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意思翻译、赏析
出自唐代殷尧藩的《端午日》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年轻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
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
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鬓发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银白,
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可叹在岁月面前,圣贤也罢蠢人也罢都是瞬息过客,
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注释
少年:年轻。
艾符:艾草和驱邪符。
榴:石榴花。
贤愚:圣贤,愚蠢。
垂名:名垂青史。
参考赏析
鉴赏
这是作者感叹人生易老,年华易逝。选取特定的一个时间——端午节来说事,可见那时的端午节是非常热闹,很有节日气氛:挂艾草、悬蒲剑、饮蒲酒,划龙舟...但作者年事已高,不能参与,感到很泄气。[1]诗的品质不是很好,也难寻一两句醒目的佳句。
作者介绍
殷尧藩殷尧藩(780—855),浙江嘉兴人。唐朝诗人。唐元和九年(814)进士,历任永乐县令、福州从事,曾随李翱作过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绩。他和沈亚之、姚合、雍陶、许浑、马戴是诗友,跟白居易、李绅、刘禹锡等也有往来。曾拜访韦应物,两人投契莫逆。他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峰攒岫复是关于描写山的词语.峰攒岫复峰攒岫复的拼音:feng cuan xiu fu
-
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 出自南北朝薛道衡的《昔昔盐》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关山别荡子,风
-
《艾子杂说》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凿钟 《艾子杂说》 齐有二老臣,皆累朝宿儒大老,社稷倚重,一曰冢相,凡国之重事乃关预焉。 一日,齐王下令迁都,有一宝钟,重
-
原文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词句注释⑴业师:业禅师的简称,法名业的僧人。一作“来公”。山房:山中房舍,
-
顾尚洁先生墓志铭 同怀弟顾锡祥撰 兄讳锡爵,字延卿。少颖悟绝伦,比长,潜心民生利病。蒲商苦厘卡,上书累千言,制府曾公沅甫韪之,亟檄县、道罢去。由是江淮间英俊,多愿与之交。友人
-
兵部尚书席上作 杜牧 华堂今日绮筵开, 谁唤分司御史来? 忽发狂言惊满座, 两行红粉一时回。 杜牧诗鉴赏 这首诗作于大和九年(835),最早见于唐孟棨《本
-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出自宋代柳永的《甘草子·秋暮》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
-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出自南北朝王褒2的《渡河北》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薄暮临征马
-
周德清《【正宫】塞鸿秋·【中吕】红绣鞋·【中吕】满庭芳·【中吕】满庭芳·【中吕】阳春曲·【越调】寨儿令》题解|注释|鉴赏周德清周德清(1277—1365),元散曲作家、音韵作家。字日湛,号挺斋,高安(
-
91 元(yuán)91 元(yuán) 【寻根溯源】 元姓有多个源头。商朝有太史元铣,卫国有大夫元咺,魏武侯之子公子元,其后人都有可能为元氏。北魏拓跋氏汉化,均改为元氏,使元氏达到历史上最为辉煌