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古今家诫》叙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宋)苏辙
老子曰:“慈故能勇,俭故能广。”或曰:慈则安能勇?曰:父母之于子也,爱之深,故其为之虑事也精。以深爱而行精虑,故其为之避害也速,而就利也果。此慈之所以能勇也。非父母之贤于人,势有所必至矣。辙少而读书,见父母之戒其子者,谆谆乎惟恐其不尽也,恻恻乎惟恐其不入也。曰:呜呼,此父母之心也哉!师之于弟子也,为之规矩以授之,贤者引之,不贤者不强也。君之于臣也,为之号令以戒之,能者予之,不能者不取也。臣之于君也,可则谏,否则去。子之于父也,以几谏,不敢显,皆有礼存焉。父母则不然。子虽不肖,岂有弃子者哉?是以尽其有以告之,无憾而后止。《诗》曰:“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把饙饎。岂弟君子,民之父母。”②夫虽行潦之陋而无所弃,犹父母之无弃子也。故父母之于子,人伦之极也。虽其不贤,及其为子言也必忠且尽,而况其贤者乎?
太常少卿长沙孙公景修少孤而教于母,母贤,能就其业。既老,而念母之心不忘,为《贤母录》,以致其意。既又集《古今家戒》,得四十九人,以示辙曰:“古有为是书者而其文不完吾病焉是以为此合众父母之心以遗天下之人庶几有益乎!”辙读之而叹曰:“虽有悍子忿斗于市,莫之能止也,闻父之声则敛手而退,市人之过之者亦莫不泣也。慈孝之心人皆有之,特患无以发之耳。今是书也,要将以发之欤?虽广之天下可也。自周公以来至于今,父戒四十五,母戒四,公又将益广之未止也。”
【注】①叙,即序。②“《诗》曰”句,出自《诗经·大雅·泂酌》。泂,远。潦,指活水。
饙饎(fēn chì),蒸饭、煮酒食。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就利也果 果:果敢。
B. 不贤者不强也 强:勉强。
C. 能就其业 就:得到。
D. 特患无以发之耳 发:阐明。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辙少而读书
吾尝终日而思矣
B. 为之号令以戒之
奉宣室以何年
C. 可则谏,否则去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D. 虽广之天下可也
去今之墓而葬焉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首先以《老子》中的一句话作为自己立论的依据,随之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论述“慈之所以能勇”的道理,赞扬了父母给予儿女们的慈爱之心。
B. 为了说明父母告诫子女与其他人不同,作者以老师对于学生、君王对于臣子、臣子对于君王、儿子对于父亲等作比照,使人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至诚至殷。
C. 作者借少时读书所记之事来描述自己的父母,把父母教育子女时那种独有的耐心诚挚、循循善诱以及满怀期望的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
D. 本文有描写,有议论,描写生动形象,议论淋漓透彻;融描写、议论、情感于一炉,或进行比照,或引用古诗,或发出感慨,文势跌宕起伏。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古有 为 是 书 者 而 其 文 不完 吾 病 焉 是 以 为 此 合众父 母 之 心 以遗 天 下 之 人 庶 几 有 益 乎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虽其不贤,及其为子言也必忠且尽,而况其贤者乎?(4分)
(2)市人之过之者亦莫不泣也。(3分)
参考答案:
16.C 17.A 18.C
19.古有为是书者/而其文不完/吾病焉/是以为此/合众父母之心/以遗天下之人/庶几有益乎
断对两处给1分。断错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
20.(1)纵然他们本身并不贤能,告诫子女时也必定会真诚无私又尽心竭力,更何况那些贤能的父母呢?
