖的瓦片不齐全,大热天就暴晒在酷热的太阳中;下雨天,全身被雨淋得像蛇一样蜷伏着,有时张起破伞来遮挡一下。家里的人一面埋怨,一面叹息,然而天一却捧着书本朗读,和平常一样。

    天一虽然因为是文人而出名,但是却深刻沉着,足智多谋,特别被同郡佥事金声的赏识。在那个时候,徽州一带盗匪很多,江天一便辅助佥事金声,用军队的办法团结组织乡里的年轻人,作好防守的打算。

    清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已被清兵攻破,各州县见势纷纷归附清朝,但徽州人民还是为明王朝坚守抵抗。在此之前,天一对佥事金声说:“徽州是个地势优越的地方,各县都有险要之处可以依赖,只是绩溪那一面正当交通要道,那里地势特别平坦,因此应该在那里建筑关口,多派兵驻守,以和别的县相互配合,夹制敌人。”于是在绩溪筑起了丛山关。不久,清兵攻打绩溪,江天一日夜手持兵器登城防守,一点也不松懈。有时出城迎战,双方死伤大致不相上下。于是清兵用少数骑兵在绩溪牵制住江天一,而另外从新岭进攻。守岭的人先败逃了,绩溪城终于沦陷了。

    清军的主将悬赏捉拿天一非常急迫。江天一知道抗清之事已没有希望,就立即回家,把母亲托付给弟弟天表,出门大叫:“我就是江天一!”于是被逮捕。清军中有知道天一的,想释放他。天一说:“你以为我怕死吗?我不死,灾祸将是全家被杀!”在营门口遇见了佥事金声,金声看着他说:“文石,你还有老母亲在,你不能死。”江天一笑着辞谢道:“哪里有和人一起共事而在危难时刻逃避的呢?希望你不要为我的母亲担忧。”到了南京,总督洪承畴想不问罪,江天一昂起头来说:“我为你考虑,还是把我杀了的好;我不死,必定再要起兵!”于是把他拖到通济门刑场。到了那里,江天一高呼“高皇帝”三遍,向南面一拜再拜,拜完,坐下来受刑。围观的人没有一个不感叹流泪的。过了几天,天表去收殓天一的尸体,把他安葬了。而佥事金声也是在这一天被杀害的。

    当广西土司的叛兵被江天一杀伤之后,凤阳总督马士英非常恼怒,向皇帝上奏章揭发徽州人拦杀官军的罪状,想致佥事金声于死地。江天一为此带着申辨金声无罪的奏章,赴朝廷递呈上;又写了《吁天说》,流着眼泪向掌权大臣申诉,这件事情才得以弄清楚。自从清兵与明王朝开战以来,前后训练乡兵三年,都在佥事金声的幕府中。当时,幕府中众多侠义之士号称精通兵法的人数用百来计算,而金声只是推重天一,凡对内对外的机密大事,都取决于天一。后来天一竟然与金声同时牺牲。像天一这样的人,即便是古代义烈之士,也没有能超过他的。

    汪琬说:正当前朝的末期,新安的士大夫尽忠而死的有汪伟、凌駉与金声三人,而只有江天一是以生员的身份为国殉难的。我听说江天一游经淮安的时候,淮安有个姓冯的民妇,割下自己的肝脏救活了自己的婆婆,江天一得知后便请了许多有名的人写诗作文来表彰她,还想上奏章给朝廷,最后没有成功。这个人喜欢奇特、崇尚气节大致像这样。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风驰电掣造句

    语义说明:形容速度极快。 使用类别:用在「迅疾快速」的表述上。 风驰电掣造句: 01、这个年轻人骑起机车来,风驰电掣,看得大家不禁为他捏一把汗。 02、司机突然把车开得风驰电掣

  • 含讽刺寓意的对联大全 青黄两不接,送甚东西

    讽喻联是寓意含讽的对联。 如: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同年十一月二日,日军侵占大连。败讯传来,正值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有人愤然书联于北京墙头: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慈禧垂帘听政二

  •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

  • 杨万里《题黄才叔看山亭》全诗赏析

    春山华润秋山瘦,两山点黯晴山秀。湖湘山色天下稀,零陵乃复白其眉。作亭不为俗人好,个竹把茅吾事了。朝来看山佳有余,为渠更尽一编书。

  •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文通过叙述孙权劝学和吕蒙学有所成的故事,表明读书大有好处的道理,并告诫人们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

  • 惜墨如金造句六则

    语义说明:比喻写字、作画态度谨慎,不轻易下笔。 使用类别:用在「写作谨慎」的表述上。 惜墨如金造句:01他向来惜墨如金,虽然创作不多,却是件件极品。 02我们应该效法他惜墨如金的创作态度,不宜草率行文

  • 中秋节的诗句,关于中秋节的诗句(宋朝诗词)

    1.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 向尊前、闲暇里,敛着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2.秋蕊香引 留不得。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

  • 琳琅满目造句九则

    【琳琅满目解释】指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比喻眼前充满了好东西、好文章或有用的人才。琳琅:精美的玉石,比喻珍贵的东西。 【琳琅满目造句】 ①爸爸的那本集邮册犹如一部琳琅满目的画册又像一部绘画“

  • 历史上著名的四首“速成诗”

    曹植七步成诗,成为人们最熟悉的速成诗,其实历史上还有更绝的“五步诗”和“三步诗”。如此速度、如此文采,不得不令人称绝。 一、曹植七步成诗讽骨肉相残 曹植少年时就很聪明,能出

  • 得意忘形造句十则

    语义说明:形容人高兴过头,举止失去常态。 使用类别:用在「得意自满」的表述上。 得意忘形造句:01他才升了一个小组长,就得意忘形到这副德性! 02我们如果因为一点成就就得意忘形,终究难成大器。 03当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