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许有壬字可用,其先世居颍,后徙汤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8-29 22:57:37阅读:514
许有壬字可用,其先世居颍,后徙汤阴。有壬幼颖悟,读书一目五行,尝阅衡州《净居院碑》,文近千言,一览辄背诵无遗。擢延祐二年进士第,授同知辽州事。会关中有警,邻州听民出避,弃孩婴满道上,有壬独率弓箭手,闭城门以守,卒获无虞。州有追逮,不许胥隶足迹至村疃,唯给信牌,令执里役者呼之,民安而事集。右族贪虐者惩之,冤狱虽有成案,皆平翻而释其罪,州遂大治。
泰定元年,初立詹事院,选为中议,改中书左司员外郎。京畿饥,有壬请赈之。同列让曰:“子言固善,其如亏国何!”有壬曰:“不然。民,本也,不亏民,顾岂亏国邪!”卒白于丞相,发粮四十万斛济之,民赖以活者甚众。
重纪至元初,长芦韩公溥因家藏兵器,遂起大狱,株连台若省,多以赃败,独无有壬名,由是忌者益甚。有壬度不可留,遂归彰德,已而南遊湘、汉间。
(至正)二年,囊加庆善八及孛罗帖木儿献议,开西山金口导浑河,逾京城,达通州,以通漕运。丞相脱脱主之甚力,有壬曰:“浑河之水,湍悍易决,而足以为害,淤浅易塞,而不可行舟;况地势高下,甚有不同,徒劳民费财耳。”不听,后卒如有壬言。
十二年,盗起河南,声撼河朔间,有壬画备御之策十五条,以授郡将,民藉以安。十五年,有僧名开,自高邮来,言张士诚乞降,众幸事且成,皆大喜,有壬独疑其妄,呼僧诘之,果语塞不能对。转集贤大学士,兼太子左谕德。有壬前朝旧德,太子颇敬礼之。一日入见,方臂鸷禽以为乐,遽呼左右屏去。十七年,以老病,力乞致其事,久之始得请。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一日卒,年七十八。

有壬历事七朝,垂五十年,遇国家大事,无不尽言,皆一根至理。当权臣恣睢之时,稍忤意,辄诛窜随之,有壬绝不为巧避计,事有不便,明辨力诤,不知有死生利害。
(选自《元史·许有壬传》,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览辄背诵无      遗:遗漏         B.同列曰    让:谦让
C.众事且成  幸:庆幸                 D.五十年    垂:将近
9.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许有壬“不知有死生利害”的一组是
①有壬画备御之策十五条,以授郡将,民藉以安 ②右族贪虐者惩之,冤狱虽有成案,皆平翻而释其罪 ③株连台若省,多以赃败,独无有壬名 ④地势高下,甚有不同,徒劳民费财耳 ⑤呼僧诘之,果语塞不能对 ⑥方臂鸷禽以为乐,遽呼左右屏去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②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中地区有警,邻州听任百姓外出逃避,路上满是被遗弃的婴孩,许有壬率领弓箭手紧闭城门防止百姓出逃,最终辽州获得安定。
B.至元初年,因为长芦韩公溥家中私藏兵器,兴起大案,台省许多官员受到株连,因贪赃而倒台,许有壬清廉,名字不在其内。
C.有一个从高邮来的僧人名字叫开,说张士诚请降了,众人听到后十分欢喜,唯独许有壬怀疑,他喊来僧人质问,最终识破僧人的谎言。
D.许有壬一生先后做过七朝的大臣,遇国家重大事情,他往往直言敢谏,都用真理作为论说的根据。
 
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卒白于丞相,发粮四十万斛济之,民赖以活者甚众。
(2)一日入见,方臂鸷禽以为乐,遽呼左右屏去。

参考答案
8.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让:责备。
9. 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①说的是有壬治理上的才干;③是说有壬因为清廉没有被牵连;⑤是说有壬聪明机智,考虑周到。
10.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防止百姓出逃”错误,是为了防止外敌进来。
11.(1)最终禀报丞相,打开国家的粮仓取出四十万斛粮食救济灾民,灾民因此得以活命者很多。
(2)一天有壬进宫见太子,太子臂上正立着一只鸷禽以此为乐,有壬立即让左右的人将禽带走。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关键词:(1) “白”“济”“赖”;(2) “方”“遽”“屏”。

附:参考译文
许有壬字可用,他的先祖世代居住在颍州,后迁居汤阴。有壬幼年聪明过人,读书一目五行,曾阅读衡州《净居院碑》,其文近千字,他看一遍即能背诵,没有遗漏。延祐二年进士及第,被授予同知辽州事一职。适逢关中有危急情况,邻近各州听任百姓外出躲避,道路上到处都是被弃的儿童和婴儿,有壬独自率领弓箭手,关闭城门来守卫,最终平安无事。州里若有追捕之事,不允许胥吏进入村庄,只给信牌命令村里的役夫传呼欲捕之人,由此百姓安定而事情成功办理。豪门大族中贪虐的就惩办他,冤案即使已作了判决,也都平反,洗脱他们的罪名,于是辽州政治修明,局势安定。

