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6 20:37:14阅读:673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

出自五代李珣的《渔歌子·荻花秋》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参考翻译

注释

⑴荻(dí狄)——植物名,多年生草本,秋季抽生草黄色扇形圆锥花序,生长在路边和水旁。
⑵潇湘——两水名,今湖南境内。《山海经》:“潇水,源出九巅山,湘水,源出海阳山。至零陵合流而于洞庭也。”
⑶橘洲——在长沙市境内湘江中,又名下洲,旧时多橘,故又称“橘子洲”,或名“水鹭洲”、“水陆洲”、“长岛”。《水经注·湘水》:“湘水又北经南津城西,西对橘洲。”杜甫《酬郭十五受判官》诗:“乔口橘洲风浪促,系帆何惜片时程?”
⑷垂纶(lún 轮)——垂钓。纶:较粗的丝线,常指钓鱼线。

参考赏析

评析

这一首词是处士的写照。这一首的背景是秋色。在秀淡可爱的词句中,表达了词人的隐逸情绪。

作者介绍

李珣

李珣(855?-930?),五代词人。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少有时名,所吟诗句,往往动人。妹舜弦为王衍昭仪,他尝以秀才预宾贡。又通医理,兼卖香药,可见他还不脱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琼瑶集,已佚,今存词五十四首,(见《唐五代词》)多感慨之音。)...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你是伍员么?我奉主公的命,因你在临潼会上,文欺百里奚,武胜秦姬辇,拳打蒯聩,脚踢卞庄,保十七路公子无事,多有功劳,今特宣你回来,着你入朝为相,出朝为将;上为管军,下马管民;再赐你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

    你是伍员么?我奉主公的命,因你在临潼会上,文欺百里奚,武胜秦姬辇,拳打蒯聩,脚踢卞庄,保十七路公子无事,多有功劳,今特宣你回来,着你入朝为相,出朝为将;上为管军,下马管民;再赐你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

  • 魏延正史怎么死的?真的是因谋反被杀吗?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是蜀汉大将,更有常胜将军之称,是蜀汉后期十分重要的将领。不过魏延的结局却是被马岱所斩,原因是他和杨仪之间产生了比较大的矛盾,而且诸葛亮还判断魏延脑后有反骨,认为他日后必定会反,

  • 聊斋志异化男文言文翻译 聊斋志异化男赏析

    文言文苏州木渎镇[1],有民女夜坐庭中,忽星陨中颅,仆地而死。其父母老而 无子,止此女[2],哀呼急救。移时始苏,笑曰:“我今为男子矣!”验之, 果然。其家不以为妖,而窃喜其得丈夫子也。此丁亥间事[3

  • 凡此数事,皆效于上世,是以咸见录载

    出自两汉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

  • 屠格涅夫经典《一幅浅浮雕》作品赏析|导读

    一幅浅浮雕一个高瘦嶙峋的老妇人,冷酷无情的面孔,木讷呆滞的眼神,迈着大步走着。她干瘦如棍的手臂,用力推搡着她前面的另一个女孩。老妇人,身材高大,虎背熊腰,威武有力,肌肉像希腊神话中的英雄赫拉克斯一样结

  • 设此旐矣,建彼旄矣。

    出自先秦佚名的《出车》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此旐矣,建彼旄矣。彼旟旐斯,胡不旆旆?忧心悄悄,仆夫况瘁。 王命南仲,往

  • 雪雁鸣《母子之情》

    母子之情 (雪雁鸣乡土散文《麦颂》零叁貮)C太阳升起来了,温暖的阳光从窗户直透屋内,刹那间空间光明起来,美丽的江南三月天。母亲醒了,她又一次从梦境中醒来,她在梦中期盼着自己的孩子出世,她在碧绿的草坪上

  • 晏殊《留题越州石氏山斋》全诗赏析

    书仙十阁壮儒宫,灵越山川实抛雄。岫柏亚香侵几席,岩花回影入帘栊。千秋碧锁东南竹,一水清含旦暮风。文酒雅宜频讌集,谢家兰玉有新丛。

  • 已得并蛾眉,还知揽纤手。

    出自唐代长孙佐辅的《横吹曲辞。关山月》 凄凄还切切,戍客多离别。何处最伤心,关山见秋月。关月竟如何,由来远近过。始经玄兔塞,终绕白狼河。忽忆秦楼妇,流光应共有。已得并蛾眉,还知揽纤手。去岁照同行,比翼

  • 静坐偏佳丽,虚岩曚雾迷

    出自唐代拾得的《诗》 诸佛留藏经,只为人难化。不唯贤与愚,个个心构架。造业大如山,岂解怀忧怕。那肯细寻思,日夜怀奸诈。嗟见世间人,个个爱吃肉。碗碟不曾干,长时道不足。昨日设个斋,今朝宰六畜。都缘业使牵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