译出“贤”“忠且尽”各给1分,译出“虽……”句式给1分,句子通顺给1分。
(2)路过街市的人没有谁不(感动而)流泪的。
译出“之”字结构的给1分,译出“泣”给1分,句子通顺给1分。
附注释:
【注释】①慈故能勇,俭故能广:出自《道德经》六十七章。②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把饙饎。岂弟君子,民之父母:出自《诗·大雅·泂酌》。③泂酌彼行潦:泂:古同“颍”。水名。《字汇·补水部》:泂,与“颍”同。这里用为水淹没之意。④挹彼注兹:挹:《诗·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说文》:“挹,抒也。从手,邑声。”这里用为舀、酌之意。兹:唐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这里用为这里之意。⑤饙饎(fēn chì):指蒸饭煮酒食。《毛传》:“饙,馏也。饎,酒食也。”⑥行潦之陋:行潦:本来指沟中的流水。后来用“行潦”指祭祀或进献用的酒食。⑦太常少卿:太常寺的副长官,掌礼乐、郊庙、社稷等事宜。孙公景修:长沙人。成平进士,担任太常少卿。
译文:
老子说:“做到仁慈就能够勇敢,做到节俭就能够广大。”有人问:“仁慈,怎么会变勇敢?”回答说:“父母对于子女,爱之既深,所以为他们考虑的事情很多也很深。因为深爱的情感所以才能够做到精深的思虑,所以他们为了保护子女躲避灾祸就很迅速,而为子女成就利益也十分果敢,这就是仁慈能够导致勇敢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父母比其他的人贤明,这是形势必然到这步啊。”我小时候读书,看见父母告诫他们的子女,不厌其烦惟恐有说不到的地方,伤心地惟恐子女听不进去劝告。那人感叹道:“是啊,这就是父母的心啊!”老师对于弟子,给他们立了规矩传授给他们知识、本领,贤明的人引导他们,不贤明的人也不勉强他们。君主对于臣子,对他们发号施令告诫他们,对贤能的给予官职,对于不贤能的不授予官职。臣子对于君主,可以的话就谏诤,不然就离职。儿子对于父亲,用隐约的言辞劝谏,不敢太显露,这都是因为礼仪的存在约束着。父母就不这样了,儿子即使不好,哪有遗弃儿子的呢?所以他们竭尽所能教给子女,直到没有遗憾才停止。《诗经》说:“从远方酌取流水,从那里舀取注入此中。可以蒸饭煮酒食,不仅仅是君主,更像是父母子女的关系。”即使是卑陋到流水也不弃去,就像是父母不遗弃子女一样。所以父母对于子女,是人类伦理道德的极致。即使他们本身并不贤能,等到他们和自己的子女说话的时候,一定会竭尽所能的,更何况那些贤明的父母呢?
太常少卿,长沙人孙公景修,年幼丧父而受教于母亲,母亲贤能,能够成就他的学业。等到年纪老了之后,就感激母亲的心意而不能够忘怀,作《贤母录》以表达他的心意。以后又编辑《古今家诫》,得到四十九人,拿来给我看,并说:“古代就有辑集这种书的人,而他们的内容不完整。我对此感到遗憾,所以又作了此书。集中天下众多父母的心,用来馈赠给天下的人,希望能够带来益处。”我读了之后感叹道:“即使有凶悍的儿子在集市上狠斗,没有人能够阻止,他却听到父亲的声音就收敛罢手退去,路过集市的人没有不哭泣的。慈孝的心,所有的人都有,只是担忧没有能够启发它罢了。如今的这本书,大概将会启发吧!即使推广流传于天下也是行得通的。自从周公以来到如今,父戒四十五人,母戒四人,孙公又要将它加以发扬广大,没有停止。”元丰二年四月三日,眉阳苏辙叙。
【评析】
这是苏辙为孙景修所作的《古今家诫》所写的一篇序言,在这篇序言中,苏辙把自己对于孝、慈等人伦观念的理解表达了出来。文章紧紧围绕父母对于子女的那种至大至刚的爱,父母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作出一些超越他们自身能力的事情。
在论述的过程中引用《诗经》中关于孝道的说法,表现了父母那种无私的爱,同时,对孙景修编写的《古今家诫》给予了很高评价,赞扬了天下能够父慈子孝。文章有理有据,写得很感人。
-
篱外清阴接药栏,晓风交戛碧琅?W娱嗝缓笾?羯伲?劢谒?蘼?旰?
-
《梵天寺木塔》选自《梦溪笔谈》。梵天寺木塔,位于杭州城南凤凰山南麓,是吴越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结合的瑰宝。今已损毁。
-
梦见自己滑倒,得此梦,事业多受他人之欺骗,财运难以提升之迹象,求财之人若非有真诚做事,生活难以顺遂,人情世故处理不良,则财运更难提升之意。如做此梦,则求财之人不可与他人间争吵之事,彼此相处多有不安。秋
-
《金缕衣》·中唐诗人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鉴赏: 这是中唐时的一首流行歌词(属七言绝句)。据说元和时镇海节度使李锜酷爱
-
临高台,高台迢递绝浮埃,瑶轩绮构何崔嵬,鸾歌凤吹清且哀。俯瞰长安道,萋萋御沟草,斜对甘泉路,苍苍茂陵树。高台四望同,帝乡佳气郁葱葱。紫阁丹楼纷照曜,璧房锦殿相玲珑。东弥长乐观,西指未央宫。赤城映朝日,
-
木兰花慢 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
-
中国文学在韩国人眼中,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感觉:一种是很熟悉,另一种是有点陌生。具体而言,中国古典文学让我们感到很熟悉、很亲密,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让很多韩国人还是感到有点陌生。 一 与以前
-
大历十才子”是指活跃于大历时期的一个诗歌群体,其称号及所指人名最早见于姚合的《极玄集》:“李端,字正己,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唱和
-
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悬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 作品赏析[注释](1)绮筵:精美丰盛的酒宴。(2)琴瑟:本为两种乐器,同时演奏,其音谐合,故比喻朋友的
-
孔子语录大全(带注释)之六 51、孔子语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52、孔子语录: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