泰定元年,朝廷刚设立詹事院,有壬被选为中议,后又改任中书左司员外郎。京畿发生饥荒,有壬请求赈济那里的百姓。他的同僚责备说:“你的话固然好,亏了国家怎么办?”有人说:“不能这样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不亏民,怎么会亏国家呢?”最终禀报丞相,打开国家的粮仓取出四十万斛粮食救济灾民,灾民因此得以活命者很多。

至元初年,因长芦韩公溥家中藏有兵器,于是兴起大案,株连台省许多官员,这些官员大多因贪赃而倒台,只有有壬之名不在其中,因此忌恨他的人更加忌恨他。有人考虑不可久留,就回到彰德,不就又向南游历湖南、湖北。

(至正)二年,襄加庆善八及孛罗帖木儿献计,开西山金口疏导浑河,流经京城,到达通州,来通水运。丞相脱脱极力主张,有壬说:“浑河之水,湍急凶悍,容易决堤,足以成为大害,泥沙沉积,容易堵塞,而不能进行舟船;况且地势高低很不同这样开凿只是劳民伤财罢了。”朝廷不接受此建议,最后情况果然像许有壬说的那样。

至正十二年,河南盗匪猖獗,声势震撼黄河以北的地区,有壬提出抵御计策十五条,授予郡城的守将,百姓因此得以安定。至正十五年,有个僧人名开,从高邮来,说张士诚乞求投降,大家庆幸平叛的事情将要成功,都很高兴。只有有壬怀疑这一消息是假的,唤来僧人质问他,果然无言以对。转任集贤大学士,兼任太子左谕德。有壬是前朝德高望重的老臣,太子很尊敬他并以礼相待。一天有

壬进宫见太子,太子臂上正立着一只鸷禽以此为乐,有壬立即让左右的人将禽带走。至正十七年,因年老有病,极力请求辞官,很长时间才获得批准。至正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一日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有壬历任七朝官职,前后将近五十年,遇到国家大事,没有不将自己的看法完全说出来的,都以真理作为论说的依据。当权臣暴戾胡为时,稍微违逆了他们的心意,就会被他们随意杀害和放逐,有壬绝不考虑回避,政事有不便施行之处,他就明辨是非,距离争辩,从不知道死生利害。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女人最喜欢男人什么地方又大又粗又硬? 答案:财大气粗腰板硬

    脑筋急转弯题目:女人最喜欢男人什么地方又大又粗又硬? 脑筋急转弯解析:财大气粗说明有钱,大家都喜欢有钱人。 脑筋急转弯答案:财大气粗腰板硬

  • 北宋时期的中央制度和科举制度

    中央制度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

  • 柳宗元《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全诗赏析

    拘情病幽郁,旷志寄高爽。愿言怀名缁,东峰旦夕仰。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道同有爱弟,披拂恣心赏。松谿窈窕入,石栈夤缘上。萝葛绵层甍,莓苔侵标榜。密林互对耸,绝壁俨双敞。堑峭出蒙笼,墟险临滉漾。稍疑地脉

  • 罗隐《水边偶题》全诗赏析

    野水无情去不回,水边花好为谁开。只知事逐眼前去,不觉老从头上来。穷似丘轲休叹息,达如周召亦尘埃。思量此理何人会,蒙邑先生最有才。

  • 彪悍李清照:我追赵构整两年

    01对李清照,后世文人和评论家是极其偏爱的。王仲闻说,“她使婉约派发展到了最高峰,从此也没有人能够继续下去”;黄墨谷说,“她流传下来的词只有四十五首

  • 叭组词|叭的组词

    【叭哒】1.亦作叭嗒。2.象声词 【叭嚓】象声词 【叭啦】象声词 【叭儿】1.见叭儿狗。 【哑叭】指吃了亏不便说或不愿说 【哈叭狗】一种体孝毛长、腿短,可供玩赏的狗。俗称

  • 李瓶儿究竟是怎样死的?学会合理解释故事情节中的矛盾

    李瓶儿究竟是怎样死的? 第十章学会合理解释故事情节中的矛盾 李洪政林子斋 第62回写李瓶儿是病死的,西门庆为她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其实这只是作者虚构的故事情节,《金瓶梅》中还暗写下

  • 半夜敲门心不惊造句三则

    【半夜敲门心不惊解释】人家半夜来敲门心里不惊怕。比喻没有做过亏心事。也作“半夜敲门不吃惊”。 【半夜敲门心不惊造句】 ①你既然没有做过亏心事,应该是半夜敲门心不惊,有什么可怕的? ②这

  • 梦见水混浊有什么预兆

    梦见水混浊,得此梦,桃花运不利,与他人间纠葛颇多,生活有不安之感,近期如有与他人相互瓜葛之事,乃是有破财之征兆。如做此梦,近期与他人间真诚相处,性格圆融之人得财容易。冬天梦之吉利,夏天梦之不吉利。

  • 经典送别诗鉴赏 唐诗中的15首经典送别诗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